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後,很多人因爲作戰有功被授予了軍銜,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也有人在戰爭中意外受傷,選擇回家務農。不論他們選擇哪一條路,他們都是如今和平生活的締造者,是我們應該感恩的人。動盪不安的年代裏,是他們挺身而出,才造就瞭如今的生活。

不過,也有一些人身上充滿了爭議,有的人在戰爭時淪爲了戰俘,雖然逃了出來,但是依然落得一身罵名。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名爲蔣慶泉,他是一名不畏生死的戰士,雖然職位不高,但是他卻很有骨氣,當年在抗美援朝中高喊“向我開炮”的人就是他,同時他也是《英雄兒女》中王成的歷史原型,那麼,蔣慶泉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蔣慶泉出生於1928年,遼寧人,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因爲家境貧寒,所以他並沒有機會讀書,這沒有阻擋他學習的熱情,雖然是文盲,但是他依然把參軍報國當作自己的理想。1949年,蔣慶泉加入到軍隊中,一開始,他擔任了一名步話機員,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雖然不能上前線,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夠在後勤方面爲軍隊作貢獻。

步話機員這一職位是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求的,對於沒上過學的蔣慶泉來說,能夠擔任這一職務可見他是很厲害的。他如此的努力,光芒自然也不會被埋沒,1950年,蔣慶泉光榮地加入了我黨,爲了保家衛國,1952年,蔣慶泉參加了抗美援朝。

在參加抗美援朝時,蔣慶泉的經歷被拍成了很多的影視作品,比如《英雄兒女》那一句經典的臺詞“向我開炮”就出自蔣慶泉之口。1953年4月的一場戰鬥中,蔣慶泉所在的部隊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上級要求他們“攻佔石峴洞北山,扼守陣地”。面對美軍的精兵良將,蔣慶泉與戰友們絲毫不退縮,用堅忍不拔的優秀品格與美軍苦戰,不過,戰士們的血肉之軀終究是不敵美軍的鐵甲炮火,所以蔣慶泉所在的部隊沒過多久就只剩下十幾個人了。

戰友們紛紛倒下,蔣慶泉作爲十幾分之一,知道守住高地的重要性,他鼓舞戰友們一定要鼓起士氣,堅決不能退縮。雖然蔣慶泉在部隊裏只是一名普通的通訊員,幾乎沒上過戰場,但是面對炮火,他從沒有退縮過。可惜的是,在美軍的不斷攻擊下,蔣慶泉所在的部隊最終還是失敗了,看着逼近的敵軍,他拿起了步話機,高喊着“向我開炮、向我開炮”。蔣慶泉身上滿是血跡,最後暈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成爲了俘虜,雖然他還活着,但是戰友們都以爲他犧牲了,便沒有尋找他。

抗美援朝結束後,蔣慶泉的俘虜生活也結束了,雖然他在被俘虜期間從來沒有說出一絲機密,但是當時的人們都認爲俘虜就是叛徒,所以蔣慶泉回國後並沒有得到人們的歡呼,而是排斥。後來蔣慶泉回到了農村,過上了最普通的生活,與老家的姑娘成婚,在農村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有記者曾去採訪他,蔣慶泉說自己從來都不是叛徒,只是戰俘。

現在他的故事也廣爲流傳,“向我開炮”這句話也彰顯男兒血性,雖然身爲戰俘,但是中國人的傲骨不減。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組織取消了對蔣慶泉處分,蔣慶泉的名譽終於被恢復。

參考資料:

《蔣慶泉:一個人和他的戰爭》山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