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1644年到1911年,二百六十七年间,十二位皇帝,历史动态分为三个阶段,一、集中统一。二、唯我独尊。三、思想混乱、军队公办私营。

第一阶段,代表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前后,积极学习汉族文化,联合汉人;是集中统一,以少胜多阶段。

第二阶段是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阶段。封建时代被视为“龙”的帝王,需要神化自己,需要被臣下所神化,打扮成“圣哲多能,聪明天纵”,即“唯我独尊”。朝廷上下,揣摩帝王心理,望风承旨,结果蒙蔽了正气(人才),奸臣得以上下得心应手。弘历(乾隆)曾说“我大清朝乾纲坐揽,事无大小,何一不出自朕衷独断?”不承认在他治下有能臣,认为能臣是庸主的伴侣;不承认治下有奸臣,认为奸臣是昏君的伴侣。事实上每一个朝代的兴衰,就是用人的得失。

第三阶段就是慈禧时期,“思想混乱、军队公费私营。”慈禧一生经历咸丰皇帝(丈夫)、同治皇帝(儿子)、光绪皇帝(丈夫侄子),实际干政达五十年之久。在她那个时期,西方已出现工业革命,国力日益强盛。而中国的小农经济却拿不出钱来办大事。清朝末期又失去了民族文化自信。最终实权旁落。成也湘军(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取得胜利,延续了清朝政权;败也北洋(袁世凯的北洋军)——葬送清朝,窃取政权,结束了清朝统治。他们都是汉人,都有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军队。晚年的清朝多灾多难,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造反,西方列强入侵,严重地震撼了清朝江山,国人思想混乱,甚至认为是中国民族文化落后所致,抛弃根基,崇洋媚外。实际上是职业僵化(小农经济)、没有造就人才成长的土壤、人才的竞争机制,没有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看齐(知表不知里)。相反是西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大行其道,贪图虚无缥缈的享受,甚至有官员送八国联军锦旗。国力衰弱,皇帝成了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孤家寡人,只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外国人来了,逃;袁世凯称帝,避。拳头不能收紧,完全没有战斗力。而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遍地都是金银,大肆掠夺。自信的丧失,清朝的消亡,以致未年军阀混战,一盘散沙。连以后的冯玉祥的北京政变也同样易如反掌。

清朝未年的新政,崇洋媚外,彻底断送了清朝。

西方的私有、民主自由、西方的市场开放(无为而治)、西方的博爱……,那是华丽的外衣。现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全世界人民上了很好的一课,没有丝毫的伪装:就是唯美国利益第一。即使换了总统,也会是如此。提醒人们,国家利益第一,不忘根基,要有凝聚力;重视人才,重视技术;落后就要挨打。民族文化自信,我们就不会傍徨;居安思危,就不会停滞不前;尊重人才,才会步入世界前列。

附:

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12帝。

一,努尔哈赤(太祖),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极(太宗),年号天聪,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临(世祖),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烨(圣祖),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祯(世宗),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历(高宗),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绵宁(宣宗),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宁(文宗), 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载淳(穆宗),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载恬(德宗),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仪 ,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