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古以來都是家長的最大心願。特別是針對男孩,“養兒防老”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因此,許多家庭對男孩基本上都是傾盡全力培養。但是對男孩的教育如何才能算是成功呢?

對社會主流價值觀來說,一個男孩能夠頂天立地,有擔當,有責任感就很不錯了。但是現在不少家庭急功近利,爲了鍛鍊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提高班,卻忘了孩子和我們相處的時間最久,受到了影響最深。

豆豆是一個在別人看來很老實的孩子。

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豆豆不敢和家長說,平時媽媽對豆豆特別嚴厲,考試只能進步不能退步。但是最後成績單還是通過微信被告知到媽媽那裏。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豆豆媽媽直接在公衆場合一頓叱罵,豆豆也被罵哭。

“憋回去,男子漢不準哭”,這句話又給豆豆形成了一萬點傷害。

很多母親在愛人身上看不到的品質都想強加到兒子身上,對孩子嚴厲起來,直接剝奪了孩子的本能,豆豆就是這樣,連哭的權利都沒有。此後,豆豆變得沉默寡言,性格變得孤僻。

這樣培養孩子,怎麼能不被“廢掉”呢?那麼,該如何培養男孩呢?

三忌:不懂禮貌、男孩不準哭、在公衆場合批評。

忌不懂禮貌

禮貌問題涉及孩子的綜合素養問題,要想成爲一個成功的人,必須懂得禮儀。家長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培養,未來才能夠獨當一面,當然了,懂禮貌也能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性格,孩子能夠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

忌說“男孩不準哭”

很多母親會強制要求兒子堅強,不準哭就是一個指標。其實“哭”只是表達情緒和情感的一種方式,因爲男孩在情感方面沒有女孩細膩,所以慢慢出現了思維誤差,認爲男孩哭就很沒志氣。如果制止和打斷男孩哭泣,也會造成很多的負面影響,比如內心有陰影,抑鬱,沉默寡言,變得孤僻。

忌在公衆場合批評

男孩的自尊心較強,甚至有時候爲了顏面和好友分道揚鑣。而父母和朋友不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在自尊受傷後,孩子只能默默承受創傷。一直到孩子演變成不願意和父母在同一場合出現或者不願和父母說話。

※ 兩不管:不管男孩能夠獨立解決的事情,不管男孩能夠獨立承受的事情。

不管男孩能夠獨立解決的事情。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視孩子爲掌上明珠,磕着碰着都心疼不已,自然對孩子的事情特別關注和上心。有時候孩子自己能夠解決的事情,家長輕易地就幫他們解決了。男孩不經過歷練,失去了解決事情這個學習過程,以後遇到事情只能求助父母或者他人。

不管男孩能夠獨立承受的事情。在孩子內心受傷的時候,家長可以進行安慰、勸解,也可以給孩子一個空間自己冷靜,不要過於干擾成長,因爲孩子只有經歷過失敗,纔會更加強大地去面對以後遇到的困難。

男孩堅強的品質是鍛煉出來的,家長要給予孩子空間和時間去歷練,而不是簡單的、粗暴的說教方式。採用科學的、符合孩子特徵的教育方式才能助力男孩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