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參的傳說故事與功效

玉竹是滋陰養顏的佳品,古代很多婦女就用它來保養容顏,古代中醫也認爲它是滋養身體的上品中藥。

相傳,唐代有一個宮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躪,逃出皇宮,躲入深山老林之中。無食充飢,便採玉竹爲食,久而久之,身體輕盈如燕,皮膚光潔似天。後來宮女與一獵人相遇,結廬深山,生兒育女,到60歲時才與丈夫子女回到家鄉。家鄉父老見她依然是當年進宮時的青春容貌,驚歎不已。

根莖味甘、微苦,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乾口渴、內熱消渴等病的治療,並可作高級滋補食品、佳餚和飲料。

———————— ★ ————————

雙峯尾參與尾參歷史

尾參又名玉竹,玉參、萎蕤、鈴鐺菜,爲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野陰溼處,林下及灌叢中,喜潮溼環境,適宜生長於含腐殖質豐富的疏鬆土壤。

雙峯縣有二十多年尾參種植歷史,有甘棠鎮、印塘鄉兩大尾參生產基地。近年來,社會需求量不斷增加,我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全縣現有尾參種植面積兩萬畝,並湧現數家尾參加工龍頭企業,其產品出口東南亞國家。

《本草綱目》中記載:“萎蕤,性平,味甘,柔潤可食。故朱肱《南陽活人書》治風溫自汗身重,語言難出,用萎蕤湯以之爲君藥。予每用治虛勞寒熱、痁瘧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參、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於去風熱溼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闡者也。

———————— ★ ————————尾參炮製與規格

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和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鬚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至柔軟後,反覆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乾。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曬乾。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段,乾燥。

規格:

一等:條長10cm以上,粗壯,色黃白,每1000g 不超過60支。

二等:條長7cm以上,粗壯,色黃白,每1000g不超過100支。

三等:條長3.5cm以上,每1000g不超過200支。

———————— ★ ————————

《玉竹參天》

東方居士

清風潤我上藍天,壯碩虯枝近宇軒。

新歲春潮激盪日,鳳年發奮戰猶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