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大致會把孩子們分爲兩種類型:活潑外向型和內斂膽小型。我經常帶着女兒逛超市,時而看到許多像我女兒一樣活潑的孩子,他們可以稱得上調皮搗蛋,時而想買這買那。

不僅如此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會詢問導購員說道:“阿姨,這是什麼東西呀,可以喫嗎?”其實我很慶幸自己的女兒是個活潑的孩子,當然了,也會偶爾會看到許多寶媽寶爸,一直抱着孩子逛超市,孩子不哭不鬧,十分含蓄的陪着爸媽逛超市。

可能家長們也會逐漸發現孩子的性格膽小,從逛超市這件事來看,性格不同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大多數外向型的孩子總會吸引到他人的眼光,而內斂膽小的孩子則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真實案例

我女兒曾經就是一個靦腆害羞的小姑娘,以前帶她去餐廳喫飯,就想着鍛鍊女兒的交流能力。“馨馨,能不能幫爸爸讓服務員姐姐拿瓶可樂呢?”馨馨嘴上說好的,可是當我看到馨馨一邊“抓手手”,一邊擺着糾結的神情,就知道她還是很膽小。一般情況下,孩子此時陷入一個不斷循環糾結的心理狀態,哪怕是一句“姐姐”都可能說不出口。

看到害羞膽小的馨馨,我心裏也挺有些不安,畢竟社交能力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我都會帶馨馨回家見親朋好友,她都不敢打招呼,即使好言相勸,馨馨還是不喜歡喊叔叔姑姑等稱呼。

爲什麼孩子會性格內向?1.與父母缺少交流。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過程當中,與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較多,要是爲人父母,屬於較爲冷淡、不愛講話的那種性格,在與孩子交流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無法與子女多講話說說故事,從而產生一定距離感,孩子也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我發小夫妻倆平時工作很忙,不是加班就是出差,與孩子的交流很少。你想想,孩子原本在幼兒園受到表揚,收到小紅花,想回家和爸爸分享一下,我卻忙於工作,沒有太多回應。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不愛說話。

2.與成長背景有關。佑哥身邊的寶媽寶爸們,倒是不會鼓勵孩子去參加興趣活動,這時候孩子結交朋友數量較少,與同齡之間的交流也變少許多。我身邊的一些寶媽寶爸們,就是因爲各種原因,基本上沒有帶孩子參加線下的興趣活動,甚至孩子沉迷遊戲,不與鄰居孩子玩耍。失去正常社交,如何活潑開朗呢?

另外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先天性因素等。那麼我們作爲家長,在面對內向型孩子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呢?我把馨馨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倒是花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與其逼娃,不如試試這幾招1.給孩子和睦的家庭氣氛。許多情況下,孩子內向的性格並不是天生的,大多數是由後期的成長環境造成。就像佑哥以前剛帶孩子沒啥經驗,由於孩子吵鬧,自己還要加班,對孩子花費時間較少,經常忽略妻子還有馨馨。正因爲如此,那時候完全沒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經過改變,馨馨感受到自己在家裏被關愛、被重視,性格逐漸變化,慢慢幫助馨馨跨出重要的一步,逐漸學會表述。

2.善於鼓勵孩子。當孩子做完作業,或者是完成樂高拼圖的時候,都會有小小的成就感,通常孩子會把這種成就和喜悅感分享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間段裏,我們作爲父母,需要善於鼓勵、誇讚孩子,千萬別不理他們甚至覺得做的不好。批評或者說教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屆時孩子會變得自卑,越來越不善言辭。3.改變看法。其實性格內向並不是一件壞事,即便沉默寡言,不善交流,孩子依然能發揮出自己的天賦。可能有些家長無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性格內向是缺陷”這個錯誤的認知和觀念。性格內向的孩子也同樣具備優勢,他們能有靈活、獨立的思維,相對來說不比外向型的孩子差。

總結

膽小、害羞似乎會影響着孩子在未來的社會適應能力,馨馨從內向變成開朗,我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引導。家長們可以多加陪伴教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多加鼓勵讚美孩子,在這種正確的引導之下,孩子就會慢慢變的自信起來,不會過分內向膽小。若家長們真的難以做到也無妨,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孩子,讓孩子在內向的環境之下創造出更加優異、亮眼的技能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