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8日凌晨,西山口-邦迪拉戰役正式打響,解放軍藏字419部隊集中兵力、火力沿公路猛攻西山口印軍防線,印軍在中國邊防部隊猛烈的炮火襲擊和勇猛衝擊之下,只堅持了1個小時,便喪失了鬥志,紛紛向南逃竄,中國軍隊則乘勝追擊。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期間,東線是主戰場,西山口-邦迪拉一戰是其中規模最大、戰果最爲輝煌的一戰,中國邊防部隊一路猛追猛打,殲滅了印軍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了印軍第48旅、第65旅、第67旅,共斃、俘印軍5063人,其中包括印軍霍希爾-辛格准將,而中國方面只陣亡225人,傷477人,創造了戰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一場奇蹟般的大勝是如何取得的呢?這與一支奇兵深入敵後,突然發起攻擊,截斷了敵人的後路,有很大的關係。

這支奇兵就是步兵第11師。

對印反擊戰打響之後,解放軍收復藏南重鎮達旺,印軍則不斷向邊境地區增派兵力,沿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公路一字排開,擺出一副隨時進攻達旺的態勢。西藏軍區前指將這一情報及時上報軍委。

看過西藏軍區的情報後,劉伯承元帥當即指出印軍採用的是“一字長蛇陣”,而破解的戰法就是“打頭、切尾、擊背、破腹”,成功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成功“斷尾”。他特別強調:“要準備實施強攻,準備打硬仗,啃硬骨頭。”

1962年11月8日,西藏軍區召開戰前會議,大家一致同意劉帥的八字打法的正確性,然而考慮到在高山密林峽谷地區作戰,且地形不熟、道路不明,“切尾”也就是迂迴穿插,斷敵後路必將困難重重,由誰來啃這塊“硬骨頭”?

張國華司令員話聲剛落,參加會議的各師指揮員就吵成了一團,每個都爭着搶着要擔負這一艱鉅的任務。這時步兵第11師師長餘泉致突然站了起來,他操着濃重的江西口音,斬釘截鐵的說道:“我代表紅軍師全體指戰員堅決要求前指首長把迂迴、斷路、切尾的任務交給我們師。”

正當張國華司令眼前一亮的時候,餘師長接着說出了四個理由:一是11師只有32團參與了克節朗戰役,沒撈着仗打的指戰員們求戰心切,士氣可用;二是11師的集結地位於最前沿,機動便捷;三是11師歷史上曾多次擔負穿插迂回奔襲作戰,戰鬥經驗豐富;四是11師進抵前線後,早一步對地形進行了偵察,準備很充分。張國華司令一聽,當即大笑道:“老餘,我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張司令員定了定情緒,又對餘師長下命令地說:“你們師的任務,是從敵人右翼迂迴、插入到邦迪拉與德讓宗之間,務必於11月18日零時通過拉洪橋,到達拉洪,截斷公路,形成對內對外正面,阻敵南逃北援。”餘師長大聲答道:“堅決完成任務!”

11月10黃昏時分,步兵第11師按計劃向敵後機動,考慮到道路艱險,沒有補給,戰士們除武器彈藥之外,每人還要額外攜帶足夠7天的口糧,平均負重超過60斤。然而每個人都咬牙堅持,奮勇前插,7天5夜裏,他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翻越了5000米左右的大山12座、爆破開道78處、開闢急造公里5段、架修橋樑14座、飛越山澗19個、徒涉冰河一條,走過了250公里艱苦卓絕的勝利之路。

11月18日總攻發起前,步兵第11師提前50分鐘提前趕至目標地域,完成了“斷路、截尾”任務。總攻發起後,西山口的印軍突然得知後路斷絕,士氣崩潰,發生了潰敗,結果被11師堵個正着,至此印軍的敗亡也就註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