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全,字洪川,號芹也,凹墨軒主,籍貫福建南安,一九五九年出生。

餘幼時於書畫緣深,情有獨鍾,校園時代,受教於名師洪長生傅允成先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根植童心。

八十年代中葉,緣結京華書畫家,李月山先生,拜其爲師,臨習柳公權玄祕塔碑帖刻石,頗有心會。尊崇藝無止境之古訓,仰天津著名文人畫名家,鈍丁先生德藝之高深,程門立雪,入室其中,主研何紹基書法碑帖,八大梁崎畫法,受益良深,立在其中,自成家風。

書齋清寂,數十載如一日,青燈黃卷,遊藝求學於華夏山川,大江南北,篤訪高賢,廣交良師益友,視三人同行爲右銘,追摹傳統之精粹,倦旅歸來,或晏居於珠江河畔,或躬耕於故地翁山麓下,閒來三五同好,品茗玩石丶酌酒論道,興至獨立書齋,信手揮毫,筆走龍蛇,逍遙自在,乃玩童書匠是也。

愚平生意興,聊寄山水林泉,心事微茫,盡付書畫藏石,太極遣懷,修籬整地丶培蘭種竹。研遠黛爲墨,裁秋水爲色,作案上清供,尋筆墨之意趣,抒文人之胸次,養閒雅之時光,以客聊佐清歡,於己淨心守志,無非天地一過客,江湖一散人而已。(洪成全自序)

古風雅韻 妙趣天成

——書畫家洪成全

篇首語:

書畫有象因之以立,無形因之以生。講求溢於書畫外的“恍惚無跡”感覺存在,將人類融入大自然,達到不可思議的和諧與殊勝之永恆。

吾兄成全,洪氏,字洪川,號芹也,芹野,凹墨軒主人,祖籍福建南安。爲人良善、寡言內秀、性情剛毅,喜書好文,崇尚太極,愛好收藏,或觀花靜坐,或放情筆墨、雅集會友。

數十載寒燈,江湖夜雨,潛心修行,坐釣一份靜逸安然。成全兄在校園時期,鍾情書畫,爲同窗楷範,文革後投筆從戎,于軍旅中並未放棄對藝術的追求,間有閒暇,便臨池不輟,贏得部隊首長和戰友的高度讚許。彈指一揮間,幾十載過去,其作品仍懸置於所在連史室中。八零年初期走出軍營,融入社會,進一步探索藝術真諦。十八載遊歷北國,遍訪高賢,其間緣結北京書畫家李月山先生,拜其爲師,臨習柳公權玄祕塔碑帖,頗有心會,爲其今後藝術生涯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人生本是一本無字書,皆看各自的修行。在紅塵煙火處,他耐得住寂寞,把喧囂屏於門外,靜心研習書畫,練就了氣靜端莊的精神,淡泊曠達之氣質,儒雅純樸的性格,低調謙遜之個性。不惑之年,成全兄慕名嶺南文化,率家小南下,萍寄禪城,立足書協畫界,廣交良師益友,悉心交流,求知若渴,親風雅,正裁體,漸得心源。然而,他並未滿足於此。藝無止境,是他所敬奉之座右銘。己丑金秋,再拜在天津著名文人畫畫家鈍丁先生門下,研習李北海、何紹基書法碑篆刻石,以及梁崎、沈周畫法,立在其中,自成家風。其作品充溢着篆分意蘊,融匯了李唐時期的淳樸和清中期的帖學雅逸,古意隱隱,書卷津津,深得心書,妙有天成。正如鈍丁賜其勉訓所云:“可以下山,不醉便顛,棄卻舊履,定去智還”。執筆朝夕易,執念一世難,洪兄對藝術的執着追求與銳意進取,由此可見一斑!

畫爲心書,字如其人。書畫養心修性,讓生命更加的純粹澄澈,讓靈魂充實而豐盈。古人言:苦心孤詣天不負。這句千古至理名言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通過數十個春秋的不懈努力,洪兄的書畫已日漸醇熟,作品時登展場參展,時而參加業內拍賣。熱心公益慈善,參與扶貧救災,深受業界同仁認同與社會褒獎,也得到了衆多書畫愛好者的青睞和讚許。

如今,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他,恬靜悠遠,清雅粲然。閒來篤訪高朋,品茶論道,酌酒會友,興至則信手揮毫潑墨如筆走龍蛇。其晚年生活愈發精彩,既有書畫的古風雅韻,也有太極的剛柔相濟,在力和美的演繹中,詮釋出生命的華彩,這!就是洪兄對藝術孜孜不倦追求之精髓所在。

天賦異稟與磨難,乃巨匠恆久之音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兒時曾遭生活磨難,卻矢志不移、稟賦過人的老先生,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國粹瑰寶的藝術道路上將越走越遠。我們衷心的祝福,也滿懷着期待……(黃國揚 撰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