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基本上每年都會遇到一些想要學習心理學的、年輕的朋友,而每次遇到我都會跟他們說“你現在只要專心做好自己當下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心理學的東西暫時先不要接觸太多”。

“人家明明有興趣,爲什麼要阻止人家呢?”

確實,興趣有時候是比較好的老師,但是很多朋友總是生活在一種“非常快”的狀態裏,可“現實”這個東西,它需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的約束,而其中的一個約束就是“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只能先去鋪墊、加速鋪墊完成,而不可能跳過這個過程”。

對於接觸過心理學或哲學的朋友,應該能夠明白“雖然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我們各有各的特點、各自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句話。

沒錯,就好像這個世界裏存在着各種口味,但你喜歡甜的,他卻喜歡鹹的、就好像各式各樣的對錯在當下都能講得通,可你覺得尊重對方的選擇是對,他覺得“明顯錯誤的考慮,就要極力制止”纔是對、就好像對“喜歡”的解讀有千萬種,而你選擇將“對你好”當喜歡,他選擇將“聽我的話”當真愛、就好像……

不過,這也只能說明我們確實擁有屬於自己的特點、確實擁有自己的世界,但若直接與“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畫上等號,還是略有欠缺的。

只是如果我們稍微細心一些、稍微較真一些,那也就會輕易的發現,會有另外一些東西伴隨着我們與他人的不同出現。比如,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在進行着同化與反同化。

世界包容了各種口味、對錯與標準,我們從中選擇了一些用以構建屬於自己的世界,並逐漸將其演化爲自己的特點,這使我們變得在某些方面確實與他人類似,但同時也存在與他人不同的時候。

這當然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不過在遭遇不同的時候,比如豆腐腦的甜鹹之爭、關於什麼纔是喜歡的辯論,以及被人誤解、指責或否定時的自我辯解,其實都在進行着以“證明我是對的”、“我希望你認同我”、“我希望你能和我一樣這麼看”爲目的的精神與心理層面的鬥爭。而本質,其實就是“我不想改變,所以你得適應我”與“你的對錯?你的對錯怎麼可能比我的標準更優秀”。

那你說,這是不是隻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所以纔不遺餘力的去捍衛自己的世界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們與他人相同的部分,對於一部人來說也是不同、與他人不同的部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也是相同。就好比,我們偏愛甜口,這對於喜歡鹹味兒的人來說就是不同,可世界上也有喜歡甜口的,我們便與他們同類。所以,到底我們是相同,還是不同,有時候真的只能說“集相同與不同一體”。

而其實,這樣細微的差別與同化和反同化你不僅能從過往的經歷中尋得,也會在每天、每天與每天的重複中看到。當然了,你並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畢竟從小到大就是生活在這種不同中、畢竟即便不去做研究,也能輕易的想到諸如“經歷不同,所以人與人才不同”、“有些東西是我們的基因決定的,這基因也是千差萬別”、“這有什麼奇怪的,不同纔是正常的啊”等解釋。

我也覺得這些解釋是對的,但同時我也覺得這些解釋仍有些不夠充分。

雖然我們頭頂同一片天空,可卻各自擁有各自的小世界、雖然我們從小到大的經歷從本質上來說均是“喜怒哀樂”,可卻也依舊因爲種種原因而衍生出與他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不同。

我想沒有誰會否定這種不同與特性,可很多時候我們也還是會使用類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爲什麼你不可以”這樣的話,就好像“我知道的東西,並沒有對我產生多少影響”一樣。

“知道的再多,如果對自己沒有任何積極影響,那要它們有何用呢?”

這個問題,我們稍後再聊,因爲我覺得這句話背後的一些東西更值得我們思考。比如,誰都能想到,之所以說出來這句話,是因爲在這些朋友的認知中“自己的孩子在心智、能力等方面並不比別人差,家裏人也沒有虧待他,他理應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纔對,可爲什麼成績那麼不理想呢”。

現實中可以完全確定的東西並不多,但數學可以算是其中之一。而這樣的想法就好比是在說,世界上確實存在着一種客觀的公式,只要滿足心智、能力均沒有問題,自己也還算用心,以及家裏人沒有虧待他這三個條件,那就必然會導出“學習成績還不錯”的結果。

但是現實中是否如此呢?

