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返樸

撰文 | 劉辛味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了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表彰他“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一半頒給了兩位瑞士天體物理學家,曾是師徒的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兩人”因發現圍繞太陽型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摘得殊榮。物理宇宙學和發現地外行星看似是兩個領域,給人感覺是諾獎強行湊三個人“拼桌”。而諾獎委員會也強行圓了過來,授予頒獎理由爲“他們爲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所做出的貢獻”。實際上,諾獎(物理學獎)百年曆史上確實有多次頒獎給不同領域的研究,但又暗含關聯的成果。

兩人因一人的發現而三人同時獲獎

1903年的物理學獎不能算做拼湊,但是獲獎理由也很有趣。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了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Antoine Henri Becquerel),以表彰他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另一半授予了居里夫婦——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和瑪麗·居里(Mariel Curie),他們兩人因“對亨利·貝克勒爾教授發現的輻射現象共同研究所做的卓越貢獻”而獲獎。

亨利·貝克勒爾(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 丨圖源:Nobel Prize

貝克勒爾拍下的第一張被鈾鹽放射性污染的照片丨圖源:Wiki

很顯然,他們都因爲放射性的研究而獲獎,但如果按諾獎頒發的一貫思路,獎給開創性的研究,貝克勒爾應該獨得獎項。或者應再加上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他解釋了放射性的本質,即同位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輻射而衰變成另一種同位素,並首次提出了半衰期的概念。這項傑出成果使他獲得了19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896年,X射線被發現後不久,貝克勒爾就在研究哪些熒光物質能產生X射線。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他得到了一張被鈾鹽放射性污染的底片,使他意識到了有一種與X射線不同,但也有很強穿透能力,並且是自發的輻射。他的這次偶然發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了原子核放出輻射,由此開創了嶄新的領域——核物理學。

居里夫婦在放射性研究的貢獻則是首先是改進了實驗方法。他們是在瞭解貝克勒爾的工作之後開始進行研究的,最初只是重複貝克勒爾的實驗,但用的實驗設備是皮埃爾和其哥哥雅克(Jacques Curie)製造的石英晶體壓電秤,大大提高了實驗精度。在進行了大量礦石和化學物質的檢測後,居里夫人認爲,元素能夠自發地放出輻射應該是一種普遍現象,接着便開始尋找新的放射性物質。

居里夫婦(Pierre Curie,1859-1906;Marie Curie, née Sklodowska,1867-1934) 丨圖源:Wired

居里夫婦研究更主要的貢獻是對成分複雜的瀝青鈾礦中進行提取、分離和提純。他們在沉澱物中找到了一種新元素,命名爲釙(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進而又發現了鐳,並進一步提純,最終從8噸礦渣中提取了0.1g的純鐳。這項貢獻讓她獨享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皮埃爾因車禍在1906年去世)。後來居里夫人帶領她的學生(包括她的女兒和女婿)繼續研究,居里夫人最終因爲長期的輻射而患上重疾,遭受了長期折磨後離世。

從今天諾獎要“排隊”領取的形勢來看,要想同一領域連拿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應該不大可能。但如果要給居里夫人兩座諾獎,或許她可以拿一座和平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居里夫人發明了移動式X照相裝置,自學並傳授放射醫學知識與技能,還建立了首個法國軍事放射中心。作爲放射醫學的先驅,對戰爭和波蘭的獨立解放做出了傑出貢獻。儘管爲了抬高或貶低居里夫人,後人給她編纂了不少故事,但她艱苦卓絕的精神仍不失爲後人的榜樣。

一戰中法國軍隊所使用的居里夫人輻射車,被人們稱之爲“小居里”。圖源:The Conversation

看不出來兩者關係的獎項

1927年的物理學獎頒給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一半獎金由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Arthur Compton)得到,以表彰“發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效應”——康普頓效應。另一半由英國核物理先驅威爾遜C.R.T。 Wilson)得到,表彰他“用蒸汽凝聚使帶電粒子的徑跡成爲可見的方法”。

康普頓散射實驗是物理學史上的經典實驗之一,當X射線或γ射線對電子散射時,散射後的射線不僅有原波長的射線,還有波長更長的射線的出現,而兩者的波長差跟散射角度有關,這種現象被稱之爲康普頓效應。實際上這一現象並不是康普頓最先觀察到的,早在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伊夫(A。 S。 Eve)就發現了γ射線有康普頓效應的跡象,但是那時γ射線剛被發現,根本不知道其本質。

