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家长面临着这种困扰,孩子在学龄前这段时间,再也不是襁褓中天真无邪的小婴儿了,他们的种种行为带着“坏孩子”的标志:偷钱、撒谎、不听家人劝导……有时候家长忙于生活上的各种事情,甚至都未曾发现,当觉察之后,孩子都已经“惯犯”了,爸爸妈妈寒心得不行。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也未必是完全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个行为都是“正能量”的。长大的过程也是了解世界的过程,小朋友接触着新鲜事物,对很多物品抱有喜欢的态度,想要拥有它,便产生了欲望。而这种欲望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常常是难以拒绝的,当正当提出并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便会动脑筋尝试一下其他办法。家长对于自己家的态度完全是社会风雨中的避风港,他们在这里放下了所有的戒备心,当小朋友偷偷拿走他们钱包里的零花钱时,基本很难察觉到。

当他们在犯错误之后,面对家长们的批评指责,通常都会感到非常难过。为了避免这个让人痛苦的情况,他们也许会选择撒谎,对他们来说,撒谎是一种维护自己自尊和保护自我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一旦家长相信了起效了,那就更加屡试不爽。当小孩子的智慧战胜了大人的生活经验,他们变得骄傲自负了起来,撒谎也成了一种能力的象征。

对于这些不良行为,作为家长首先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孩子虽小,他们对财富也是有欲望的,可是他们现在的生活能力达不到自己给自己创造,一直没有良好的体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损伤。对于没有金钱支配能力的人来说,长大之后他们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对金钱过于吝啬,只知道守住财富,不知道享受生活;再就是过于放纵,视金钱于无物,造成了过度浪费。家长们应该给他们适当的零花钱,教他们如何合理地支配,以及形成一个存储、理财的观念,让财富创造更多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