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則天,現代人都佩服她的才華和勇氣,可是在古代,武則天的人生履歷上寫滿差評。武則天在大唐雄壯的歷史上橫插一槓子,使得大唐歷史在公元690年至705年這15年時間,姓武而不姓李;李氏皇族子弟多被斬殺;功臣良將,鮮有壽終正寢者。而最終,武則天機關算盡,還是因“神龍政變”被趕下臺,其武氏家族子弟被報復性屠殺殆盡……

這不是害人害己麼!

所以後世歷朝歷代,凡女姓掌權者,多以武則天爲戒,不願稱帝,只是垂簾聽政而已。這一現象,或許可以稱之爲“武則天后遺症”。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北宋時期一個患有“武則天后遺症”的女人。

武則天

此女名叫劉娥,北宋初期四川成都人,家窮,父母雙亡,親戚全無,以乞討爲生。十一二歲時,出落得容顏俏麗,更兼歌喉婉轉,被當地銀匠龔美帶到京都開封發展,結果遇上了她生命中的貴人——襄王趙恆。趙恆的屬下看中劉娥,將劉娥從龔美手中買走,獻給趙恆爲妾。

不久,宋太宗病死,襄王趙恆即位,號爲宋真宗。宋真宗極愛劉娥,封劉娥爲美人,之後,一點點提升她的地位,直到德妃。不久,郭皇后去世,趙恆力排衆議,竟然將沒有生育能力的劉娥立爲皇后。

公元1020年,宋真宗病重,將國事交由劉娥處理,劉娥處理得井井有條,滴水不露,朝中大臣皆歎服,這是劉娥執掌宋廷權力的開始,也顯露了她的治國才能。二年後,即公元1022年,真宗死,劉娥成爲皇太后。當時繼位的皇帝宋仁宗年僅11歲,劉娥尊照真宗遺囑輔佐仁宗,劉娥的輔佐盡心盡力,對於仁宗的教導和國事的處理,都讓外人挑不出毛病來。

宋真宗

然而,一個生在僻遠山鄉的孤兒,一個長期處在社會底層的風塵女子,因爲一連串奇遇而手握大權,思想上難免會發生“膨脹”。

劉娥正是如此。劉娥沒有生育,她輔佐的宋仁宗只是她的養子,所以她一直不肯交權。從公元1022年到公元1033年十一年間,宋仁宗從12歲長到了23歲,劉娥總是以仁宗還年輕爲由不交權;她不顧大臣們反對,垂簾聽政了11年,到死了才肯還政於仁宗。

劉娥除了擅長治國外,也極擅長玩弄權術。朝中一些權臣若想糊弄她,她都可以輕鬆應對。比如權臣丁謂,高居宰相之位,平時卻專幹一些勾結太臨陷害忠臣的事,還曾利用封建迷信欺騙宋真宗,他還想對付劉娥。結果惹惱了劉娥,劉娥聯合朝臣,蒐集丁謂罪證,最終將其貶至崖州(海南),抄沒家產,一家人都受牽連。

劉娥

在權力的巔峯上時間長了,劉娥也想像武則天那樣稱帝,過過皇帝癮。她的這一想法一旦表現出來,就有善於拍馬者立即反應,比如朝臣方仲弓就上書劉娥,要求劉娥“行武后故事”;朝臣程琳獻了一幅圖——《武后臨朝圖》,都是要求劉娥稱帝的。劉娥的反應是倒是明智,她將奏章撕了,大聲說:

“我纔不做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呢!”

其實劉娥撕奏章只是做做樣子,她心裏還是想做皇帝,又有點怕。劉娥想試探下大臣們的集體反應,有一次她問朝臣們:

“唐之武后是什麼樣的女主?”

大臣們回答:“唐之罪人,幾危社稷!”

劉娥一看多數大臣反對,只得放棄了。

然而,當皇帝的念頭雖然放棄,想過過皇帝癮的念頭卻難除。如何過皇帝癮,就是穿龍袍。根據律法,女人是不能穿龍袍的,可是劉娥的一大愛好就是穿龍袍。

宋仁宗

劉娥第一次穿龍袍,是在接受她的皇太后尊號時,當時,仁宗皇帝和大臣們都在,很多大臣反對她穿龍袍,但她不聽。

劉娥第二次穿龍袍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這一年,宋仁宗進行祭祀大典,要到太廟祭祀已逝的宋朝帝王,在如此莊嚴盛大的典禮上,劉娥又一次不顧大臣們反對,穿上了龍袍。據說,這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唯一的一次皇太后穿龍袍祭祖。

劉娥第三次穿龍袍是在臨死前,她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時年65歲。死前,她穿着龍袍,做了二件事,一是還政於仁宗皇帝;二是大赦天下。據說,嚥氣前,劉娥用手不斷的拉扯着身上的龍袍,宋仁宗懂她的意思,叫人給她脫下了黃袍,換上了皇后專用的衣服,她才安然離去。這說明,劉娥死前頭腦是十分的清醒的,她放棄了做皇帝的妄想,迴歸了皇太后的本位。

因爲,那是不該有的妄想。

劉娥

可以想象,如果劉娥效仿武則天做了皇帝,文臣武將們羣起而攻之,對於出身卑微,沒有一點根基的劉娥而言,結果恐怕要比武則天的晚年慘很多。

後記:真正的歷史上,劉娥的一生不算壞。可是後人卻抓住她留戀權力的缺點抹黑她,戲曲《狸貓換太子》,就是用來抹黑劉娥的,將劉娥刻畫成了“奸妃”形象。

參考書目:《資治通鑑》;《宋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