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投資方:10億賺了

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上映第五天,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爲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

取得如此亮眼的票房成績的國漫是屈指可數的,但亮眼的背後所帶來的爭議亦是一樣顯眼。貓眼評分8.4成了國慶檔票房前三的最差,豆瓣評分從首映開始就降低至7.1,如今再降至7.0分。兩極分化的口碑成功拉胯了票房,日票房呈斷崖式下跌,最終丟失了票房日冠和總冠。

可即便如此,投資方貌似仍對於總票房已破十億的成績沾沾自喜。在《姜子牙》票房突破十億之際,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發微博驚喜地說“達成預期,以後就是超預期”了。很快遭網友調侃言外之意就是我已經大賺了一筆,之後賺的都是錦上添花,無所謂啦,可以讓評分繼續掉啦。

事實證明,《姜子牙》票房突破十億確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是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的又一部票房破10億的國產國漫電影,本身是件值得讚許和肯定的事沒錯。

這部電影再次顛覆了大衆認知的封神榜裏一個重要人物-姜子牙。

對比大聖和白蛇,姜子牙的故事出發點有了新的角度,不重點講封神大戰而是去思考大戰後的光景,這是我喜歡的地方,因爲感受到了一點新意,前兩者給我的感覺偏保守,會有一種對故事主線過於熟悉的疲乏。

電影基調也是我喜歡的那類,雖然沉悶沒爽點但是有後勁。口味這東西人和人不一樣。

至於內涵,我非常認可這兩個解讀。

第一、過度私慾的恐怖。九尾狐爲了滿足自己成神的慾望中了師尊的計,最終害死了自己還害死了整個狐族,她悔不當初,可是有用嗎?師尊爲了滿足自己一統三界的慾望,嘴裏說着“爲了天下蒼生”,實則把人族、妖族、弟子都當成了工具,虛僞又冷酷無情,讓人不寒而慄。

第二、就是大家一直在說的一人和蒼生的關係。救一人和救蒼生衝突嗎?

至於答案,大家自己選吧。

有爭議的影片,還是需要自己去看一看,“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有人說這部電影不適合小朋友看,但影片的畫面感非常不錯,也很有故事性,小朋友看了圖個新奇不是不可。

作爲成人的角度看,《姜子牙》故事很有深度,每個人物特點都很鮮明,有人把它理解成了政治,有人把它理解成了英雄,其實它就是萬萬個普通人的縮影。無論是神、是人、是妖,彼此命運相連。

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神外有神,不要想着去控制蒼生,那樣反而束縛了自己。萬物皆有緣,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你所信仰的,是道義,你所痛惡的,是罪孽。

當然,作爲口碑兩極分化的影片,《姜子牙》存在的不足也不少,例如備受吐槽的劇情不夠燃,立意過高等。客觀來講,劇情確實略有缺陷,不夠詳細,很多要在別人的影評看到解說補充才恍然大悟。

正如央視所說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姜子牙》電影立意深刻,已成公認,然存在內容失之簡單,重要情節、人物沒有演繹透徹的遺憾。

這部電影耗時13年多,既然這麼用心,爲什麼不把故事講好呢?我認爲《姜子牙》的不足亦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正如製片方所說的《姜子牙》是一部更偏成人化的動畫電影,不帶着和哪吒做對比的態度去觀影,體驗不算差。

《哪吒》可以說是針對於全年齡段,爽,燃,笑點衆多,小孩子也能瞬間get到這些梗,而《姜子牙》節奏慢,更嚴肅,沒有完全的反派,每個人都有枷鎖,天尊爲的是舍小保大,九尾是聽信讒言後的悔恨,姜子牙是堅守內心的道,這世上只有沒有了枷鎖才能還天下一個公道。

很有深意的一部動畫,不要拿他去和哪吒比,他們都是獨立的,這部電影把每個人都刻畫的有血有肉。

要想國產動畫真的越做越好,對接的年齡層也應不一樣,不再是小孩子的專屬了。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