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9年,日本Tutomu Sato的醫生採用放射狀角膜切開術矯正近視開始,到早期的準分子激光(PRK)再到現在的全飛秒(SMILE)、人工晶體植入(ICL),近視手術的發展已歷經80年,並在近十年間飛速發展,近視患者對於摘鏡的需求也從早期的職業類剛需轉變爲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彈性需求。

目前全球近視人數約25億,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即全球每5個近視患者中,至少有1個是中國人。專家預測,到2050年,全球估計將有近50億人受到近視的影響。而目前手術是唯一的摘鏡矯正手段,因此近視手術成爲越來越多近視患者提升生活品質和視覺質量的首選。但基於眼球結構的精密,眼科手術要求極高的精確性,避免誤差,降低風險。

愛爾眼科標準:

以規範爲根本,更嚴苛、更規範、更安全

近視手術是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因此國家衛生部在2011年8月發佈《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的法規,規定從2012年2月開始,醫院實施LASIK等手術都應遵守衛生部頒佈的衛生行業標準。其中對手術的絕對禁忌症、相對禁忌症、手術醫師的資質及設備的使用年限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愛爾眼科則在行業內率先啓用國家標準,並在其基礎上制定了更爲嚴苛的愛爾眼科標準,以規範爲根本,嚴把手術安全。國家近視手術標準共計58項,愛爾眼科近視手術標準共計82項,高於國家標準24項。更有效的滿足患者個性化用眼需求、減少手術風險並嚴格把控手術質量標準,幫助患者擁有更穩定、高品質的視覺質量。

愛爾眼科全程定製:

不只是摘鏡,更注重提升視覺質量

嚴苛的愛爾眼科標準嚴把手術安全,而愛爾眼科全程定製服務則是爲手術質量再加碼。隨着近視手術技術的發展成熟,人們對於近視手術的心理預期也不再僅僅是摘鏡,而是更好的提升視覺質量。

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愛爾眼科根據差異化的眼部條件和用眼需求量眼定製,推薦和設計更合適的解決方案。近視手術常見的有激光類和ICL類兩大類:近視激光手術通過切削角膜,改變角膜的屈光力以達到矯正屈光不正的目的;ICL類手術通過微創切口在人體眼球內植入一種柔軟、安全的人工晶體,通過這種特殊的隱形眼鏡,達到視力矯正的效果。每一類近視手術的適用範圍和術後優勢都各有區別,如主打“精雕蛻變,只需一天”的精雕手術恢復快、視覺質量優;ICL晶體植入矯正範圍廣;全飛秒手術微創無瓣……沒有最好的術式,只有最適合。

愛爾眼科2005年建立亞洲最大的屈光手術中心(上海),引進了中國第一臺飛秒激光手術設備,引領中國屈光手術進入“無刀時代”。十幾年來,愛爾眼科始終堅持“以患者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醫療技術與服務方面不斷追求創新突破,創新制定“愛爾眼科近視手術質量控制體系”和“職業檢眼師上崗制度”,推出“醫生首診和一對一親情化服務”,提供“全國免費異地複查與終身眼健康管理”,打造了一個貫穿術前、術中、術後全過程無縫管理的手術價值鏈,也贏得了百萬近視患者的廣泛信賴與良好口碑。

過去十年,愛爾眼科以醫療規範爲根本,累計爲250萬近視患者成功摘鏡,使他們重獲清晰“視”界。未來十年,愛爾眼科將“以定製爲趨勢”,開啓愛爾眼科屈光手術“全程定製2.0時代”,基於個性化的治療基礎上,加入大數據的支撐,結合人工智能和醫生的豐富經驗,讓全程定製更上一個臺階。

愛爾眼科屈光專家團隊由現行《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行業標準的牽頭起草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廣東省區總院長王錚教授和中國激光矯正近視創始人之一,國內著名屈光手術專家陸文秀教授領銜。團隊藉助集團全球連鎖優勢,涵蓋多人種的眼部數據,將每位術後患者的數據上傳至雲服務器,並打通了全球屈光矯正病歷數據庫,詳細、龐大的百萬屈光數據庫,不僅可以對生活區域、年齡、職業、用眼習慣等因素進行多維度分析,還可以藉助數據共享、人工智能、全球專家遠程會診等技術手段,爲每一位近視患者提供“全流程、定製化”的高品質近視矯正解決方案。

據屈光手術專家、愛爾眼科四川省區副總院長、成都愛爾眼科業務院長周進院長介紹,全程定製服務加全系產品選擇,愛爾眼科屈光手術藉助大數據和智能系統結合醫生豐富經驗,在全球可以開展的屈光手術類型中,不斷追求創新服務,爲患者制定最適合的手術方案,提升視覺質量。真正實現屈光矯正不僅僅是解決患者當下的視力問題,更是爲了滿足患者對術後生活的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