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獲得了開國上將軍銜的將領們絕大多數都是正兵團級,再不濟也是個副兵團級的,可是唯獨有一人是準兵團級。爲何此人級別這麼“低”,卻能和韓先楚、閻紅彥等人同獲上將軍銜呢?他叫什麼,又有何特別之處呢?

賀炳炎的戰鬥能力其實不比我們前面提到的幾位家喻戶曉的戰將差,他也是個很能打也能指揮的將領,他還是成都軍區的第一個司令員,是個擁有豐富戰鬥歷史的老革命家了。就說雁門關大捷吧,這場戰役大家應該多少都聽說過,然而知道這場戰役是賀炳炎指揮的人卻不多,他的知名度會那麼低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因爲他雖然軍事能力優秀,但晉升得卻不怎麼快,而且中途還重新回延安深造了好些年。

等到他重新從延安出山的時候,已經是抗戰勝利的前一年了,抗日已經到達了尾聲,他領兵南下,在此期間,職位一直是江漢軍區的司令員,並沒有任何變動。錯過了抗日戰爭這個最容易通過戰功獲得晉升的時期,賀炳炎的官路走得可謂是有些艱辛。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解放戰爭爆發,這次賀炳炎雖然當上了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的司令員,但手底下管的兵卻不多,而且只是縱隊的司令員,並不是兵團司令員,因此後來他被評準兵團級是合情合理的。

與他相比較,其他縱隊的司令員就晉升比較迅速了,例如葉飛和楊勇等人,哪一個不是都當了兵團司令員的?那麼,爲何賀炳炎的級別不如這些人,後來還是能獲得上將軍銜呢?原因是這樣的,紅軍當年分兩大主力,紅二與紅六軍團,而現如今已經確定授予的上將名單裏全部都是出身紅六軍團的,紅二軍團竟然一個都沒有。考慮到這方面,組織自然要想盡辦法從紅二出身的將領中挑一個來當上將。

爲何會選中賀炳炎呢?首先他參加革命早,資歷擺在那裏;其次他是賀老總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可以說在某方面他是代表着賀老總形象的一個人;最關鍵的是,他的履歷也很清白純粹,從一個小小的宣傳員慢慢成長爲一個戰將,這也符合軍人們的楷模標準。

因此,綜合考慮下來,賀炳炎自然而然被破格授予上將軍銜了,不過,即便單論賀炳炎這些年來對革命的貢獻,我想這個上將軍銜也是他應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