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

新時代下,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面對許多問題感覺很無力,無所適從。

因爲,很多他們過去的經驗,猛然間就失靈了。

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們以前誰不是被父母打大的,還不都是好好的?現在的孩子怎麼就打不得罵不得,我都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了。

這就是家長教育經驗失靈的一種反應。

社會發展太快,許多環境和因素都大爲不同,父母需要學習與時俱進,而不是停留在過去裏。憑經驗教育孩子的時代,已經成爲了過去。

以前穩定是主流因素,現在變化纔是根本。以前,讓孩子聽話、不犯錯,家長就可以省心了。

現在,太聽話和不敢犯錯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擁有競爭力。因爲他們沒主見,畏首畏尾,失去了自我的獨特優勢和創造力,也失去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01

不要過度依賴經驗

在舊式的家庭教育裏,每個人的自我被嚴重忽略,紀律和榜樣的作用被無限放大。

一些家長不允許孩子犯錯誤,不允許孩子失敗,不允許孩子不完美。這在過去是可以省去許多麻煩的。

但是,現在行不通了。如果我們總是怕孩子犯錯,就會處處限制孩子的行爲與思維模式,設立條條框框甚至設置障礙。於是孩子變得謹小慎微、縮手縮腳,這隻會讓孩子的天地變得越來越小,扼殺了孩子天然的靈活性與創造力。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不允許孩子不聽話和堅持自己,這在過去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習慣了“聽話”的孩子,往往缺乏爲自己負責的能力。因爲他們的人生一直由別人來安排和決定的。一旦只給他們一個大的原則,而不明確地告訴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會手足無措、亂了方寸,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反而恐慌。

這些狀態說明,以前的許多教育經驗正在失靈。

不要用我們過去的經驗和標準來要求孩子。經驗的正確性是受時間、空間條件限制的,很多經驗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形成的,帶有標籤化和個人色彩的,有着許多侷限性。

雖然經驗可以讓我們在當前更有安全感,但是,過於依賴經驗反而容易使人墨守陳規,束手束腳,思維與行動失去了彈性。

而彈性和自由,恰恰是現代和未來社會最需要的東西。02

經驗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實的定義。

所謂的經驗,就是當一個事實發生後,你給這個事實下的一個定義。這個定義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敗;可能是收穫,也可能是失去;可能是值得的,也可能是不值得的。

經驗是主觀的,事實是客觀的。我們不能改變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定義這個事實。

比如,當一個問題出現時,我們如何看待問題,決定了問題發展的狀態與方向。

通常,人們看問題的方式總離不開這三個層面:

一、時間軸,分別指向過去和未來。

在一邊通往過去,一邊通往未來的時間軸裏,你是選擇過去還是未來?

二、價值軸,分別指向正向和負向。

在一端通往正面,一端通往負面的價值軸裏,你是選擇正向還是負向?

三、因果軸,分別指向原因和結果。

在一頭通往因,一頭指向果的因果軸裏,你是選擇因,還是選擇果?03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的歸因決定了我們的反應,也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

孩子今天的果,是父母過去的因。我們今天的因,又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果。

如果我們把孩子當成問題的製造者,如果我們把孩子當成問題的本身,我們就會不斷地在孩子身上錯誤地發力。而不是從問題的源頭上去改變。

此時,我們會把內心的想像當成事實,卻看不見真實的孩子。於是我們會更加嚴厲地苛責孩子,而孩子就會不斷產生更多的問題。

如果我們知道問題出在我們身上,當我們這樣歸因時,就會有意識地去改變我們這個“因”,從而改變孩子的“果”。 比如:

孩子變得叛逆,是因爲我們過去不夠尊重他們,忽略或壓抑了他們的感受,現在他們要開始尋找自我;

孩子喜歡撒謊,是因爲我對他過於苛責,他害怕承認錯誤會帶來嚴厲的責罰;

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爲我沒有及時幫助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幫他獲得好的學習體驗。

於是,父母就放下了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與苛責,內心坦然地接納孩子的種種表現,開始改變自己的情緒反應和行爲,從而引導孩子朝新的方向發展。04

當孩子表現不如意的時候,少問“爲什麼”

每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常常會問“爲什麼”。

比如說,孩子沒有按時寫作業。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說:“爲什麼不做作業?”或“你爲什麼不按時完成作業?”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很多父母會說:“你爲什麼考得這麼差?”

雖然,這樣做有時也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有效地避免問題,或讓問題得以及時糾正和解決。但其實,總是關注“爲什麼”,意味着我們看問題時,選擇了三個座標軸裏的“過去”“負面”和“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總是關注“爲什麼”,很容易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是誰的錯”和“爲什麼錯了”上面,並因此覺得事情很糟糕。

這就相當於把我們拉到了過去,陷入對原因的糾纏中,看到了更多負面的信息。於是,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指責或怨天尤人。

這樣一來,孩子就很容易學會了找藉口、逃避責任或怨天尤人。

例如,當你責問孩子“爲什麼成績這麼差”時,孩子可能會這樣回答:

老師今天出的題目太難了,大家都考不好。

今天考試的內容很偏,基本都是我不會的。

我考試的時候剛好肚子痛,上了好幾趟廁所。

外面太吵了,讓我沒有辦法專心做題。

這樣,孩子就回到了過去。他回到過去的目的,就是在爲自己找理由和藉口,來證明這樣一件事:

“我沒有錯,我是對的。”

既然“我是對的”,那麼這件事情的責任就不在我,而在於我之外的因素上。比如,他人、環境、意外,等等。

這時他內心的潛臺詞就是:這些因素都是我控制不了,所以,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事情。當我沒有能力改變的時候,我還需要去改變嗎?

這樣一來,他就陷入到問題框架中,不會再有能力去尋找方法。

如果你總是問孩子“爲什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在問題面前習慣性地去找藉口。當找藉口變成了孩子固化的一個行爲習慣,他的精力就不會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了。05

多問孩子“怎麼做”

上述那些情況,如果我們把“爲什麼“換成“怎麼做”,會怎樣呢?

關注“怎麼做”,其實是在座標軸上選擇了“未來”、“正向”和“結果”。於是,我們就讓孩子的思維也跟着換了一個方向。

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你可以問他:下一次要怎樣才能考好呢?

這樣,孩子的思維就被你帶到了“下一次”上。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可改變,而“下一次”是在還沒有發生的未來,充滿了許多可能性。這樣,孩子就有希望去尋找新的方法。

當孩子找到方法時,心中就會產生“我是有能力的”這樣的想法。既然“我是有能力的”,那麼我就能創造出好的結果。

遇到不如意的事時,那些把關注點放在“爲什麼”上的人,永遠會在過去中尋找答案,從而逃避現實和責任,甚至怨天尤人。

只有讓孩子把精力從“爲什麼”轉移到“怎麼做”上,孩子才能以積極、正向的心態去放眼未來,從而在未來中找到改變的方法,獲得更多的可能和更好的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