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由中共紅河州委宣傳部、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統籌,紅河州歌舞團創作出演的原創民族舞劇《流芳》在紅河大劇院圓滿結束試演。

演出當晚,薄雲映月的夜空下,燈光照射着紅河大劇院正門口的白色羅馬柱,拿着演出票的觀衆們陸續踏上劇院門前的臺階,疫情之下,安保人員井然維護着現場秩序,難得高朋滿座的劇院現場顯得久違的熱鬧並讓人爲之感動。

駐村扶貧的感人故事·切合當下的時代潮流

衆所周知,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東南部,有10個世居民族、241萬少數民族人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自治州。這裏有着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悠久綿長的傳奇歷史,而近年,更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扶持之下,數不清的扶貧幹部前仆後繼,無悔奉獻,其下村縣,無論經濟還是文化上都取得了卓越的發展。

原創民族舞劇《流芳》所講述的就是奮戰在大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劉亭亭的故事:扶貧幹部劉亭亭因車禍失憶,在丈夫王東的悉心照顧下陸續重拾記憶。劉亭亭經歷了與王東的矛盾,拉祜族(苦聰人)安於現狀、扎莫醉生夢死、茶葉滯銷等多重困境後,最終和拉祜族(苦聰人)衆志成城,發展茶葉種植和直播帶貨,實現了整村整族脫貧致富。

濃郁鮮明的民族特色·新時代審美的創新融合

《流芳》一開場就讓人驚豔,多媒體投影的運用讓原本空間受限於舞臺的舞劇有了電影感,各主創主演的名字出現投影上,配合着神祕悠長的音樂,讓人在感慨主咖陣容強大的同時瞬間被帶進拉祜族(苦聰人)的生活環境裏。

從天頂掛垂而下的大型樹幹道具不僅還原了森林的真實感,還爲舞臺帶來層次豐富的可調度空間;由主創團隊實地採風蒐集而來的拉祜族語言也派上用場,背景音樂裏混雜着不同的古老人聲,既在劇目開篇強烈地體現了劉亭亭初來乍到大頭村的不安,也在之後的情節中表達了拉祜族(苦聰人)對劉亭亭的態度轉變……此外,還有源於當地但經過了精心改編的曬茶舞:振奮人心的號子聲、舞者裸露的勻稱肌肉、漫天飛舞的茶葉,無不充滿力量,讓人爲之震撼。

源於民族,擁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但不受限於民族,而是將民族特色和新時代審美相結合,實現編舞、舞美、音樂上的多重創新,舞劇《流芳》看似講的是邊陲地、小人物、小故事,但其實眼光深遠,格局寬廣。

敢爲人先的挑戰精神· 紮根生活的時代芬芳

編排扶貧題材的舞劇是非常困難的,舞劇本身的語言限制,過於寫實的題材和講究藝術審美的舞臺衝突,種種原因導致了當下雖然文藝作品百花齊放,卻鮮有講述扶貧故事的舞劇作品推向大衆舞臺。

舞劇《流芳》敢爲人先。面對挑戰,紅河州歌舞團迎難而上,以拉祜族(苦聰人)脫貧攻堅真實事蹟爲原型,通過高度提煉和概括人物和事件,將歷史真實聚焦於劉亭亭的命運和情感上,深入描摹共產黨扶貧幹部與苦聰羣衆在脫貧致富過程中產生的樸實無華卻又真摯感人的情感;在編導手法上,突破傳統的線性敘事手法,打破僵化的時空概念,迴歸舞蹈本質,充分發揮舞蹈藝術的抒情和內心刻畫功能,虛實相融地展現時空對話,探索更具藝術性、創新性的舞臺藝術語言表達。

《流芳》突破了扶貧題材在舞劇上的創作壁壘,用舞劇講好了紅河的脫貧攻堅故事。該劇的圓滿試演不僅意味着脫貧攻堅題材在文藝創作形式上的突破,更將拉祜族(苦聰人)的古樹茶香,糅合着時代的芬芳和人性的光輝傳遞到觀衆的心裏。

“民族特色的歌舞和扶貧故事結合在一起很出人意料”,“非常感人,扶貧幹部的事蹟就在我們身邊,應該被記住。”

演出結束,演員們在觀衆的高呼聲中三次謝幕,劇院裏餘音繞樑;大廳裏,記者們對主創進行着採訪,夜幕下,觀衆們一邊討論着演出一邊依依不捨地散場。

經過主創團隊精心打磨的舞劇《流芳》,其藝術特質突破了傳統現實題材、嚴肅主題劇目的情節雷同、懸浮架空、審美情趣不足等通病,使劇目的表達迴歸劇目本身,爲觀衆獻上了一部精彩的、有所啓發的舞臺大餐。試演之後,《流芳》還將在10月17日-18日,於昆明雲南省大劇院正式首演,10月25日-26日,公演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歌舞不散,真情流芳。

攝影:劉海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