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閱讀可以有效發展寶寶的認知能力,同時幫他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還可以拉近親子感情距離,促進親子關係融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絕佳做法。

不過, 不少家長帶寶寶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也容易走入一些誤區,不僅使得閱讀效果大大折扣,而且甚至可能阻礙他的身心發展。

比如下邊的這幾個常見誤區,家長要及時避開。

選用超前讀物

或者是因爲不瞭解寶寶身心發育特點,或者是想要他成長更快一點,一些家長會選擇一些 超出他發展階段的讀物,但其實這種做法 並不利於寶寶發展。

在選擇寶寶讀物的時候,家長要記住 只有合適的纔是最好的,一般來說,寶寶 2歲以前的讀物都應該以繪畫爲主,然後隨着他成長再適當 增加文字在內容中的佔比,這樣才符合他的身心發展規律,有利於他成長。

採用“指讀”法

不少家長在帶着寶寶閱讀的時候,會用手指着繪本上的文字進行閱讀,以爲這樣能幫助寶寶集中精力,還能幫他識字,其實這樣做卻恰恰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首先, 不識字的寶寶在閱讀的時候,主要通過觀看繪本上的圖畫來獲取信息, 家長的手指會讓他不能很好觀察書本上的圖畫, 導致閱讀體驗下降。

其次, 有效的親子閱讀應該是圖畫、文字、聲音等各種要素的完美結合,而不只是文字內容,所以 家長讓寶寶注意力集中到文字上反而會好心辦壞事。因此,建議有“指讀”習慣的家長儘快改正。

閱讀功利性太強

因爲親子閱讀有這樣那樣的好處,所以一些家長在帶寶寶閱讀的時候, 會預設一定的學習目標並檢測他的學習成果。

比如有的家長想通過閱讀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於是在帶他進行閱讀的時候, 會追問寶寶和故事情節相關的問題,如果他不給出滿意的反應,就不往下進行。

其實, 根據情節適當進行提問是有利於發展寶寶思維的,但這種提問意義就在於提問本身,而不在於問出個所以然,所以家長目標太明確反而不好。

強迫寶寶閱讀

強迫寶寶進行閱讀也是不少家長會犯的錯誤,比如有些家長每天會在固定時間帶着寶寶進行固定時長的閱讀,而不管他當時的情緒狀況如何, 這樣的閱讀方式一定收穫不到相應效果。

一般來說, 家長這樣的做法目的是想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要達到這種目的,家長 其實可以換個方式,比如可以每天在 靈活的時間帶寶寶閱讀,當他感到厭煩的時候,就及時停下來。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抓住寶寶感興趣的時間, 讓他對閱讀感興趣,這樣他的閱讀習慣慢慢就能養成了。

以上這4個親子閱讀的錯誤做法,家長如果有就趕緊改正,否則親子閱讀反而會讓寶寶討厭閱讀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