1919年,康普頓來到卡文迪許實驗室進行γ射線的研究,他以精湛的實驗技術測定了γ射線的波長,發現散射後的波長變得更長,之後也發現了X射線有相同的現象。儘管實驗做得出色,可這種現象的理論解釋一直存在困難,爲此康普頓還提出過一些基於經典物理的模式模型,但這些解釋都不完美。

康普頓散射模型公式丨圖源: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

1922年,康普頓只依靠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兩個守恆——動量守恆和能量守恆,利用光量子模型,推導出了一個相當簡單的方程。散射後波長變長實際上就是入射光子的部分能量轉移到了電子上。這種解釋直接呈現出了輻射的量子性質,首次直接證實了愛因斯坦從光電效應中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像γ射線這樣的電磁輻射也可以被描述爲光子,光子不僅有能量,也有動量。

在物理學發展歷程中,光電效應已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康普頓效應則更進一步,爲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質波假說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給量子力學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實驗依據。(直至今天仍有許多問題,相關內容見《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康普頓(Arthur H。 Compton,1892-1962)丨圖源:photos.aip.org

值得一提的是,康普頓的學生,中國物理學家吳有訓在散射實驗中做出了很多貢獻,證實了康普頓效應的普遍性。另一位中國物理學家趙忠堯在康普頓散射實驗中最早發現了正電子。可惜他們都沒能獲得諾獎。(參見《LIGO-Virgo發現所謂“不可能”黑洞,黑洞質量禁區真的存在嗎?》插曲一節)

這一年的另外一半諾獎工作其實和康普頓效應有直接關係。威爾遜的貢獻是發明了雲室(cloud chamber)——一種可以探測粒子軌跡的裝置,也是最早的帶電粒子探測器,因此也稱威爾遜雲室。

威爾遜(C.T.R。 Wilson,1869-1959) 丨圖源:thefamouspeople。com

這項裝置的發明可以追溯到威爾遜在高山上當觀測員時。他對太陽照在山峯的雲霧顯示出奇異的光學現象感到好奇,想在實驗室模擬實驗。1895年,威爾遜根據前人的工作設計了一套使蒸氣冷凝成雲霧的裝置,也就是早期的雲室。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一個前人留下的問題:爲什麼在空氣中沒有塵埃時就不能產生雲霧,是因爲膨脹比不夠大。在去除塵埃的精準測量後,他發現氣體中存在某種凝結核心並且大小不超過分子,雲霧正是由這種凝結核成爲可見的液滴而形成,便推測凝結核是否是帶電的原子。 

在卡文迪許實驗工作的威爾遜有機會用到早期的X射線管,他就用X射線照射雲室的氣體,結果發現了空氣在X射線下發生了電離,這正是他的導師湯姆遜(J。 J。 Thomson)氣體導電理論所得到的結論(該研究獲得了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之後幾年,威爾遜不斷改進實驗,到1911年他發明了威爾遜雲室,利用蒸汽絕熱膨脹,溫度降低後會達到過飽和狀態,此時如果有帶電粒子進入過飽和區域,就會使路徑上的氣體分子電離,這些離子就能作爲凝結核使水蒸汽凝結成可見的液滴,從而把粒子的路徑顯示出來,並且結果可以被拍下來。他通過雲室找出了α和β粒子的軌跡,證實了X射線具有粒子性,自此雲室成爲了研究核物理及粒子物理的有力實驗工具,。

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Anderson)正是用雲室拍下了正電子的軌跡,發現了第一個反粒子,獲得了193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額外提一句,這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看似也是“拼桌”,另一半獎勵給了奧地利裔美國物理學家赫斯Victor Hess),表彰他對宇宙射線的發現。但正電子正是在宇宙射線中發現的,兩者有密切聯繫。

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陳列的威爾遜雲室丨圖源:chambrebrouillard.wifeo.com

要說威爾遜的工具和康普頓效應到底有啥關係而同時獲獎?事實上各種帶電粒子在散射中都會顯示出康普頓效應。1924年,康普頓本人和威爾遜各自獨立用雲室找到了反衝電子的“魚跡”(威爾遜稱呼爲fish track,因爲反衝電子的軌跡像魚的形狀),證實了可以用量子論解釋X射線散射反衝電子的軌跡。最初當康普頓發表了關於康普頓效應的論文後,引發了爭議,而在雲室拍下的電子軌跡照片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當時物理學家對康普頓效應的質疑。兩人同獲諾獎,實至名歸。

