國內市縣同名的現象總體不多,但湖南卻比較集中,這裏的市縣同名地方至今還有六個,是全國市縣同名數量最多的一個省份。

今天,我們先介紹衡陽,這裏既有衡陽市,又有衡陽縣,都是因位於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

衡陽的名字很有文化,很有歷史,也很容易記憶。“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因唐代天才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衡陽雅稱雁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衡陽太有名了,這裏五嶽有其一(南嶽衡山),南方著名河流有其一(湘江),古代四大書院有其一(石鼓書院),十大古琴名曲有其三(《梅花三弄》《瀟湘水雲》《平沙落雁》)。

可這裏說的到底是衡陽市還是衡陽縣呢,且聽分解吧。

這個衡陽縣既然敢叫衡陽市的名字,足見其底氣不輸老大的風頭。衡陽縣幅員面積255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24萬,面積和人口都在市內名列前茅。

衡陽縣城位於衡陽市區西北部十來公里處,是衡陽市距離市區最近的縣城之一。衡陽縣在市內很獨特,因爲它和衡陽市共享一個名號,這也使得衡陽縣和衡陽市淵源頗深。

衡陽縣是衡陽市的“母縣”,先有衡陽縣,後有衡陽市。1942年,將衡陽縣城和城郊部分鄉置衡陽市,衡陽縣其他地區繼續保留縣制,縣治和市治曾都在一個城內。

1952年,衡陽縣東南部區域劃出,設置衡南縣。而衡陽縣治,也從衡陽市遷到西渡,結束了十年“有縣無城”的歷史。

衡陽縣自西漢建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末清初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船山,清廷兵部尚書彭玉麟,偉大的革命先驅夏明翰,近代著名書畫家曾熙,當代著名作家瓊瑤、唐浩明,國畫大師鍾增亞,無不孕育於這片古老的熱土。

衡陽縣山川神奇,風光迷人,境內東部岣嶁峯,爲南嶽七十二峯之一,爲衡陽市唯一的國家森林公園,相傳大禹治水曾登此山。中部的伊山寺,乃東晉政治家桓伊習武修身之處,有宋徽宗御筆親書的匾額。

衡陽縣地處五嶺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過渡地帶,即“衡陽盆地”北沿,資源豐富,花崗石蘊藏量達8億立方,品位之高,儲量之大,屬國內少見,多次躋身全國百強行列,湖南省前十強。

市縣同名畢竟非常不方便,尤其對外地人,會引起很多誤會,所以衡陽縣經常自稱“蒸陽”。這樣就區別開了,可是很多人不瞭解這個“蒸陽”的意思,即便是當地人也不一定給你解釋清楚,因爲約定俗成的叫法太久遠了。

從縣名分析,烝,通“蒸”,即蒸水。衡陽城的雛形當爲臨烝縣邑。一說是衡陽的古稱臨犢縣而得名。衡陽城的蒸陽路歷史悠久。明清時期,當時,蒸陽北路被稱之爲衡州府上長街和下長街,時路寬3米,路面由石板鋪成。

衡陽縣在歷史上,既分出一個“市區”,又分出一個衡南縣,但如今的衡陽縣仍舊是一個“大縣”。所以,這裏經常用“蒸陽”表達存在。

衡陽縣境內有多條高速公路穿縣而過,還有懷衡鐵路過境,在縣城附近設有高鐵站。由於衡陽縣和市同名,爲了避免重名,這個高鐵站以縣城駐地西渡命名。

其實因爲兩地距離比較近,很多景點也是不分彼此。到衡陽必看市內的回雁峯。回雁峯居八百里南嶽七十二峯之首,故稱南嶽第一峯。 峯名由來有二,一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而歸。二曰:山形似一隻鴻雁伸頸昂頭,展翅飛翔。

回雁峯山雖不高,因歷史名人的詩文名揚天下。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寫的就是這裏。大詩人杜甫留下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的詩句。

衡陽因此峯而得“雁城”之雅稱。回雁峯爲中華壽嶽“無量壽佛”的唯一供奉點,有詩云:欲往祝融拜聖帝,且來雁峯謁壽佛。

衡陽縣的樟木寺老街,位於湘江之濱,依江而建,史上曾有“小香港”之稱。湘江水運業早已勢衰,因而老街早已褪去昔日的繁華,靜靜矗立在細雨中,染上一股濃濃的歲月滄桑。

岣嶁峯是衡陽縣的名山,古來稱爲衡山的主峯,故衡山又名岣嶁峯山。站在當地血洗坪最高山坡,可東盡千里目、南觀衡陽市,西看岣嶁、白石峯,北望祝融、半山亭,衡山山脈一覽無遺。所以說,在衡陽縣攀登衡山,這話也沒毛病啊。

市縣同名,特定的地理位置、複雜的人文環境,以致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衡陽市建制以來,該地行政區劃一直在分分合合中變更調整。

從地理位置看,衡陽縣的集兵鎮與樟木鄉,不僅是衡陽市民豐富的農副產品供給地,也是衡陽市城市規模發展必劃必屬之地。比如,對於樟木鄉人而言,從樟木鄉到衡陽市就好比廚房至客廳,而對去衡陽縣城西渡就好比樟木去廣州。從樟木去西渡有的還有去衡陽市轉車,樟木鄉的人都感覺,總有一天會從衡陽縣劃入市區。

“擴城連嶽”,將來肯定是衡陽市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於樟木鄉、集兵鎮、店門鎮當地老百姓與鄉鎮機關事業單位而言劃入市區當然是一件大好事。樟木鄉希望劃入市區後,樟木一定會成爲衡陽市的後花園、食材園,成爲可以到達的“詩和遠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