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孙最近为什么很烦心?

1个月前,老孙突发心肌梗死,经过医院积极治疗,目前已经基本恢复,没有胸痛、胸闷等不舒服的表现,但是老孙总感觉力气不如从前了,很容易疲劳、乏力。

出院时,医生建议他积极康复治疗,告诉他规律服药,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告诉他一定适度运动。

“运动是良医”,也是心脏康复的核心,积极的运动可以更好的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供血能力。

但老孙患有双膝关节病,运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老孙很烦心,这可怎么办?

○ 解决办法来了!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老孙向医生咨询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康复办法,心脏康复中心王立中主任根据老孙的情况,制定了个体化的康复处方,并建议老孙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

老孙在医院进行了1个月的体外反搏治疗后,感觉运动能力明显改善了,一般的活动也不会出现疲劳、乏力,不仅如此,连多年的失眠也改善了很多。

○ 什么是体外反搏?

增强型体外反搏(简称“体外反搏”)是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

体外反搏通过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在心电R波的触发下,气囊由下至上序贯充气,挤压人体下半身的动脉系统,在心脏的舒张期将血流驱回至人体上半身,从而改善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同时可使双下肢静脉回心血流增加,从而提高心输出量。

通过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症状,心肌缺血灶缩小或消失,延长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时间,减少或消除抗心绞痛药物的使用。

(一名患者正在接受“体外反搏”治疗)

体外反搏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即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中风的治疗。

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确认体外反搏可以应用于治疗稳定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2002年又将充血性心力衰竭纳入其适应证。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在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中纳入体外反搏疗法。

目前体外反搏已广泛用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耳鸣、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体外反搏与运动康复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具有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僵硬度等作用,但体外反搏与运动康复比较,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大大减低,因为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率不会增加,血压不会升高,更加适用于多种疾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体外反搏应用广泛,没有年龄限制,但下列情况禁止行体外反搏治疗:

1. 下肢深静脉血栓,活动性血栓性静脉炎;

2. 中-重度心脏瓣膜病变,尤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3. 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mmHg);

4. 主动脉瘤,脑动脉瘤;

5. 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

6.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7. 可能干扰 EECP设备心电门控功能的心律失常;

8. 出血性疾病或明显出血倾向;

9. 反搏肢体有感染灶。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王立中 张振英

编辑制作:夏海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