量子力學的理論和實驗設計

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由兩人分享。一位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玻恩(Max Born),以表彰他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對波函數所作的統計解釋;另一位獲獎者是德國物理學家博特Walther Bothe),他因“提出了符合法和隨之而來的發現”。咋一看,又是兩個沒關係拼在一起得獎,但實際上還是能找到點共同之處。

先說說玻恩。玻恩可是一位不得了的人物,就算在所有物理學家裏也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他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固體物理和光學方面也頗有建樹。而且,他是位出色的老師,可以說是大師之大老師MacTutor of maestros,即本人和其學生都是大師的老師。這類老師有索末菲、費米等。相關內容見《天才與良知——那個尖銳的物理學家泡利》)。玻恩是哥廷根物理學派的領袖,影響了一大批20世紀的物理人才,其中包括多位中國物理學家。玻恩被美國科學史家科恩(I。 B。 Cohen)評價爲“物理學家中的物理學家”,是一位如果他不得諾貝爾獎將是諾獎遺憾的典型。

玻恩(Max Born,1882-1970)丨圖源:ResearchGate

1923年起玻恩致力於研究量子論,他可以被作舊量子論的摧毀者。以玻爾原子模型爲首的一批理論創造了量子力學的早期輝煌,這些理論現在被稱爲舊量子論。然而在20世紀20年代,舊量子論已經無法解釋新發現的現象,比如氦原子光譜、反常塞曼效應等。

1925年,年輕的海森堡創新地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矩陣力學表述,當時海森堡可以說是玻恩的助教,玻恩發現這種表達形式與數學上的矩陣代數相一致。他們兩人,再加上玻恩的學生約當(Pascual Jordan)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以嚴謹的數學形式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海森堡之前的提出的理論,正式宣告矩陣力學誕生。這項工作讓海森堡在1932年獨得諾獎。

之後,玻恩又對量子力學的另一種表述形式——波動力學——作了重要補充。他完善了波函數的物理意義,提出了波函數的幾率解釋,這成爲了後來波動力學被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因。提出波動力學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和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一同分享了1933年的諾貝爾獎,玻恩再次無緣。

爲什麼沒和海森堡等人一同獲獎,其實最直接的解釋是,在20世紀30年代他只獲得過3次提名。當時的物理學家低估了玻恩的貢獻,認爲他不足以和海森堡、薛定諤的貢獻相比。而且玻恩本人也比較謙遜,他知道當時還有一批人不相信他的幾率解釋,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實際上這反映了科學界的一種複雜性。玻恩在極力推崇海森堡的同時,海森堡並沒有給予同樣的讚揚,反而長時間保持緘默。好在玻恩最終還是獲得了諾獎,而他出色的學生約當永遠和諾獎失之交臂了。

1954年分享另一半獎金的是一項實驗技術,博特發明的符合法用於探測電離輻射的粒子探測器,新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計數的效率。

博特(Walther Bothe,1891-1957) 圖源:Nobel Prize

1908年,德國物理學家蓋革(Hans Geiger)和英裔新西蘭物理學家馬斯登Ernest Marsden)在盧瑟福的指導下進行了蓋革-馬斯登實驗(金箔實驗),由此發明了一種能記錄帶電粒子數量的計數管,當帶電粒子穿過計數管時,裏面的氣體會被電離從而導電,產生一個脈衝信號。1924年博特改進了實驗設計,他把兩個計數管連在一起,並接入一個邏輯電路(符合電路)。若兩個計數管內同時發送了脈衝,則輸出信號,表明事件是同一個粒子造成,或是粒子運動足夠快可忽略兩管之間的移動時間,這種方法就是符合計數法。 

通過符合法可以選擇特定方向運動的粒子,因此在測量宇宙射線的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1930年左右相關重要發現都用到了符合法。另外,前面提到的康普頓獲得諾獎,其實也要感謝博特的工作。博特和蓋革用符合法驗證了康普頓散射過程中光子和反衝電子同時出現,每次碰撞中的能量和動量守恆,而非只是統計意義上。這對量子力學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如今符合法在量子光學領域是常用的方法。

一臺早期的蓋革計數器丨圖源:CBS

爲什麼要把他們倆放在一起得諾獎,那一定都是跟量子力學的未來有關,儘管對非專業人士來說看起來像是硬湊的。其實1955年的物理學獎也是兩個不同的發現“蘭姆位移”和“電子磁矩”,但最終可以用同一個理論解釋,即量子電動力學。

兩個方向硬湊

1978年的物理學獎可以說是硬拼湊的典型了,頒給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獨享一半獎金的是蘇聯物理學家卡皮查Pyotr Kapitsa,因“低溫物理學的基本發明和發現”而獲獎。另一半獎金由美國的兩位工程師彭齊亞斯(Arno A。 Penzias)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 Wilson)獲得,他們因爲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獲獎。

