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二戰初期,美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甚至還大量向日本出售軍用物資,大發戰爭財。特別是石油,僅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941年前三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就比上年增加了131%。所以說,二戰前期,號稱中立的美國,爲了一己私利,不斷向資源匱乏的日本大量提供軍工物資,實有幫兇之嫌。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對日奉行綏靖政策,目的就是引誘日本進攻強大的蘇聯,然後坐收漁翁之利。但日本卻不懂事,在諾門罕受挫後,轉而進攻法屬印度支那南部。

日本的“不聽話”行爲激怒了美國,開始對其實行石油禁運。沒有石油,日本的戰爭機器將難以爲繼。於是日本人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美國才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後的二戰進程中,美國並沒有立刻向轟炸珍珠港的日本展開報復,反而對德國展開進攻,搞起了所謂的”先歐後亞”,這是爲什麼呢?

(偷襲珍珠港)

一、“先歐後亞”是美國既定的戰略方針。

其實早在日本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之前,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就已經出爐了。美國之所以遲遲不參戰,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想老牌帝國之間相互廝殺消耗,自己成爲新的世界霸主。

想要爭奪世界霸主的寶座,就必須控制歐洲。因爲自工業革命之後,歐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如果英法德等歐洲老牌帝國不衰落,美國很難崛起。特別是一戰時,美國就曾對掌控世界霸權躍躍欲試,結果在實力依然強大的英法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返回北美,等待機會捲土重來。

二戰的爆發讓美國欣喜若狂,當時抵制美國稱霸的英法自顧不暇,法國在德國鐵蹄下早早投降,英國也被炸得垂頭喪氣,只得向美國低下了高傲的頭。1941年8月14日的《大西洋憲章》,就是英美世界霸權交接的標誌性事件,而爲了順利上位世界霸主,首秀出場擺平歐洲問題是當務之急。

(二戰中的美軍)

二、打德國利於儘快結束戰爭。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在德意日軸心國體系中,德國無疑是最具威脅的強大對手,1941年底時,德國的武器生產排名世界第一,加上它佔領歐洲領土、資源,可以說後勁十足,潛力巨大。

而日本由於本土資源匱乏,不僅工業實力不足爲懼,其主力軍隊還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已經沒有什麼威脅可言。當務之急,解決歐洲問題刻不容緩。

如果美軍直接展開報復攻擊日本,那麼就要面臨消耗巨大的奪島戰。等到擊敗日本,最少得花兩年時間。與此同時德軍憑藉強大的工業,繼續向英蘇展開瘋狂的進攻。一旦英蘇任何一方戰敗,那麼德國將更加難以降服。因此美國要趁英俄尚有實力時,首先對付德國,以避免美軍單打獨鬥的更大損失。

(宋美齡舊照)

三、籠絡歐洲盟國的需要。

當時,中國軍隊正在與日軍的血戰中苦苦支撐,美國向日本宣戰後,以蔣中正爲首的國民政府主張美國“先亞後歐”,以解日軍之患。爲了達到目標,他還命時任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熊式輝,在太平洋作戰會議上提交提案,希望盟國改變先解決德國再解決日本的戰略方針。

1942年底,蔣中正又特意指示宋美齡,出訪美國尋求支持,反對“先歐後亞”戰略。爲此,宋美齡通過演講來宣揚日本的擴張野心,並在舊金山記者招待會上提到珍珠港日本對美國的暴行,是美國自墨西哥戰爭以來受到的第一次攻擊。

雖然宋美齡的宣傳,在美國民衆中引起很大共鳴,但美國政府還是認爲,當時世界處於領導地位的仍是美英蘇三國。英國被德國重重封鎖,已經物資短缺行將崩潰,而蘇聯獨擋納粹百萬大軍,也損失慘重。兩個盟友都急需解圍,拉他們一把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就連泰晤士報都說,擊敗德國意味着盟軍開始走向勝利,在這一點上美英蘇三國觀點完全相同。所以即使是爲了籠絡兩個盟友,爲勝利後主導世界秩序做準備,美國也會首先解歐洲之圍。

還有一點,就是德國封鎖了美國和歐洲的貿易往來,對美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先打德國,儘快恢復歐美貿易,從經濟層面來說對美國更划算。

(參考資料:《二戰中美國爲何採取"先歐後亞"戰略——兼論"先歐後亞"戰略對中國戰場的影響》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