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9月29日電 (記者 孫虹)始建於唐朝的福建泉州“泉山門”29日晚間被“點亮”。在沉寂多年後,重新走進公衆視野的古城門,激活了“海絲”起點的城市記憶。

在當晚舉行的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上,二十四節令鼓震撼開場,凸顯出城門的古樸厚重;閩南童謠聲聲入耳,詮釋了泉州方言的獨特魅力;《泉州講古》主講人楊江東、王培煥爲帶來《圓仙夢》《較角嬸》等精彩故事,博得現場觀衆陣陣喝彩。

“溫陵之有北樓,猶武昌之有南樓也。”南宋詩人王十朋在《重修北樓記》中寫道的“北樓”,便是位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的泉山門。與一般的閩南紅磚白石建築不同,泉山門牆體採用青磚壘砌,搭配仿古灰瓦,唐風古韻,宏偉壯觀,在泉州城門中獨樹一幟。

3D光影映射在泉山門上。 孫虹 攝

城門,是一座城的標誌。自唐代以來,泉州城垣歷經故城、子城、衙城、羅城、新羅城5個時期,各時期都築有城門,至今仍有許多遺址留存,成爲泉州城市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和傳承閩南文化、海絲文化的重要載體。

爲了更好地發掘城門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泉州文旅集團對泉山門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在此基礎上,泉州古城辦、泉州文旅集團、泉州廣播電視臺攜手打造潤物無聲公益空間,以泉山門爲天然舞臺,引入閩南語頻道品牌欄目《泉州講古》,述說傳承千年的“海絲”故事。

作爲閩南僑鄉流傳久遠的民間口頭文學形式,泉州講古深受當地民衆和海外泉州籍華僑華人的喜愛。數百年來,泉州講古承載着閩南文化、民間文學的聚合和傳播,所流傳的故事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操。

《泉州講古·城門系列》將定期在泉山門進行節目錄制。 孫虹 攝

在泉州古城辦主任、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李伯羣看來,閩南文化是需要‘品’的文化,需要走近、需要講解。他希望藉助泉山門這個平臺,把“海絲”的故事、閩南的故事講得更好、更精彩,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此外,泉山門“泉州講古”擂臺賽也於此間正式啓動。今後,主辦方將定期在泉山門進行《泉州講古·城門系列》節目錄制,市民及遊客可前來圍觀,與講古人進行互動。(完)

【編輯:張燕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