低溫物理學,簡單來說就是在低溫環境下研究物質性質的一門學科。所有物質都是由不斷運動的原子和分子組成,而它的溫度就取決於“熱運動”的強度。當溫度到達絕對零度,熱運動就會停止。在極低溫的條件下,科學家發現了物質很多非同尋常的性質,比如超導性。1913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Heike Onnes)因爲製取了液氦並發現了物質的超導性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是該領域的第一個諾獎。

裝在透明容器裏的液氦丨圖源:Funsize Physics

1934年卡皮查設計了一種生產液氦的新裝置,可以在不用液氫冷卻的情況下大量產生液氦,爲低溫物理學開創新時代。隨後卡皮查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液氦實驗,從而發現了液氦的超流動性——在絕對零度之上約2開爾文時,液體的黏度極低甚至消失了。他的實驗證明了氦II處於一種宏觀的量子狀態,量子效應起主導作用。後來另一位蘇聯物理學家朗道理論上解釋了超流現象的原因,他因“對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卡皮查(Пёт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апица,1894-1984)丨圖源:thefamouspeople.com

朗道的貢獻不止一個諾貝爾獎,他在1962年獲獎的原因更大可能是因爲當年年初遭遇了車禍。諾獎不發給過世的人——再不發給他可能就來不及了!還有兩位俄羅斯物理學家當時與朗道一起研究超導體和超流體,他們直到2003年才獲得諾貝爾獎。

卡皮查是位巨匠級的物理學家,除了低溫物理學,還在強磁場、高溫等離子體等研究而聞名。他也是蘇聯物理學的領軍人物,蘇聯科學院主席團成員,莫斯科物理技術研究所 (MFTI) 的創始人之一。朗道曾因政治原因入獄一年,正是卡皮查找到斯大林抗議交涉,最終使朗道無罪釋放。

朗道(左)和卡皮查丨圖源:nplus1.ru

1978年的另一半諾貝爾物理學獎與2019年的諾獎有關。1963年,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這兩位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把一臺通訊衛星的接受裝置改裝成了射電望遠鏡,用來接收宇宙中傳來的無線電波,這是現代天文學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當他們測量天線性能時,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無論天線通向何處,都有一個等效溫度爲3.5K的噪聲,多餘的溫度是哪裏來的?他們想辦法排除各種干擾,還發現了天線上棲息了一對鴿子,留下不少鴿子糞,他們一度以爲這就是罪魁禍首,結果清理乾淨後還是噪聲還在。折騰了一年,他們才意識到了這應該是一次新發現。

威爾遜(Robert 。W。 Wilson,1936-)(左)和彭齊亞斯(Arno A。 Penzias ,1933-)獲得諾獎後在天線旁合影丨圖源:npr.org

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迪克(Robert H。 Dicke)等人當時也在進行相關的工作,而且正是他向貝爾實驗室的兩人建議使用輻射計搜尋宇宙的微波背景,提出是否可能存在於宇宙早期殘留下來的某種輻射。當彭齊亞斯聯繫到迪克時,迪克說,“我們被搶先了”——他們兩人先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在大爆炸模型中,宇宙早期是充滿着高溫緻密的等離子體和輻射,隨着宇宙膨脹而逐漸冷卻。當冷卻到一定溫度,質子和電子結合成了中性的氫原子,宇宙開始變得透明,接下來光子開始自由地在空間中移動,這一過程被稱之爲光子退耦。隨着空間的膨脹能量越來越少,遺留下來的輻射已經到了微波波段,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也稱之爲遺留輻射。

彭齊亞斯和威爾遜沒能對這種輻射做出理論上的解釋,所以他們的發現也遭受了一些爭議,很多科學家認爲預測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並對大爆炸模型奠定基礎的阿爾弗(Ralph Alpher)和伽莫夫(George Gamow)、赫曼(Robert Herman)應該獲得諾獎,他們的理論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儘管在當時並沒有被廣泛關注,後來人們才意識到對宇宙學發展的重要性。

要得諾獎最好只有一位合作伙伴。2006年,兩位美國物理學家因爲發現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獲得了諾貝爾獎,再次將諾貝爾獎頒發給了宇宙學領域。他們利用衛星進行了觀測,他們的工作對探索宇宙起源,發展宇宙學成爲一門精準科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的結果讓約翰·馬瑟(John C。 Mather,1946-)和 喬治·斯穆特(George F。 Smoot,1945-)分享了200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丨圖源:NASA

