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民俗

进入秋天,天气开始转凉,我国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

是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存在“苦夏”现象,即食欲不振,偏爱没有营养的清淡食物,导致营养欠缺,体重下降。

等到秋天,天气转凉,胃口大开,人们特意吃一些像炖肉、烤肉、红烧肉等“好的”,以“以肉贴膘”把苦夏造成的身体“亏空”给补回来。

在有些地方,为了吃这顿好的,甚至会专门举行某些特定的仪式,强化“贴秋膘”的重要性。

贴秋膘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真的有益于健康吗?

“贴秋膘”,不仅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实际上,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们的食欲自然增加,即使不特别吃好的,我们的体重也会挡不住地蹭蹭地往上窜。

也就是说,“添秋膘”不仅是一种民俗,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

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前面已经做了详细介绍:“贴秋膘”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从人们为什么会“苦夏”说起

简单来说,我们的食欲中枢下丘脑内存在温度敏感的神经元,对温度极其敏感。

夏日高温可以造成身体核心温度的升高(体现在以出汗达的形式加快散热)。核心体温的升高可以刺激温度敏感神经元通过发送信号来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来维持能量平衡,这就是无论环境高温还是剧烈运动出汗都会抑制食欲的具体机制。

相反,秋天气温下降,相应的食欲就会增加,进食量自然也会增加。

这不仅得到医学实验的支持,而且得到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的验证。

“贴秋膘”补回来的是什么?

我们知道,成年人身体不再继续生长,进食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为了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就如同给汽车加油一样。

这样,每天摄入食物含有的热量必须与每天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一样多。

如果食物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动用储备能源,即消耗脂肪。脂肪消耗就会出现体重减轻;长期进食不足甚至会出现消瘦。

相反,如果吃进去的食物热含量多于消耗,这些能量物质就会转化成脂肪加以存储,以备不能进食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长时间摄入大于消耗,脂肪存储过多体重就会增加,身体开始发福长胖。

不论我们吃什么,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的身体并不会多存储脂肪以外的其他营养成分。

我们吃的无论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除了补充身体的消耗和分解,多余的都会进入共同的代谢途径最终转化成脂肪。

也就是说,不论是作为自然现象,还是民俗仪式,“贴秋膘”给身体补充的只有脂肪,而不会是其他任何东西。

贴秋膘有利于健康吗?

在过去食物缺乏的年代,营养不良普遍存在,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据WHO的资料,即便今天,世界上由于食物匮乏引起的营养不良仍然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在我国,结束食物短缺不过是最近40年的事情。

就整个人类史而言,食物短缺是主基调。

人类祖先就是在主要是饥饿,偶尔过食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因此,将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加以存储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的一大生存优势。

因此,在长期的饥饿中,胖意味着健康,瘦意味着疾病。

人们见面的寒暄。“又长胖了”是一种恭维,意思是说对方生活优渥,身体健康;相反,“看你,又消瘦了许多”则往往是至亲之间的关切和担忧。

这一点单纯从汉字的构成就足以说明:

人体正常组织器官汉字名称大都带有胖字的月字旁,而瘦的偏旁则是象征疾病的病字旁。

根据研究,一个70公斤体重营养良好的成年人,身体储存的脂肪可以供身体3周到3个月的消耗。就是说,即使1、2个月不吃任何食物,营养状况好的人也不会饿死;相反,消瘦的人,如果没有食物补充,体内储存的脂肪很快就被消耗殆尽,然后开始消耗作为身体和器官基础构成的蛋白质,随着蛋白质的消耗,身体机能会很快丧失,然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由此可见,在饥饿年代,储存脂肪长胖对我们是何等重要。

另外,秋天增加皮下脂肪的存储,也有助于进入冬季后更好的御寒。

因此,在食物缺乏年代,注重在秋天改善饮食,增加脂肪储备的确有助于保障健康。

但是,在食物不再缺乏的今天,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食物短缺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而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流行病和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已知,肥胖是目前世界人口第五位死亡原因,而且是前几位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病、癌症、高血压和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今天,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广泛的疾病。

因此,均衡饮食,积极体力运动,防止肥胖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样看来,对于原本营养正常的人们而言,贴秋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况且,所谓“一口吃不出个胖子”。

指望吃一两顿好的,实际上也不会增加多少脂肪存储;真正能能让我们在秋天长胖的是自然的“贴秋膘”现象。

因此,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人们来说,到秋天不但不应该主动“贴秋膘”,反而应该警惕自然的“贴秋膘”现象,注意节食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