現實中並沒有這樣便宜的公式,因爲影響因素還是很多的。不過在這裏我們並不是在探討學習問題,而是想要把它與爲什麼同一片天空下我們卻不怎麼相同、爲什麼裝了很多道理,道理卻不怎麼影響我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探討。

當然,有朋友可能就會說了,“這不是三個問題嗎,一點聯繫都沒有,怎麼能放一起呢”。

誠然,它們確實是三個不同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深層次卻有一個共同點。

基因的不同決定了我們外在的不同,這個不能人爲干預,可內在卻並不是由先天決定的,它與後天有非常緊密的關係,而現實生活中諸多樣貌一致、性格卻不同的雙胞胎、多胞胎例子,其實也在告訴我們,外在由基因決定,這誰都干預不了,但內在卻充滿了可能性,或者說異常自由,可以成長爲任何樣子;

儲存在記憶裏的道理,雖然已經被我們知曉、明白、瞭解並懂得了,但是它們僅僅存在於精神、心理層面,並因爲精神與心理層面確實非常自由,做個白日夢就能夢到諸多現實中發生不了的東西,所以與夢類似的模擬思考能力,讓我們對這些抽象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理解能力,可在現實中呢,單單瞭解、懂得,不代表能做到,因爲現實要求的是我們確實熟練掌握了;

這也就到了第三個層面,現實中有沒有一些公式。要說沒有肯定不現實,但就像剛剛提到的基因決定樣貌一樣,無論我們是否遵守這些公式,它們都必然存在、必然按照自己的規律運作,是比較刻板的;但精神和心理世界呢,也如剛剛所說的一樣非常自由、可以模擬或想象出無數的狀況,就可能會出現腦海中已經模擬的很透徹了,可現實中依舊不去這麼做、做到不熟練的狀況。

其實類似的狀況也還有很多,但核心始終都是“客觀世界是非常現實的,並且也只按照客觀規律去發展;精神與心理世界異常的自由,不受規律約束,充滿了可能性”,而刻板與自由必然也會帶來一些矛盾,並在矛盾的基礎上誕生:因爲滿足於懂得,而不去實踐所帶來的“雖然懂得多,卻依舊過不好一生”、因爲沒有身體力行,而展現出的“口口聲聲說不關注學習,可只要一打電話就先問成績”的分裂狀態、大腦裏的我可以很輕易的完成一些事情,可礙於現實層面,尤其是實際能力層面的約束,而陷入“覺得自己能夠完成,但做的始終滿是瑕疵”的狀況,並因此產生焦慮與自我懷疑……

而這時候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爲什麼不希望他們在這個時候過多的接觸心理學。

因爲人的發展是按照客觀規律進行的,而他們正處於“儘可能經歷”、“儘可能多的認識外界”的階段。若沒有這個階段,他們不僅難以很好的理解心理學,還可能因爲心理、心理學本身所具備的“自由”特性,而使得個人的精神與心理世界變得異常混亂,更別提當時的他們本就沒有相對堅定的內在,心理學中那些極具衝擊性的內容,很可能對他們造成負面影響。

世界是按照客觀規律進行發展的,並且無論我們是否願意,它都會如此發展下去,我們並沒有多少干預的能力;而我們的精神與心理世界是非常自由的,這樣的自由讓我們能夠隨着想象遨遊天際、伴隨着思考,更好的認知這個世界,但過分的自由其實是風險、混亂的代名詞。

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適度的走出個人的喜好,讓自己的世界與個人世界有一些同頻、去拋開人類文化,看看現實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在自己的世界裏樹立一些能經得住打磨的東西,並在能力範圍內對它做一些提煉、適度打破自己的習慣,增加一些新的東西、嘗試儘可能完整的看待過去和現在的種種、腳踏實地的打磨現實中的自己,不要只滿足於精神與心理的滿足等,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的。

客觀世界之所以能平穩運行這麼多年,便是因爲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是按照規則運行。雖然我們不必活的如此死板,可這樣的模式確實值得參考,畢竟生存與活着都是客觀的事情、畢竟自由也是建立在規則之上與規則之內。

而一如既往的,這篇文章只是想要帶來一些思考,生活的決定權在每個人自己手中。當然,也不得不提醒的是,心走的很快,可千萬別快到讓自己的腳步跟不上、心別走的太快,得等着自己的腳步。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