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看起來像是歷史正劇,可稍微對照一下真實歷史就會發現,這部劇更像由同人小說改編。在看完電視劇之後,細細品味就會覺得劇中的康熙用人真的很厲害,但他要自己做事還真差點火候。

從小康熙開始,其實在他身邊一直有貴人相助,且不說孝莊、蘇麻、魏東亭,除了這3位常備輔助外,康熙從小就得到了數位人生導師的鼎力相助。

剛開始要數他的帝師魏承謨,到後來是鰲拜推薦的老師,之後還有伍次友。這三位算得上是康熙事實上的師傅,也是因爲他們劇中的康熙皇帝才能一步步真正坐上皇位。

這三位貴人的下場多少還算不錯,魏承謨身居高位,最後老死。鰲拜推薦的那位老師雖然迂腐,但是一身正氣,特別是對先帝忠心不二,也得到了隱退。伍次友除了給康熙分析天下大勢,某種程度上還影響了康熙一生,雲遊四海後他依舊給康熙送來不少貴人。但康熙還是搶了他的愛情,想必伍次友最後是孤獨終老。

從伍次友之後,康熙的多位貴人都沒什麼好下場。

與伍次友一起認識康熙的明珠,雖然在被賞識之後榮華大半生,可最後也是落個階下囚的身份。對於這個角色說實話在電視劇裏表現得並不出彩。

康熙口口聲聲說他是“萬花筒”,可是他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貢獻,甚至在去勸降鄭經的時候還搞得一臉狼狽。要是說明珠真正的用處可能就是康熙多年來一直用它制衡索額圖吧。

對康熙幫助最大,可下場最慘的還是周培公。這個角色出場就慘,後來死得也很慘!比起姚啓聖、李光地,還有後來的張廷玉,他給康熙帶來的好堪稱空前絕後!

周培公帶三千家奴出征的時候,京城已經處於告急的狀態,康熙都求孝莊讓他退位了。可他硬是解了急,後面又繞道勸降王輔臣,後來直接平了三藩。可以說沒有他,就根本沒有康熙後面去搞什麼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正是因爲周培公的功勞才讓康熙有了餘力能夠完成一統大業。

《康熙王朝》中把周培公這個角色拍得太厲害了,後來也把他寫得太慘了。

這樣一位賢才,康熙剛開始還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後來他自己都把周培公防得死死的,去了盛京覺得周培公是裝病,看到他躺着還以爲是裝的,直到康熙自己給周培公把脈後才承認是自己太忽視周培公了。

後來周培公病死前送他康熙地圖,每每看到這張圖都覺得周培公的一生太悽慘。

此外,周培公後來舉薦的姚啓聖其實也好不到哪,雖然最後得了個宅子,還有一宅子的書,可他爲了給康熙辦事祖墳都被刨了3次。

如果說周培公是給康斯力挽狂瀾,姚啓聖就是在開枝散葉,他的功勞雖不及周培公,但比起錦衣玉食多年的索額圖等人也是高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爲姚啓聖,康熙纔有了大清水師,這個事情本來也是意義非凡。

在姚啓聖之後,李光地的功勞是扳倒索額圖、明珠兩大權臣。說實話,劇情到了這裏就有些草率了。全然沒有了之前康熙扳倒鰲拜時的驚心動魄。說實話也看不出李光地在其中出了多大力,反倒還覺得他有些黑化的感覺。

至於之後的張廷玉,他也算是第一位與伍次友沒關係的“貴人”,不過在《康熙王朝》中戲份不算太多,作用也不明顯。

由此可以看出,在《康熙王朝》這部劇裏,康熙從小到老,每個重要節點其實都有貴人相助,伍次友指點扳倒鰲拜算是康熙自己動手,之後大多都是靠貴人,可給康熙立功最多的往往是下場最慘的。再結合康熙身邊那些同樣悽慘的女人,整部電視劇彷彿都在表達“自古無情帝王家”的主題。而伍次友等人其實也是“士爲知己者死”的實際例子。

每日心選原創內容,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