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的日本國內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的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增長率達到了8%,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了“發達國家”行列,日本騰飛的祕密是什麼呢?

首先,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是其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並未因戰敗而摧毀,保留下來了的完整的生產系統是日本經濟騰飛的基礎。

日本很多企業從軍事領域迴歸到了民用領域,並且不斷的裁汰重組,進行技術革新,發展成爲了先進的科技產業。像衆所周知的索尼,曾經在二戰期間是做日本通訊設備業務的,二戰後轉爲了製造收音機、相機的電子製造商,由於日本產品質量好、價格實惠,於是暢銷海外佔據了全球市場。國內就業率上去了,民衆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日本政府財政增加了,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拉動經濟飛速增長。

其次,戰後日本的外交立場轉變,尤其是和美國的關係從二戰時期的死敵變爲了鐵桿盟友,抱緊了老美的大腿,融入了西方圈子,不光擁有了安定的內外部環境,也得到了不少的經濟扶持。

美國爲滿目瘡痍的日本,帶去的不僅是大量國際資本的發展啓動資金,更重要的是工業製造業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龐大的國際市場。日產系列的出口產品在世界範圍內能夠佔據一席之地,除了和自身商品物美價廉外,和美國的重點推介也是密不可分的。

最後,日本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全面改革是較爲成功的,爲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內生動力。

比如前瞻性的佈局教育現代化,培養中高端產業技術人才,在醫療方面構建公共衛生系統,在文化上扶持動漫業,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鼓勵研發新材料和清潔能源。總思路就是在各個方面創新體制機制,推陳出新,走符合國情的高效發展之路。

時至今日,二戰後日本的快速發展,仍然給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非常寶貴的改革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