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蘭談史

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清朝長期對外貿易順差,世界財富(白銀)持續流入中國,對中國而言難道不是好事一樁嗎,既能拉動經濟增長,讓百姓和朝廷收入增加,同時又能在國際上佔據大塊市場份額,構建利己貿易體系,提高國家知名度和影響力,對於貪圖虛名的十全老人來講,爲何要放棄這樣一個絕佳的揚名機會?

清朝統治者其實對於融入世界體系,並不是沒想過,清朝的智囊團也經過了長期利弊的權衡,最終給出的答案是高度一致的,經濟利益必須服從於政治利益。

首先,從經濟層面上來看,清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從根本上決定了清朝對於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較低,甚至可以說是無,反而外國對清朝的茶葉、絲綢等商品需求較大,這就導致了清廷賣方市場掌握了世界貿易的主導權。

而清朝作爲一個傳統小農經濟的國家,單單憑藉着內循環,藉助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千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就足夠令封建制經濟行穩致遠,如果爲了牟利而過度的輸出本國商品,也會造成本國內部市場供需之間的失衡,對於本國經濟反而起了負面作用,發展商品經濟還會動搖國本農業,簡直是得不償失。

其次,從政治上來講,是爲了防止中外反清勢力與內地勾結動搖清王朝的統治。

無論是明朝的海禁,還是清朝的海禁,直接原因在於東南沿海匪患嚴重,那羣流竄作戰的海盜時不時的來一波殺人越貨,讓統治者十分頭疼,管理的成本也大幅增加,一氣之下統治者不跟他們玩老鷹捉小雞了,決定海禁閉關,一勞永逸簡單粗暴的解決了海盜難題,清朝在立國後也面臨着跟明朝一樣的海盜滋擾,而且清初海外的反清復明勢力也非常活躍,海禁政策貫徹始終,就必然壓縮乃至扼殺了海外貿易。

然後從軍事層面上來看,西方殖民者對於中國領土的侵犯,也讓清王朝引起了警覺和不良印象。

像荷蘭人不遠萬里跑來侵佔臺灣,像沙俄人在中國東北邊境蠢蠢欲動,引起了清朝對於西方國家的警覺,認爲外部環境不夠安定,而且當時中國的海防意識淡薄,水師實力不強,對海洋的認知也是十分匱乏,一旦和洋人海戰,且不說勝負如何,單單是戰爭的經濟損耗就遠超對外貿易的那點收益了,更何況乾隆在平定大小金川之戰後,再三強調停止清朝百年對外擴張戰略,轉而經營國內,致力於消化階級和民族矛盾,所以也無心無力搞海外貿易。

最後是從思想上來看,中國自古以來的華夷觀念濃厚,再加上清朝當時在東亞一家獨大,光附屬國就多達19個,康乾盛世國力強盛的背景下,確實也是瞧不上人口稀少彈丸之地的歐洲小國,根深蒂固的華夷觀念,使得清朝的統治者不屑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

儘管如此,清朝也還是保留了廣州一處港口對外通商,這樣既不太影響國內供需平衡,也便於集中管理,又能向各國體現皇恩浩蕩,還能賺點外快補貼宮廷用度,在當時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當然了,如果清朝的統治者能夠預視到未來的落後和捱打,肯定後悔沒跟西方深度交融,可惜沒有機會做事後諸葛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