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東滅六國氣吞山河,爲何修建萬里長城,難道還怕匈奴騎兵?

秦始皇之所以修建萬里長城,並不是因爲國力空虛,懼怕匈奴,相反統一六國之後的秦始皇豪情萬丈,秦軍戰意驚人。修建萬里長城是古代中國中原農業經濟與北方遊牧經濟的天然矛盾所導致。農業經濟需要的安定和平環境與遊牧民族飄忽無定、襲擾掠奪不相稱,秦始皇爲了固邊安民、主動防禦、移民開發北境、促進文化交流等原因,修建了邊地萬里長城。

1.化短爲長,鞏固邊防:秦始皇深知自己軍事力量強大,不怕陣地戰,就怕游擊戰

統一六國之後的秦始皇及其秦軍,已經在中原地區打出了威風和士氣,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對手。對匈奴的態度並沒有怯戰的意思,憑藉力量完全可以一舉擊敗匈奴,但是擊敗匈奴卻不能征服匈奴和佔有匈奴,更無法改變匈奴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的習性。因此,秦始皇採取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秦軍跟匈奴軍隊相比屬於百戰之師,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各個兵種之間配合有序,對大規模集團軍作戰十分在行。但缺點是靈活性和機動性比較差,且受到地形條件的限制,對於長途奔襲、分散作戰來說,供給保障都存在困難。反觀匈奴騎兵,優勢和劣勢正好和秦軍對調,他們的武器和裝備比較落後,同時沒有多兵種的配合,但是靈活性比較高,長於長途奔襲,出沒無常,分散作戰,小勝即歸。

針對秦軍和匈奴的作戰特點,秦始皇便以秦、趙、燕三國的舊長城爲基礎進行修葺。萬里長城可以作爲屏障,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匈奴騎兵的活動,化短爲長,積極防禦。萬里長城有自己的預警和作戰系統,往往匈奴還未靠近邊境,便有優勢兵力集中在戰略主攻方向。所以,在整個秦朝,匈奴始終沒有敢派兵入境,這跟萬里長城的修建密不可分。

2. 保障進攻,鞏固勝利:蒙恬之所以能夠大敗匈奴,秦軍強大之外,長城的作用不能忽略

蒙恬大敗匈奴,青史留名。分析其戰果,一方面是秦軍的強大和作戰指揮的藝術,另外一方面便是跟他按照秦始皇的指示認真修建長城有關。如果秦國與匈奴的邊境沒有長城的屏蔽,秦軍再強大,也要陷入處處分兵防守的境地。即便能夠獲得小的戰果,但始終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戰略進攻。

秦始皇讓蒙恬修建了長城之後,便可以最大限度上防禦匈奴的小規模擾亂和周旋,保障了秦軍側翼的安全。蒙恬能夠集中數十萬大軍,對匈奴發起戰略攻勢,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一舉收復河南,奪得陰山,狠狠打擊了匈奴。

匈奴喫了敗仗之後,又因長城處處掩護,無隙可乘,便被迫退到了陰山以北。蒙恬趁機鞏固戰果,不但將原來的舊長城連接起來,又開始了第二次大修長城,終成“萬里”,鞏固了勝利果實。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大修長城,不僅是戰略防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進攻,鞏固勝利的重要手段。

3.建設邊疆,加強交流:長城沿線的一座座城鎮與移民,是秦始皇的“西部大開發”

萬里長城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單純的夯土、磚石圍牆。長城有固定的亭、隧、墩臺、城障和較大的城址。這些固定的軍事設施有些是軍隊專用,有些則是“移民城市”。根據統計,秦始皇在萬里長城沿線共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12郡44縣,從中原腹地往北境人煙稀少之地大量移民。個別郡的轄區甚至超出長城邊界,但是在長城的庇護下,人民安居樂業,土地得到開發,生產得到發展,長城沿線地區成爲新的經濟繁榮區。

秦始皇修建長城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爲農業經濟和遊牧經濟的分界線,農耕和遊牧的戰爭只是文化交融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文化互補和民族融合。在長城沿線,農耕人和遊牧人和平往來,相互學習彼此的技術和文化,相互補充和強化,這爲後來數百年漢胡文化的融合增添了 生命活力,構成了“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強大動力源泉。

在某種更爲廣闊的文化意義上來說,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讓農耕和遊牧兩大經濟體保持了一種難得的平衡和交融。換句話說,中華文明就是農耕人和遊牧人共同創造,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功不可沒。

概而言之,秦始皇修長城,目的有三:其一,化短爲長,鞏固邊防,對匈奴採取戰略防禦,維修原秦、趙、燕三國邊地長城,並新修部分相互連接,萬里長城成爲秦朝屏障;其二,保障進攻,鞏固勝利,派大將蒙恬分兵守衛,以長城爲掩護集中優勢兵力,在戰略方向上打擊匈奴,令其無隙可乘,保障側翼;其三,建設邊疆,加強交流,長城沿線設置12郡44縣,大批移民進行開發和生產,同時作爲農業和遊牧分界線,促進文化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