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珙縣多名教師反映合理申請跨縣調動被拒,官方:望顧大局)

近期,四川宜賓市珙縣有多名教師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珙縣拒絕爲服務期已滿的教師辦理跨縣調動手續。其後,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此類訴求統一答覆稱,秋期開學該縣仍缺編教師207名,希望他們講政治、顧大局,講規矩、守法紀,守初心、擔使命,安心從教、潛心育人。

有教師介紹,本人在珙縣偏遠山區已從教7年,5年服務期早已滿,工作認真負責,服從安排,遵紀守法。工作地點離家很遠,家中父母年邁多病,孩子尚小。與家人聚少離多,不能陪伴孝敬父母,不能陪伴教育孩子。去年7月和今年6月分別向珙縣教育局提交了調動申請和調動審批表,今年6月20日參加了宜賓市翠屏區教育與體育局組織的2020年面向全國公開選調在編在職教師的考試併成功進入面試,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被錄取。商調函於7月24日交往珙縣教育局,可教育局讓等候通知。8月18日,終於等到了珙縣教育局的通知,但通知的不是讓我們去辦理調動手續,而是一律不辦理調動手續的通知。

還有教師反映,自己是珙縣的一名在編教師,2015年1月考入珙縣,在崗期間兢兢業業爲珙縣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至今已超過了5年服務期限。2019年披荊斬棘通過了敘州區編制內教師選調考試,樂呵着往後能夠在父母身邊儘儘孝道,作爲母親儘儘管教子女的責任,然而當自己準備去辦理調動手續的時候被告知沒有提前交調動申請表,不予辦理,讓2020年秋期按程序再來辦理。於是,在2020年6月其按教育局的要求在網上填寫了調動問卷調查表,也向教育局提交了調動申請表、申請書和商調函等一系列資料。然而,經過2個月的等待,等來的卻是“禁止”教師縣外調動,美其名曰災後重建需要不準調動,實則是強留。同樣在進行災後重建的長寧縣卻同意了教師的調動。

這名教師指出,相較其他區縣的人性化管理,珙縣不顧教師權益,一門心思想着如何把老師圈起來,與其這樣不如多制定相關政策,提高待遇吸引優秀人才迴流來珙縣教書育人,而不是用這種強制手段“禁止”教師的正向流動。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類似近10條留言統一答覆到,反映的問題收悉,該局高度重視,認真核實,現作回覆。

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根據《四川省幹部調配工作規定》(川人發〔1991〕9號)第十三條、第二十二條等有關規定,調動幹部時,應先由調出、調入單位進行協商,一般應在徵求被調人意見後,按幹部管理權限報其主管部門審覈批准,開展有序流動,確保調出調入單位工作正常開展。

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今年,珙縣教育正處關鍵期節點上,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正在勠力同心、衆志成城,補辦學基礎的較弱短板,搶“6.17”地震的災後重建,戰新冠肺炎的風險疫情,提教育質量的品質位次,特別是今年10月將接受國家對四川省全省全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檢查。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省2020年事業單位第一次公招教師時間較往年延後,補充新教師的時間將延遲,正值2020年秋期開學,該縣仍缺編教師207名(其中中小學教師93名)。因此,珙縣的教育事業和珙縣的孩子需要你們,希望你們講政治、顧大局,講規矩、守法紀,守初心、擔使命,安心從教、潛心育人,與珙縣廣大教師和人民一起共克困難。在此期間,我們將針對教師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研究,創造條件,真誠服務,全力保障。

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回覆最後稱,再次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珙縣教育事業的奉獻,珙縣的教育事業也離不開你們的支持,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的支持珙縣的教育工作、關愛珙縣的孩子們!

9月3日,珙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在面對類似問題反映時指出,今年10月珙縣將接受國家對四川省全省全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檢查,“正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建功立業的攻堅期,實現人生理想的機遇期,回報社會的關鍵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化成雨_NBJ11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