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初期,雖然國民黨軍隊占人數和武器上的優勢,算先對我軍動手。

不過開戰之初,蔣介石的中央軍並沒取得多少戰績,反而傅作義帶着他的雜牌軍屢次以少勝多,還因爲佔領張家口,得到了一枚國光勳章。

今天要說的這場戰役,爆發於張家口戰役前沒多久,此戰傅作義擊敗了我軍兩大元帥,戰後得意洋洋寫了一封信給我軍炫耀,此戰就是大同集寧戰役。

解放戰爭爆發後,對於晉察冀軍區的進攻方向,毛大大曾經希望先打平漢戰役,再打太原、大同外的敵人據點,最後再奪取太原和大同。

而晉察冀軍區領導人聶帥卻想先在晉北打出局面,希望能先打下大同,把晉綏軍區和晉察冀軍區連接起來,因爲,大同剛好橫亙在這兩塊根據地之間,所以這個戰略方向也是可取的。聶帥再三向軍委請示後,得到了同意攻打大同的計劃。

1946年6,7月間,解放軍切斷了大同和太原之間的聯繫,讓大同的敵軍陷入了孤立。當時駐守大同的是閻錫山的第八集團軍,最高頭目是第8集團軍副總司令楚溪春,兵力總共1.9萬餘人。

敵軍爲了堅守大同,在外圍築起了12米高的城牆,並且築有高、中、低三層堡壘。城牆內外密密麻麻,碉堡一大堆,防禦體系非常堅固。

7月20日,晉察冀軍區出動了10個團的兵力,開始對大同外圍敵軍的作戰,可是打了一個多月,才艱難地把外圍清掃乾淨,一直到9月4日,我軍和大同守軍還是一直僵持着,如果沒有援軍,大同遲早攻陷。

我們知道,山西是閻錫山的地盤,和傅作義沒什麼關係,傅作義是怎麼摻和到這場戰爭裏面去的呢?

當時,閻錫山在太原,抽不出兵力過來。於是閻錫山向蔣介石求援,最後蔣介石一看傅作義的部隊就在附近。於是,蔣介石又給傅作義發了支援信號。

雖然閻錫山曾經是傅作義的老上司,可是沒有好處傅作義也不想動,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出兵不是那麼容易的。

後來蔣介石答應他,大同救下來就給他,所以傅作義動力十足,制定了一個圍魏救趙的計劃,把進攻的重點放在了集寧。

傅作義出動了安春山的三十五軍3個師、董其武的暫編第三軍2個師和4個騎兵縱隊,一共三萬多人的兵力浩浩蕩蕩的就出發了。

爲了防止泄密,傅作義改了通訊密碼,並要求所有軍官不許回家,因此行動很保密,讓我軍未能及時獲得敵軍動向和判斷出敵人的意圖,結果被傅作義援軍突破了陣地,直撲集寧。

因此,大同戰役的重心,從大同轉移到了集寧。大同戰役的指揮官,我軍是賀帥與聶帥,前線指揮官則是張宗遜,傅作義撲到集寧後,我軍同樣意識到了集寧的重要性,並順勢採取圍點打援計劃,圍困大同,打傅作義的援軍。

圍點打援,這個計劃雖然很好,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失誤。戰役期間,傅作義又調來了35軍101師前來支援,101師師長郭景雲,是傅作義旗下一員猛將,戰鬥力非常強。

因此,在前線指揮戰鬥的張宗遜調走了大部分主力去打增援部隊,結果未能全殲敵軍101師,又讓城內守軍有了喘息的機會,失去了全殲的時機。

而解放軍戰士,因爲連續不斷的往返調動而非常疲勞,再加上我軍戰士們已經鏖戰了好幾個晝夜,精神不太好,因此再攻打下去也難獲得戰果,於是只能被迫放棄集寧,向其他地方轉移。而大同也因爲傅作義主力的靠近面臨着腹背夾擊,只能撤退。

大同集寧戰役打了一個半月,未能攻城,再加上打援不力,反而讓傅作義站住了腳,隨後傅作義順勢又攻佔了張家口。

戰後,傅作義一興奮,給毛大大寫了一封信炫耀,說擊斃了我軍2萬多士兵。不過我軍並沒有因此戰失利而喪氣,朱總叫人將這封信複製發給下面的將領們看,激勵他們知恥而後勇。兩年後,我軍一雪前恥,平津戰役,喫掉了傅作義的王牌35軍,逼得傅作義起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