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费尽心思打下北齐,统一北方,却不料仅仅四年时间,北周易主,其原因一点也不怪末帝周静帝。

01宇文周的建立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北周的成立实则是在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自称周公。而宇文泰为何没有称帝?其原因还是宇文泰在掌握贺拔岳余部主导权之始,其权力并未得到军事的征服,而是来自各诸将权宜。所以宇文泰并未称帝,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威德”不足的潜在危机。

02周武帝灭齐,一统中原

北齐后主高纬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对理政全无兴致,日常生活却十分奢侈。高纬整日里和一些宠臣、美姬鬼混,自弹琵琶,唱无愁之曲,近侍和之者以百数。齐朝的老百姓给他送了个雅号,称为无愁天子。高纬还随意封官,连他宠爱的狗、马、鹰、鸡都被封为仪同、郡官、开府。北齐的政治一团漆黑。北周武帝看清了北齐混乱的局势,决定出兵伐齐。

575年七月至577年正月,这个只用了十八个月的伐齐战争就以周武帝统一北方结束。

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从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和发展,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北周北齐的统一,就没有后来南北朝的统一。

03 宇文阐在任两年,禅位大丞相杨坚

周静帝宇文阐(573~581年),原名宇文衍,北周末代皇帝(579―581年在位)。在位仅两年时间,即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

自周武帝一统中原仅四年的时间,打下的大好河山就易主他人,其实也是宇文阐的无奈之举。假如说,在周武帝之后的北周皇帝,能够是一位怀柔仁德之君,那北周还可以在吞灭北齐之后争取一点“消化”的时间。事实是,周武帝之后,北周宣帝继位。宣帝过于昏暴,不仅打压有军政才干的周武帝亲信,还任用一些寒微无用之徒。

例如当时宇文邕的五弟宇文宪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并且在战场屡立战功,堪称能文能武的人才。他深知北周必然会在周宣帝宇文赟的统治下土崩瓦解便极力劝谏,而周宣帝宇文赟在继承皇位之后十分膨胀,六亲不认,给他的五叔宇文宪戴上谋反的帽子就处以极刑,就这样一代人才的宇文宪就命丧黄泉。这样的举动,让一些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忠臣寒心不已。

好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使得本来就没有什么威望的宇文皇族失去了最后一个强势领袖。周静帝宇文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

周静帝继位,加之年幼,宇文皇族“威德”又已全面恶化,周静帝继承的也仅仅是一个空无根基的“名”。杨坚代周,实则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杨坚的出现,当时的权贵也会出现代替宇文皇族的另一个“杨坚”。

而在杨坚身上,他性格沉稳,气质与众不同,并且相貌非凡,自身拥有强大的气场,始终给人信得过、靠得住的感觉,在为人处世上,他乐于结交天下英雄,时时刻刻为国为民着想,由他建立的大隋王朝,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