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圈子現在早已不像當年,品牌更多了、選擇更全了,成熟的市場之下,很多燒友沒有了當年的那股勁兒了,冷靜思考之下也逐漸遠離了衆多“智商稅”產品。森海、索尼等老品牌爲了保全市場,現在大力發展藍牙、降噪功能化的藍牙耳機,產品取向也儘可能朝着年輕化的發展。

那麼迴歸到有線耳機,難道定位只能停留在高端HiFi市場了?很顯然並不一定是,只不過普通用戶隨便在網上一搜都是幾千上萬的高價耳機,那麼非燒友一定都會望而卻步。如此一來,就約定俗成了“高價纔有好聲音,好東西都不便宜”的慣性思維。那麼本文的主角就是衝着打破這一傳統定論去的,TA就是來自茶樂音人Co-donguri入耳式耳機。不過由於其品牌過於小衆,我也是聽了朋友的推薦才得以入手。一般來說便宜塞能有1-2個亮點就很不容易,但這款確確實實有點東西,大家看下去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來自匠人大佬的背書

說到山岸亮,我想應該不少熟悉索尼音頻發展史的燒友一定會知道(暴露年紀了)。不知道的可以去搜索一下,沒聽過山岸亮老師未必還會沒聽過那些經典的耳塞作品,其中不乏殿堂級MDR-R10、經典王牌MDR-E484、甚至是首款耳塞MDR-E252都有這位匠人大佬之手。而在2009年離開索尼後的他,本着對優秀聲音的執着,在次年成立了音茶樂這個品牌。相比音茶樂走的日產高端HiFi定位,那麼本文的茶樂音人更像是中端品質抄底售價的攪局者了。

產品名Co-donguri中文翻譯名應爲“Co-冬菇力”,其外形與十倍差價的Donguri-楓較爲相似。其目前在售的四款,從左至右分別是靛藍2.5mm 平衡口、聲納黑4.4mm平衡口和3.5mm單端的波爾多紅與聲納黑兩款。單單從這樣的接口配置來看,Co-冬菇力顯然就是衝着HiFi市場去的,並且有衆多音茶樂高端機型和山岸亮大佬的背書,三四百的定價就算不和自家品牌相比,依然極具競爭力。當然小衆化可以說是其目前最大的絆腳石,國內市場似乎也只能從代理商那邊入手,缺乏一定影響力妥妥的影響了成爲爆款的原因。

因爲之前是在朋友那邊試聽,所以不參與開箱的過程,直到自己上手才知道,什麼叫做“錢都(zhi)花在刀刃上”了。可以這麼說想要有儀式感的,這個價格區間選擇國產塞會更好,Co-冬菇力只是服務好欣賞TA聲音的用戶。不過別急着吐槽,亮點其實還是有的。唯一機內配件的入耳膠套,我想眼尖的大佬已經在包裝盒上看到Final Audio的字樣,算上預裝的一個,三對齒輪套就要值一百多了。對於山岸亮老師來說可能是爲了聲音的包裝,但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還是算進一步提高了性價比,去彌補包裝上的驚喜不足吧。

雖然我也沒有機會接觸音茶樂,但我還是知道高端音茶樂出於MIJ的匠人國產,低端茶樂音人則爲泰國生產。這點有木有和當年的索尼產品線很像?Co-冬菇力的腔體造型非常的中規中矩,但上手後還是可以明顯感知其不錯的做工。當然這樣中庸的造型就比較容易實現直插和掛耳兩種佩戴方式,這裏我比較推薦掛耳方式。線材方面不算太細,整體手感偏滑,硬中帶軟,較有韌性,通過兩側線纜的顏色不同,方便區分左右實現佩戴(也可以摸L側的盲點)。顏色和接口無法兩全

對於可換線的大背景,茶樂音人似乎更只喜歡做自己,就連高端系列的音茶樂也不換線,也就可以判斷出不換線是品牌調性,而非低端系列的功能閹割。這點難道不值得點贊嗎?

雖然Co-冬菇力提供了三款配色,但分佈並不全面,就比如我非常喜歡這款波爾多紅配色,但其只有3.5mm接口的選擇。先說說單端初聽的感受吧,聲音整體均衡,方向很正,大盤的話屬於中盤稍稍偏上,出乎意料的好聽。在這個價位不能說無敵,只因爲可選的風格確實有很多,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其就是真正的HiFi(高保真)而非高價發燒。

另一個值得說道說道的是,Co-冬菇力使用上了音茶樂的獨家專利技術龍捲風均衡器(Tornado equalizer),參考我開箱的第二張圖上面的圖示,其主要就是爲了改善高頻與超高頻的細節表現,強化了高頻泛音的實際還原。這也成就了Co-冬菇力僅用10mm單動圈就做出“小腔體大表現”細膩度提升,這算是高階型號的技術下放,再一次加強了性價比?無須換線暢玩平衡端

老實說3.5mm單端玩到後來都會膩,其實雙端也是如此。對於Co-冬菇力這兩種版本,我並不會一味的推崇大家都上平衡口,就我實際的使用而言,3.5mm的顯然更加耐聽。

當然也有很多人就是從3.5mm玩過來的,所以我自然要評價一下Co-冬菇力的兩款平衡口的實際表現了。更好出聲(音量大)肯定是平衡口自帶的物理增益優勢,提高2檔音量還是妥妥的,不過Co-冬菇力本身也就18歐的阻抗,怎麼樣出聲都是無壓力的。

拿任意一首人聲歌曲來對比,人聲表現雙端均比單端優秀許多,中頻解析力很高,情感還原更自然,與此同時齒音也有所加強。試聽蔡琴的《渡口》,Co-冬菇力展現出不俗的女毒功力,人聲厚度適中更加貼耳,聲音密度小超不少千元以上的塞子不在話下。相對偏暖的音色,營造出不俗的氛圍感,讓聆聽起來婉婉而動聽。我也試了不少日韓歌曲,總結一下其在ACG、抒情歌的表現更要優於低頻較多的搖滾、金屬甚至是電音曲目。

換到有高有低的交響樂,聽起來Co-冬菇力的低頻還是有所抑制,不過並不大。單端上分離度沒有雙端那麼明顯,所以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總體來說彈性較好,幅度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多。那麼如此犀利的雙端表現,沉着冷靜的高素質,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款出自日本音頻大佬之手,售價甚至還不足主流雙端市場的一半都不到。就讓小而繼續美下去

原本我以爲這四條中只保留一條,但現在想了想不同選擇味道的不同,故打消了那個想法。畢竟不是人人都要完完全全的細節還原,耐聽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這裏也並不是說Co-冬菇力的雙端不耐聽了,只是相對而言)。如果是推薦的話,因爲大家肯定都有單端塞,所以只買一個的話,我想4.4mm版本應該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入門級試水塞,自然四選一的話,我還是會選擇這個4.4版本(可惜了顏色)。

如果你還看到現在,應該就會相信我說這個品牌名稱如此拗口的小衆品牌,會如此的與衆不同了吧。當然不看好這款原因也是大環境帶來的,現在消費者們都被養刁了,要換線、要定製、要顏值,似乎更高端的音茶樂也給不了咱們。或許,這也就是日本匠人給大家留下來的那份遺憾之美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