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聚會聊天時,時常聽朋友抱怨孩子對家長的態度惡劣,不懂禮數,不知道尊重長輩。記得上次一起逛街,朋友的孩子笑笑已經12歲了,她看見一套玩偶玩具,非常喜歡,但是要1000多元。

朋友覺着價格過高,不能接受,沒有買。

笑笑在商場情緒失控,對朋友又推又罵,抱怨朋友小氣,是什麼都不懂的家庭主婦。朋友特別苦惱,曾經那個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毫無禮數。

家長們應該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個性越來越強,對家長也是越來越不尊重,這是爲什麼呢?

1. 社會環境的影響。過去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惟命是從,古代更是家長包辦一切。現在隨着時代的發展,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廣泛,孩子的思想越來越獨立,個性越來越張揚。

當今網絡信息發達,而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還欠缺,孩子很容易受網絡環境左右,扭曲他們對信息的解讀。另一方面,有些孩子認爲自己性格上的不足都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因此,孩子對父母心生怨恨,但是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2.家長溺愛的影響。當今,孩子成爲很多家庭運轉的核心,家庭成員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有求必應。慢慢的,孩子會認爲家人對自己的好是應該的,導致恃寵而驕,不會感恩和珍惜家人的疼愛,對長輩毫不尊重。

3.家長絕對權威的影響。有些家長仍然受傳統觀念的左右,認爲孩子的生命和未來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孩子應該要無條件服從家長。因此,家長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照顧孩子的感受,也就是現在家庭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我是爲你好”。比如偷看孩子日記,在家不能發表意見,不能頂嘴等等。另外,家長習慣性地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爲。

4.家長的行爲方式。有些家長自己都不會尊重自己的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尊重等行爲都被孩子看在眼裏,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爲對待父母的態度就如同自己父母對爺爺奶奶的態度一樣。有些家長要求孩子不要玩電腦、手機,自己卻離不開;要求孩子講文明禮貌,自己時常爆粗口。

家長的“雙重標準”讓孩子很困惑,導致家長沒有威信。有些家長經常吵架,出現對婚姻不忠的行爲等等,家長的形象在孩子內心中已經崩塌。

家長們應該靜下心來,仔細剖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否有以上一些行爲導致孩子不尊重家長。知道原因後,注意以下3各方面,增進親子關係。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樹立榜樣,爲人處世上皆有禮儀可循。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時,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孩子纔會去模仿和學習。

2.尊重孩子,平等對待

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誰的附屬品。不論孩子年齡多小,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個性、想法和隱私。

家長們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和孩子交流就如同和朋友交流一般,那麼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家長,平等溝通,減少責罵,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3.不斷學習,共同進步

時代發展很快,孩子接受新東西的能力很強,家長們也要不斷學習,減少和孩子之間的代溝,纔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交流起來也更加順暢和舒服。

每位孩子可塑性都很強,而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各方面應該樹立榜樣供孩子參考學習。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爲都與家長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要培養好、塑造好孩子,家長需要經常反思,付出時間和精力,引導孩子,增進親子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