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陳志剛

讀完需要

4

分鐘速讀僅需 2 分鐘

5G 投資無需等到有應用場景,不是內循環的堵點,反而是國內經濟內循環的發動機!

1

怪論

這兩天看到某財政部退休高官一個有關 5G 發展的財務視角的觀點流傳在朋友圈,頗有迷惑性,主要是說 5G 千億投資目前還沒有找到應用場景,以及技術不成熟等,是國內經濟內循環的堵點,言外之意是 5G 建設應該放緩。

當然如果把一個國家或者一項事業看作開一個公司,如果這個公司追求短期財務收益和收支平衡,這個觀點無可厚非,大可不必投資長期回報的項目。當然這裏有一個假設就是你這個公司不幹,還會有別的公司幹,並且別的公司幹完之後還不會壟斷封殺你給你用。

只不過可惜,國家不是公司。到今天我想大部分人已經開始重新思考全球化和產業分工應該如何走下去,這些曾經被西方經濟學大師普世理論的東西是不是到了需要修正的地方,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那麼,如果一國一地區只是從財務會計視角看待基礎設施的投資,只是選擇性的幹有收益的事情,只是盯着財務報表,那麼我想中國的科技產業真的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

不過還好,目前中國 5G 已經走在正規上,並且已經開始遙遙領先全球,我說的領先至少有三層含義:對 5G 戰略性基礎性的全社會認知共識上領先、在 5G 網絡建設上領先、在 5G 應用場景創新上領先。

2

事實

對於這個怪論,只需要略微舉幾個例就可以了,我身邊的朋友們只要聽說我是搞通信的,無論什麼行業什麼職位什麼地區,都會主動和我談論 5G,在全社會已經形成了認識 5G 學習 5G 要用 5G 的熱潮。

工信部這個月初公佈了一組數據顯示中國的 5G 基站已經達到 48 萬,在 5G 網絡運行的終端已經超過 1 億。前幾天出差去深圳,和深圳一位目前做智能音箱的老闆聊天,他們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 5G 千元機的入網,最低 899。我對他說,5G 千元機我的確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至於前述觀點言及還沒有場景,我們還可以看一組數據,第三屆工信部綻放杯參賽 5G 項目高達 4289 個,涵蓋工業、交通、智慧城市、園區、安全、農業、商業零售、遊戲等各個行業,對這些事情不能視而不見。就中國移動而言,自 2019 年開始已經在 5G 醫療、5G 智慧城市、5G 智慧礦山、5G 港口、5G 智能工廠、5G 自動駕駛等各個領域構建了和正在構建豐富的應用場景。

這些場景主要是面向行業(2B)的場景,公衆和一些專家不熟悉並不奇怪,因爲一些在躬身而行,也有一些人在指指點點。

我們無法猜測此類觀點背後的動機,但是我認爲還是非常有必要對 5G 的大規模建設正名,避免公衆和輿論被誤導。

3

三觀

發展 5G,要有正確的“三觀”!

5G 是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這一點我們要有非常清醒和正確的認知。從技術的角度,通信技術是其他信息技術的基礎,沒有優質得信息交換通道,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還是雲計算,無論是多麼高級的數字化平臺,都是建築在沙地上的樓閣。

這是第一觀!

評價 5G 的經濟價值,不能把眼睛只盯在 5G 的屁股上,要看到 5G 是一種新型的 ICT 資本,對 5G 的投資本身是增加一國一地區一行業的 ICT 資本量,更爲關鍵的是按照技術-經濟範式的理論,5G 還能通過生產關係創新和生產工具創新,改變各個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配置效率。況且既然我們承認 5G 是基礎設施,就不能用短期財務收益評估其價值。

這是第二觀!

國家提出要通過內循環發展經濟,那麼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是什麼阻礙了國內經濟的內循環。在我看來,阻礙內循環的關鍵在於國內供給和需求的不匹配。突出表現在供給側的產品創新不足,價值不高,無法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個電飯煲都需要去海外海淘就充分說明問題,這個時候恰恰是利用 5G 技術改善工藝和流程,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好機會;在需求側的突出表現是商業環境信用差、商品流通成本高、服務質量不高,老百姓寧可捂着錢袋子也不願意消費就很能說明問題,這個時候恰恰是利用 5G 改善消費營商環境打造可信的消費市場的好機會;阻礙內循環的另一個關鍵是充實老百姓的錢包,5G 的發展恰恰是發展數字經濟,創造新業態、新就業崗位,讓能勞者有其崗位的好機會。

經濟內循環,不應該是老物件老產品的循環,不應該是出口轉內銷的簡單換擋,應該是立足長遠,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醫療、數字教育、自動駕駛、數字抗疫,這些哪一個不需要5G,哪一個離得開5G?

所以發展 5G,是對內循環的極大促進,這種溢出效應和價值,恰恰是發展新經濟,走藍天綠水青山白雲之路的關鍵,難不成還繼續讓我們工廠傻大黑粗讓假冒僞劣的產品充斥我們的內循環市場?這纔是堵點。

如果治堵開錯了藥方,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第三觀!

當前 5G 的應用場景處於關鍵時刻,只有爲企業和個人提供了 5G 網絡,才能讓社會有信心有積極性開展 5G 應用場景場景創新。難不成我們不建設 5G 網絡,就等着企業和專家坐在辦公室想象和推演發現 5G 的萬億市場之後我們再去建設網絡?5G 是幹出來的絕不是想出來的。

技術-經濟範式告訴我們,一個新的技術出現之後,需要經歷同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總是看不到商業前景,但是我們要相信在這個社會中總有一批願意冒險的人,能夠說服一批願意投資的人,去解決一些願意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的人,這些人就是企業家,他們會配置和協調資源,他們會發覺 5G 的用處,所以 5G 應用是企業家的事情。

說到這裏,我想也不需要講什麼大道理,作爲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的基礎設施,5G 網絡的建設必須大幹快上,理順三觀,矇眼狂奔去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