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君作者:佳語

看抗戰片時,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日本軍官的一個“亮點”——小鬍子。在電影鏡頭前,一位上嘴脣處僅留一個方塊的小鬍子的日本軍官揮舞着戰刀,用日語高喊:“板賽,板賽”,這就意味着日軍的衝鋒開始了。

明治維新後,日本人轉而崇尚西洋文化。政治上,改爲君主立憲制;軍事上,派軍官去西洋留學;文化上,學習西方貴族禮儀,包括軍官的佩刀,白手套,還有剃鬍須的習俗。鼻子上的小鬍子,被稱爲衛生胡,顧名思義就是就既可以保留男人的氣勢,又可以保證日常的衛生。當時的日本人普遍認爲,它的形狀像極了中藥“仁丹”的形狀,所以能留出這樣鬍子的人,就像是喫了“仁丹”一樣,能夠保證身體健康。

你要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不是任何人都能留這樣的鬍子。雖然學習洋人,但日本的等級制度和中國的舊社會還是一樣,分爲士、農、工、商四類。日本的士和中國不一樣,中國指的是文士,日本指的是武士。在日本只有士纔有資格留小鬍子。他們不僅留小鬍子,還要佩戴兩把刀,一把長刀,一把短刀。長刀自然是用來殺敵人的,而短刀就是用來切腹自盡的。

你再仔細回憶,你會發現希特勒也有一模一樣的鬍子,卓別林也是,就連蘇聯大將巴甫諾夫也留着這樣的一撮小鬍子。不過他們這樣做純粹是爲了時尚,現在的“仁丹”胡已經成爲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如果現在誰還在留在這種鬍子,尤其是日本人,就代表着想要恢復帝國主義的往日“榮光”。中國人留這樣的鬍子,那一定就是“精日分子”無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