2001年發射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觀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丨圖源:NASA

這一門學科的理論發展,不得不提到去年諾獎得主物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他就是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做出系統的理論解釋的人,描述了宇宙演化過程,不僅有數學推導,密切結合物理過程的分析,發展了一系列的相關理論。當今瞭解到已知物質佔據5%,未知物質和能量佔據95%的推測也源於他的理論,並且得到了觀測實驗的證實。

2004年,皮布爾斯獲得了首屆邵逸夫天文學獎,該獎評價他:“他爲理論和觀察方面的幾乎所有現代宇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將高度猜測性的領域轉變爲精密科學。”作爲當今在世對宇宙學貢獻最大,可謂開宗立派的物理學家,諾獎發給他絕對沒有爭議,只是會讓人覺得與系外行星的發現好像頒發了兩個獎項。至於爲什麼沒把他和之前幾位放在一起獲獎,一個很容易的推測就是:當年大牛扎堆,給還是不給,是個問題。

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1935-) 丨圖源:Nobel Prize

未來還有拼湊嗎?

離我們較近的,兩個領域湊在一起的還有2009年。這一年一半給了華裔物理學家高錕,獎勵他對“光在光纖傳輸方面所取得的開創性成就”,另一半由是加拿大裔美籍物理學家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美國史密斯(George E。 Smith)獲得,他們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CCD傳感器。

這兩項成就更接近我們今天的生活,光纖上網、數碼相機普及到了大衆,爲今天的信息化社會奠定了基礎,他們分別獲獎也合情合理。如果非要找點聯繫,那肯定是都跟光學有關,可史密斯和博伊爾在研發CCD時候,只是想做一個電子儲存器,並未想到能用來成像。因此實際把CCD用在成像上的貝爾實驗室Eugene I。 Gordon和Michael Tompsett聲稱應該獲得諾獎,他們進而發展了將CCD應用於數碼相機。

很明顯,諾貝爾獎的頒發是在不斷妥協。諾獎頒給最具原創性的,又不能給四個人,那就湊個對挺好。其實2018年的物理學獎也有拼湊的痕跡,雖然都是激光領域,但一個光鑷(相關內容見《誰能操控你的基因?》),一個是激光放大(相關內容見《給老媽講諾貝爾獎:2018年物理學獎的啁啾是什麼?| 小爐匠沙龍》),一弱一強,是兩個截然不同方向。

對於2019年諾獎的另一半——系外行星的發現,也有個有趣的問題。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兩人是通過徑向速度探測的方法,即觀測恆星與行星由於引力作用下遠離(紅移)或靠近(藍移)地球,根據光譜的週期變化發現恆星的位置。他們這套方法開創了新的研究領域,獲得諾獎也是實至名歸的。2009年的諾獎貢獻在天文觀測上起到了非常重要在的作用,光纖是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工具,可以把星光完美地導入光譜儀中。而CCD則提高了設備對光的靈敏度。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還用到了更先進的計算機處理數據,最終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

徑向速度法示意圖丨圖源:Nobel Prize

在系外行星發現的歷程上,還有一位天文學家做出了傑出貢獻,他也應是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美國天文學家Geoffrey Marcy因爲開創了凌星法而聞名——根據行星繞在恆星前光變曲線發生週期性變化而發現恆星。這種方法在系外行星搜索大賽的早期佔據優勢,最早發現的100顆系外行星他一人就找到了70顆。

凌星法示意圖丨圖源:NASA

可在2015年Marcy因爲性騷擾指控而名聲掃地,最終只能看到兩位同行獲獎。因此可以推測,諾獎委員會發現正好二缺一,那就趕緊發給皮布爾斯,皆大歡喜。而且皮布爾斯獲獎呼聲一直很高,他已經多年陪跑,他們在一起幫助我們瞭解了宇宙演化,對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新的認識。因此,雖然看起來像頒發了兩個獎拼桌,還被認爲有些意外,其實是合情合理的。

上一次頒發給兩個領域已經是十餘年前了,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拼湊?在近年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預測中,呼聲較高的包括高溫超導、量子糾纏、減速光、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黑洞觀測等,這些成就有些就是一人貢獻最大,比如做出減速光的女科學家Lene Hau,再爲她搭配另一個方向是完全有可能。把儘可能沒爭議的獲獎者拼在一起發,何樂而不爲?

最後總結一句話,送給未來有希望獲獎的你們:百年諾獎,爭議不斷,比拼壽命,方能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