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爲什麼越來越不愛逛屈臣氏?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屈臣氏就是這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屈臣氏是品牌推新品、國內消費者認識各類日化新產品的風向標。

後來,屈臣氏逐漸淪爲購買日化洗護用品的賣場,購買理由也不是物美價廉,而僅僅是距離近更方便。

但現在,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出現了一種集體意識——越來越不愛逛屈臣氏。

這中間,一定發生了什麼。

80後的逃離,90後和00後的陌路

在主力消費人羣裏,對屈臣氏最有感情的莫過於80後。

在那個洗護知識相對匱乏的年代,屈臣氏的導購就是他們的私人護膚醫生,導購推薦什麼就買什麼,沒有喋喋不休,只有循循善誘。

然而時代變了,屈臣氏卻沒有跟上。

隨着電商爆發、內容平臺的層出、護膚知識唾手可得,人人都能爲自己的“門面”負責,屈臣氏的導購卻越來越水。不僅不夠專業,反而成了消費者眼中最讓人詬病的一環。

“一進屈臣氏就被導購盯上了”

“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導購閉嘴”

“人生皮膚最差的時候就是進入屈臣氏的那一刻”

類似這樣的吐槽聲浪越堆越高,大家對屈臣氏導購形成了羣體性厭惡。

至於90後和00後,屈臣氏並沒有伴隨他們成長,他們直接越過屈臣氏,進入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學習專業的護膚知識,從專業代購或海淘平臺購買更好的產品。

如果說80後對屈臣氏是兩個字“愛過”,那90後和00後則是 “陌路”。

屈臣氏的癥結到底在哪

要想知道屈臣氏病在哪,我們還得看消費者罵在哪。

首先是消費者口中討人厭的導購,其實導購個人行爲和屈臣氏利潤構成、業績捆包的薪資體系直接掛鉤。

長期以來,屈臣氏都以本土品牌和自有商品爲主打,其中自有商品佔據屈臣氏七成左右的利潤。既然自有品牌是下金蛋的雞,屈臣氏自然不遺餘力推自有商品,這對其他品牌形成了擠壓。

之前屈臣氏員工爆料過屈臣氏強迫第三方品牌必須銷售35-40%的屈臣氏自有商品後才能賣自家產品,也就不足爲奇。

而其他品牌想要入駐屈臣氏,除了入場費外,還有承擔促銷費、條碼費等一系列運營費用,“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在屈臣氏賺到錢”這句話在品牌商之間一直流傳。

導購銷售壓力大,提成收益低,帶着強買強賣自有品牌的銷售任務,自然沒辦法提供讓人舒適的服務。

曾經某屈臣氏店,就因其強迫員工喝水打申請、午休時間被壓縮、上下班翻包檢查等強壓管理方法而爆發衝突。

再者,屈臣氏主打本土品牌產品和低價自有品牌,拉低了屈臣氏的定位,這本身就不符合現在的消費升級理念。

定位低端,上新速度慢,購物體驗差,這都是消費者投入例如絲芙蘭懷抱或轉戰線上購買的原因。

屈臣氏的自救

2016年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209.14億港元,同比降幅達4%,隨着2017年新帥上任,屈臣氏開始了自救。

首先對屈臣氏店面進行了升級改造,其次是本土和自有品牌都相繼被縮減,取而代之的是國際品牌的彩妝,除此之外還設置了體驗區,提供AR虛擬試妝,皮膚測試服務等,2017年還上線了一款名爲“萵筍”的具備美妝問答功能的購物平臺。

一系列操作下來,屈臣氏業績有所提升,2017年中國區銷售額217.38億港元,同比增長4%,之後2018年、2019年也分別實現10%、3%的增速。

但這種改變和增長僅僅是一種表象,2020年上半年中國區銷售額同比下降29.2%,甚至不及轉型前的業績。

這就不禁讓人疑問,這是爲什麼?

屈臣氏的改革僅僅停留在了品牌調整,加開新店、店鋪升級等表面功夫上,而對於新業態在速度上的衝擊則毫無反應。

現在的線下美妝實體店有着極強的互聯網思維,上架的產品都以消費者喜好爲依據,消費者喜歡的爆款第一時間出現在店鋪內,反之的產品則快速下架。

合作的品牌不止有歐美日韓大牌,還兼顧到很多小衆但口碑好的小品牌,顧客選擇多,有驚喜,自然時常光顧。

不能說屈臣氏的自救完全失敗,但越發冷清的店鋪似乎都在告訴我們答案。

我們曾經吐槽屈臣氏牌子雜、價格貴、結賬慢、瞎推薦。吐槽是因爲還光顧,還想着讓它變好,現在吐槽的聲音變小了,這樣的沉默遠比吐槽更可怕。

當消費者和競爭環境都在改變時,屈臣氏的不變就是一種倒退,“屈臣氏沒有變,是我們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