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皇帝,最擔心的莫過於有人覬覦自己的皇位,而事情真的發生後,出於不甘心也好出於其他原因也好,往往會提出自己的最後一個要求,而反叛者出於大局已定,往往會酌情滿足這個願望,令人沒有想到是,當太子謀反殺害自己的父親楚成王時,楚成王提出自己的最後一個想法,卻不想讓兒子狠狠拒絕了,在某種程度上看,這個願望更像是一道催命符般,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楚成王的大兒子名爲商臣,是本文的主人公,商臣雖然是長子,但是根據楚國的歷來風俗習慣,歷代的楚國王位都是由小兒子來繼承,楚成王並沒有將商臣立爲太子。在當時楚成王身邊的重臣鬥勃對商臣的評價並不好,稱商臣爲人刁鑽,沒有仁君的氣度,在國家政務的處理上也必將暴虐,楚成王更不願將王位交給這個兒子。

商臣心機很深,在發現情況對自己不利時,馬上意識到是父王身邊的重臣說自己不好的地方,於是將鬥勃私下裏害死,並竭盡全力的賄賂朝廷中的其他大臣,同時還收買父王身邊的紅人。衆人得了好處,在楚成王面前紛紛誇讚商臣。除了朝堂上,楚成王在私下與身邊人聊天的過程中,也是一直在聽關於商臣的好話,楚成王終於放下心來,將太子之位賜給商臣。

但是,長此以往,楚成王終於覺察到些許不對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自己大臣身上發現了自己賞賜給太子的寶物。這一點令楚成王大爲惱火,在多次逼問那位大臣後,大臣終於說出太子籠絡自己的事實,並且表示還有很多人都收到了太子的財物。楚成王終於自己上當受騙了,明白了事實的楚成王決心將太子廢除。

這一消息被透漏給太子商臣,商臣急忙率領自己的心腹發起對皇宮的進攻,在楚成王沒有準備下,商臣直接殺入楚成王的寢宮,而此時的楚成王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面對親生兒子的反叛,楚成王不禁後悔起當初沒能堅持聽鬥勃的意見,使得自己落入現在的這幅現狀中。

又想起當年自己也是依靠骨肉相殘才奪得的皇位,更是感嘆命運的捉弄。

面對這一處境,楚成王提出自己在死前想要再次品嚐一頓熊掌,沒想到最後一個要求沒有被商臣同意,反而在聽到要求後,逼迫自己的父親上吊自殺,難道這個願望真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讓商臣如此忌憚。

其實,熊掌作爲當時極其罕見的食材,其做工步驟是相當複雜的,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對於反叛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商臣擔心楚莊王只是爲了拖延時間,好讓軍隊來救他,自然就拒絕了這一請求,並且要求他立刻自盡。

楚莊王沒能夠聽取忠臣的話語,盲目的相信其他人,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在結合楚莊王也是謀反上位,只能說這樣的結果也是咎由自取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