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日本電影憑藉着《午夜兇鈴》席捲東亞恐怖電影市場,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不僅僅是它開創了一種新的恐怖電影範式,更重要的意義是,《午夜兇鈴》誕生於東南亞經濟危機全面爆發時期,電影暗含着一種絕望的態度。

而泰國恐怖電影在此期間鮮有亮眼之作,直到2004年《惡魔的藝術》和《鬼影》問世。這兩部電影的共同之處就是都體現出了“因果輪迴”這樣一個觀念。將這一觀念放在泰國恐怖電影傳統中來考察會發現,“因果輪迴”其實是泰國恐怖電影的創作母題。

《鬼影》之後的恐怖電影大都基於“輪迴”這樣的創作理念,並將泰國濃厚的佛教文化根植於電影之中。泰國恐怖電影和日韓恐怖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泰國恐怖電影不會任由其恐怖氛圍肆意蔓延,而是講究人行爲的報償。

恐怖電影在泰國整個電影產業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恐怖電影母題的一種構建。“古老傳說、復仇的女性鬼魂 、古老信仰 、黑魔法與中邪 (鬼魂附體) 、愛的毒藥。”這五大主題相互滲透,彼此影響,在敘事層面達到某種和諧統一。

拍攝於2004年的《鬼影》,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7.7分,很多影迷都對這部電影讚許有加。《鬼影》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愛而不得,因愛生恨的故事。其中包含着陰謀、殘忍、懦弱,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的不是一段感情的消亡,而是一個靈魂的隕落。

一個被排斥在主流邊緣並且有些自閉的女大學生和一個學校裏喜歡攝影的男生相愛了,這段愛情並沒有被公之於衆,恰如一段見不得人的“偷情”。白天,男生和其他人一樣排斥、欺負這個女生,夜晚,他們相擁而眠。

對男生來說,這段感情更像是一種經歷,對女生來說,卻是“救命良藥”。男生厭倦了這段感情之後,朋友表示幫他處理掉這段感情。

於是,悲劇發生了。他們對女生施暴,並拍下了照片以示威脅。然後,女生回到了家鄉,最後因爲濫用藥物在醫院自殺。

這是結束,也是開始。

從《鬼影》的故事上來看,“因果輪迴”依然是其內核,電影中的“輪迴”包含了復仇鬼魂和愛的毒藥兩大主題,並引入了東方的哲學思考。在這部電影,我們依然需要關注到人性中惡的那一部分,而且,我認爲,所有的恐怖電影其根源都是因爲人的作惡。

而《鬼影》讓人稱讚的是,電影把“輪迴”這一抽象概念做的非常飽滿,並且沒有以此爲噱頭,而是將之融於電影敘事之中,呈現出了一種非常本土化的氣質。並且在表現“惡”時,導演用了具體的行爲,給出了足夠的理由爲後來的故事做鋪墊。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男生經常脖子疼、體重莫名增加身材卻沒有變化、男生突然墜樓等等,這都是因爲那個女孩在他身邊。當男生不得不住進精神病院後,早已成爲鬼魂的女生似乎真的得到了這個男生。

如果說電影是一場夢,那麼恐怖片就是一場噩夢。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噩夢是內心邪念的投射。當噩夢進入現實,悲劇就會出現。

《鬼影》是一部恐怖電影,也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怨念構成了電影中愛情故事的基礎,也成爲女生久久不願離開人間的原因。或許有些影迷會將女生的行爲理解爲報復,而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渴望。換言之,即便女主變成了鬼魂,她依然渴望得到愛,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南笙變成和她一樣的人。

“你們知道嗎?有時候,鬼魂會捨不得他們的摯愛。”

“一個死去的人,要回到生前的世界,不是爲了傳遞訊息,又是爲了什麼?”

看完《鬼影》之後,忽然明白,其實在恐怖電影中,最恐怖的並不是導演呈現出來的東西,而是導演沒有呈現出來的那一部分,比如人性中的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