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記者從證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獲悉,證監會已正式批准短纖期貨於10月12日在鄭商所上市交易。

滌綸短纖(簡稱短纖)與PTA同屬聚酯產業鏈,PTA是短纖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將PTA和乙二醇(MEG)聚合後生成的聚酯(PET)在熔融狀態下,通過紡絲、拉伸並切斷後得到的短纖維就是短纖,生產一噸短纖需消耗0.86噸PTA和0.34噸乙二醇。短纖自20世紀70年代進入我國後,因其用途廣泛、價格較低的特點,市場規模得到迅速發展,至今已成爲紡織、服裝、家紡等行業的重要原材料。

按照不同的標準,短纖可以有多種分類。按照原料不同,可分爲原生短纖和再生短纖。原生短纖俗稱"大化纖",以PTA和乙二醇爲原料;再生短纖俗稱"小化纖",主要以回收的PET瓶片爲原料。按用途不同,短纖可分爲紡紗制線用、填充用和非織造用三大類。紡紗制線是短纖最主要的用途,包括棉紡和毛紡兩方面,最終用途基本在紡織品服裝行業。填充主要是以填充物的形式,用於家裝充填料和服裝保暖材料等,如牀上用品、棉服、沙發傢俱、毛絨玩具等的填充。非織造是短纖用途的延伸發展,近年來用量上升,如水刺無紡布主要應用在溼巾、醫療等領域,而土工布、革基布、油氈基布等主要用於工程領域。

據記者瞭解,即將在鄭商所上市的短纖期貨合約,其基準交割品爲目前市場上規模佔比最大的原生紡紗用短纖產品。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短纖生產國,近年來短纖產能和產量逐年增長。2019年,短纖產能爲758.5萬噸,產量爲615萬噸,其產能主要分佈在江蘇、福建、浙江等東部沿海省份。短纖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短纖消費國,短纖消費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我國短纖消費企業體量相對較小,但數量多達上萬家。

我國短纖國際貿易以出口爲主,2019年原生和再生短纖合計出口97.85萬噸,進口21.78萬噸。近幾年,東南亞地區憑藉勞動力優勢,正在積極發展紡織行業,對短纖等紡織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成爲國內短纖擴大出口的重要市場。

據行業人士介紹,近年來,受原料成本、供需結構變化、經濟運行週期、出口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短纖價格波動較頻繁。目前國內已經上市PTA和乙二醇期貨,聚酯產業企業可以利用PTA期貨和期權工具規避原料價格波動風險,但由於短纖期貨尚未上市,導致銷售端缺乏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上市短纖期貨的呼聲日益強烈。

市場人士表示,我國紡紗企業衆多,且大部分小而分散,應對短纖價格波動的工具不足。短纖市場容易在價格大幅波動時出現集中採購,產銷率有時達到200%、300%甚至更高,而價格平穩時則產銷率較低,僅有四五成,非常不利於產業企業穩定生產經營。上市短纖期貨,有利於提供遠期價格指導和風險管理工具,引導產業企業理性採購銷售,便於產業企業套期保值。上市短纖期貨,有利於完善聚酯產業鏈期貨品種體系,短纖生產企業可以同時規避原料和產品價格風險,鎖定加工利潤,滿足上下游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同時,短纖作爲紡織產業原料,可以與目前已上市的棉花和棉紗期貨形成聯動,進一步豐富紡織行業風險管理工具。因此,上市短纖期貨可以發揮品種的集聚效應,提高期貨市場服務聚酯產業和紡織產業的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內滌綸短纖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