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曾有人寫過一部《武則天四大奇案》(又名《狄梁公四大奇案》),是延續古代公案俠義小說的模式,集中講述了唐人狄仁傑在任昌平令尹時的斷案傳奇,其中充滿了不少迷信和封建說教成分。狄仁傑在小說中被塑造成一位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爲國爲民、斷案如神的“超級大神探”,深受人們推崇。

一直到今天,有關狄仁傑斷案的故事依舊爲人津津樂道,甚至還被搬上熒幕,拍成了懸疑偵探類的電視劇,收視率頗高,受到了無數觀衆的追捧。比如有“鬼才編劇”之稱的錢雁秋,就根據《武則天四大奇案》這部小說改編出多個電視劇版本的《神探狄仁傑》,曾火遍大江南北,一時間形成了一股“狄仁傑熱”。

“狄仁傑熱”中的狄仁傑,已然成爲無所不能的神通人物:他是武則天時期的良相,在面臨內外危機時,他一次又一次力挽狂瀾,扶危濟困,救民於水火;同時他又是一個斷案奇才,一個又一個撲朔迷離的奇案,被他一一解開;他還精通醫學,救傷解毒,疑難雜症,皆能手到病除;他的貼身保鏢李元芳,武功超凡入神,簡直高到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每次深陷危機,只要李元芳出馬,妖魔鬼怪亦不能擋。不僅狄仁傑被全面神化了,就連李元芳,也近乎於神人。

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歷史學家渠船福在《破解狄仁傑家世之謎》中,考證他的祖先是羌人,到他這一代已完全被漢化了。他曾任汴州判佐,後被人誣告,結果被貶職。時任工部尚書的閻立本十分欣賞狄仁傑,對他大加讚賞,稱他是“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於是提拔他爲幷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時期,武衛大將軍權善才誤砍昭陵的柏樹,險被高宗處斬,是狄仁傑據理力爭才使權善才倖免於死。武則天稱帝后,他先後出任過寧州、豫州刺史,和睦族羣,百姓安居,他也因此得到一個“狄使君”的美稱,深受武則天器重。

不久,他以洛州司馬轉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之職。由於他剛正不阿,不願依附武三思、武承嗣,更不同意武三思或武承嗣做太子以繼承帝位。所以,武承嗣唆使酷吏來俊臣誣陷狄仁傑謀反。狄仁傑知曉法律,承認謀反的人,即可收監待死,這樣可免受酷刑。他一面承認謀反,一面又暗寫血書,讓兒子將血書送到武則天手中,從而得到武則天的召見。武則天問他:“你爲什麼要承認謀反?”狄仁傑回答:“不承認謀反,臣恐怕早就被鞭笞致死了。”武則天又問:“那你寫的《謝死表》又是怎麼同事?”狄仁傑肯定地回道:“臣從未寫過此表。”事後驗證是別人代寫,冤情大白,但還是被貶爲彭澤令。武承嗣幾次向武則天進言要處死他,武則天都沒有同意。

公元696年,契丹貴族率部入侵,河北震動。狄仁傑調任魏州刺史,安定百姓,積極備戰,契丹聞其名,不戰自退。不久,他又調任幽州都督,並於697年再次入京爲相。爲相期間,他走訪邊郡,穩定國內民生,舉措得當,甚得民心,使武則天得以成爲盛世之君。當時武三思、武承嗣極力進諫武則天冊立皇位繼承人,而狄仁傑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幾次勸說武則天召回親生兒子李顯,立他爲儲君,並說:“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爲天子而附姑於廟也。”武則天聞其言,甚爲動心,於是立李顯爲太子。任相期間,他先後舉薦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忠貞廉潔而又精明幹練之士入朝爲官。狄仁傑大功於朝廷,不僅被譽爲“唐朝砥柱”,也被史學家稱讚爲“再造唐室之忠臣義士”。

公元700年,70歲的狄仁傑病死,朝野哀慟,連武則天也哭道:“朝堂空也!”他死後贈文昌右承,諡號“文惠”,唐中宗李顯追贈“司空”,唐睿宗李旦又追封爲“梁國公”。終其一生,狄仁傑不愧爲封建社會時代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上承唐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的特殊時段,爲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狄仁傑生於武則天時期,上有武則天爲帝,下有武氏家族勢力正盛,能舉措不失其正,百折不撓地達到目標,非有大智慧不可。林語堂在《武則天正傳》中評價狄仁傑“足智多謀,善於自處”,說他的才智不在武則天之下,是武則天的剋星。林語堂的評論是公允的。狄仁傑在後世武俠小說以及當下的一些影視劇中被神化,雖未免誇大,但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的確是不爭的歷史真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