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奪冠》,果不其然發現打分分化十分明顯,評分集中在三四分,也許正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態度,也是意料之中的態度:這是一部缺點和優點同樣顯著的片子。

有人說,選擇中國女排這個主題,就已經決定了這部片子的起點不會低確實如此,片中所展現的女排精神很難不讓人動容,你一定會聽到來自自己或身旁觀衆的抽噎聲。

我看的那場,晚上十點結束,字幕旁邊在放往期女排比賽視頻,無人先行離場。

然而,這個主題也一定程度上成爲了《奪冠》的掣肘。瘋狂地輸出和煽情,剪得零零落落,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角色不夠飽滿......如同每一部“半命題式”電影,這樣的評價不在少數。

但如果說,讓我再選擇一遍,我可能還是會買票進入電影院。儘管有缺點,但這不妨礙我的感動,上的陳可辛,依然給我喪喪的人生帶來了前行的動力。

#以下涉及部分劇透#

開篇就很刺激,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帶領的美國隊與中國隊相遇,而中國隊的主教練正是她的老朋友——郎平青年時陪打教練,由兩人的目光交匯,揭開了女排三十年的沉浮。

時間回到80年代,被借調來女排隊的彭昱暢成爲了新的陪打教練,在這裏遇見了青年郎平,日後賽場上著名的“鐵榔頭”,此時卻連排球都摸不到——在深蹲負重100公斤前,教練不讓她上場。

80年代的中國女排,訓練很苦,條件很苦。當時美國等國家都已經開始使用計算機分析蒐集資料,但中國女排沒有,拿什麼和別人比?只有苦練。

怎麼苦練?

很多鏡頭看得不忍,千百萬次上億次的重複,跌倒了再爬起來,教練不會因爲你不行就停下,正如同場上對手不會因爲你弱就停止進攻。

看着看着都快恨上吳剛飾演的主教練,但理智上我又是知道這是必須的。不光因爲體育賽事的殘酷,更因爲在那個年代,體育賽事被寄託了太多。我們迫切地需要在國際上重新證明我們的形象。

當你站上賽場,你的輸贏就代表了國家的輸贏,誰又能掉以輕心?

正是在這樣的萬衆期待下,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開賽,中國隊與日本隊在決賽場上相遇,教練說的那句:“想想這是在什麼地方,要是輸了,你們後悔一輩子”,可能是對這場比賽意義的最好寫照。

重壓之下,才顯出之前艱苦訓練的意義。說一句“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今天”,真的不爲過。

而爲什麼一開始教練不讓郎平摸球,爲什麼對她們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也在這裏得到了回應和證明。

吳剛老師和青年郎平的這段戲,真的很動人。

正是因爲萬衆期待,正是因爲之前的訓練如此艱苦,當勝利來臨的時候,才更能讓人感受到這份精神的力量與可貴。

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便是80年代的女排精神。

這部《奪冠》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將80年代拼搏韌勁的女排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在於陳可辛在影片過半後,通過郎平之口拋出的那個問題:“爲什麼打球?”

2008年奧運會中國女排敗於美國女排,隨後,跌至低谷。當時已經53歲的郎平,回國接任的就是這樣一支球隊。

一上任,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許多現在我們熟知的名將,正是在那個時候被選入國家隊的。

相比前半段80年代的艱苦與沉重包袱,對新一代的女排,更多的刻畫在於她們的精神世界。

過去的女排打球,是爲了國家,爲了民族,爲了在國際賽場上爲中國人爭一口氣。而現在爲什麼打球?不是爲了自己的父母,是爲了自己。

看青年時期拼命訓練,在賽場上嶄露頭角的郎平確實感動,但是看到對着新一代女排說出:“我有責任幫助你們,好好享受體育本身”,“打出你們自己的排球”的郎平,則更加動容。

正是因爲郎平“從脖子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正是因爲她經歷了80年代的萬衆期待,經歷了08年的指責,這些話從她嘴裏說出,纔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震撼。

“爲什麼那麼在乎輸贏,是因爲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這句話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讓這部《奪冠》超越了“主旋律”影片一貫的集體主義和個人犧牲,更帶上了新時代來自內心的自信和從容。

從曾經“證明給別人看”,到“享受體育本身”,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女排精神的傳承與淬鍊呢?看到郎導說“我和你們在一起”,看到里約奧運會賽場上中國女排的團結拼搏,曾經那些姑娘們的身影,同樣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而“現在的我們,還需要女排精神嗎”這個問題,也自然得到了解答。

陳可辛導演選取了三場比賽,拍出了兩個時代的碰撞,但在銜接之間卻有些差強人意。敘事視角的模糊更是讓這部電影有了些許爭議。

“偉正光”的臺詞依然出現在片子的角角落落。尤其是影片前半段,看着吳剛飾演的主教練,我恍惚以爲自己在聽達康書記講話

但好在,劇中也有許多有趣的“小彩蛋”中和。比如“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彭昱暢和黃渤,兩人真的越長越像了......

訓練雖然艱苦,但也有歡樂的時候。

還有聽黃渤老師硬凹出的福建口音,很難不笑。

邊看電影邊感慨青年郎平真的長得太像了,演員白浪就是郎導的女兒。

影片中的郎導也不光是嚴肅冷靜,同樣也很可愛,會叫隊員們“寶寶”,會讓她們多去談戀愛。

而片中在此時微妙地給了一名助理教練鏡頭,因爲現實中魏秋月和助理教練袁靈犀真的談戀愛並結婚,甚至魏秋月因爲懷孕無法參與拍攝,同爲二傳的姚迪飾演她。

而在片中參演的女排隊員同樣表演出色,尤其是朱婷,好幾個高光鏡頭,大抵是情緒全是真情實感,所以才格外有渲染力吧。

因此回到最開頭,有人說《奪冠》只是過時的情感和瘋狂的輸出,我是不認同的。中國女排擔得起這樣的情感,也值得我們爲此落淚。更何況,影片的內容,也絕不僅限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