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给小孩喝牛奶是相当普遍的,不过喝牛奶的注意事项还是挺多的。下面小辰带大家看下平时容易被忽视的几点注意事项。

1.牛奶不能高温长煮

有的宝妈总担心牛奶感染上了病菌,在给婴幼儿煮牛奶的时候,把煮奶的时候拉长,觉得这样更稳妥一些,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牛奶是富含的蛋白质,在不断的加热过程中,出现一些改变。如果牛奶的温度在60-62℃的时候,会有少许的脱水问题,这就让蛋白质出现了改变。还有,煮牛奶的时间如果太长,它的成分含有的容易波动的磷酸盐会成为中性磷酸盐,对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带来影响。

还有,牛奶在高温中煮过长时间,导致牛奶内的乳糖出现分解,转化为少量的甲酸,此时,牛奶的色泽变成褐色,口味变酸。可馨育儿说,特别是使用文火煮奶过长的时间,牛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素成分易被空气氧化而受到破坏,营养价值大大下降,孩子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对其生长发育带来影响。

Tips:宝妈该如何煮牛奶呢?

给婴幼儿煮牛奶时,最好使用旺火煮牛奶,等到牛奶煮开时,马上关火,等到落滚以后,再开火继续加热,反复如此进行3次。这样既避免了高温长煮,又能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还能让牛奶中的病原菌无处藏身。

2.煮牛奶的时候不能添糖

有些宝妈给婴幼儿煮牛奶的时候,不忘加入一些糖进去,觉得有甜味的牛奶,宝宝更爱喝,可高效利用其蛋白质。事实上,这样的举动会让牛奶的营养价值受到损害。有关科学研究表明,牛奶与糖在一起煮,前者含有的赖氨酸和后者的蔗糖混合成一种称为果糖氨基酸的化合物。它不但不会被婴幼儿的机体所利用,反而会生成一种名为梅德反应的毒物,对婴幼儿的肝脏和肾脏带来风险和伤害。还会让牛奶的中钙质大量流失,从而让牛奶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3.牛奶过浓

根据相关实验发现,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之多,越浓的牛奶,钠含量就越高。所以喝了牛奶以后,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血钠浓度升高,使孩子出现便秘、血压上升的情况,严重的还会抽搐、昏迷,从长远来看,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

4.小火煮奶

如果煮的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使牛奶中的维生素受到氧化而被破坏掉,所以煮牛奶一定要大火,这样一来能够迅速杀灭细菌,二来还能够让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5.加了果汁的牛奶

一般来说,小宝宝可以在4个月初加果汁。起初,果汁的添加量很小。因此,有些妈妈在牛奶中加入少量果汁,让宝宝一起喝,这是不科学的。牛奶中80%的蛋白质是酪蛋白。酸性水果,如橘子和柠檬,含有柠檬酸。酪蛋白和柠檬酸一旦结合,就会发生冷凝,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 给妈咪支招:给宝宝加点果汁时,妈妈不应该偷懒,最好一次给宝宝喂一茶匙。它不仅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还能帮助宝宝尽快适应用勺子吃饭。

6.不补充水分

很多的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喝了牛奶,就等于是补充了水分,所以不会额外再给孩子喝水。其实,牛奶中的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以及钙、磷、钠等矿物质含量太高,这类物质会消耗体内的大量水分,让孩子出现上火的情况,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多喝水。

7.睡觉之前不喝奶

在睡觉之前喝一杯牛奶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孩子睡着以后,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会产生很多的生长激素,牛奶中的钙制品到孩子身体里面,能够加速骨骼生长,有利于孩子长个。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尿床而不让她在睡觉之前喝牛奶,这样其实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以上就是在喂牛奶的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误区,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要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您的转发与收藏,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