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王朝史,發現不論是遺臭萬年的昏君,還是千古歌頌的明君,都是無情的,所以作爲臣子,都是膽戰心驚的活着,因爲一不小心,就因爲皇帝的一句話,輕則地位不保,重則人頭不保,可能就連族人都要被殺。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可謂是屢見不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一句話,實際上說出了爲人臣子的無奈,但是自古以來,不是誰都有機會做皇帝,成爲擁有至高權力的巔峯者,但是隻要不是巔峯者就可能隨時受到欺凌,就比方說,太子,儲君,這些活在皇帝之下的人,實際上有時候也是無奈的,很多時候,也只能膽畏畏縮縮老老實實的活着。

嘉慶皇帝就是這樣一個人。很多人說嘉慶皇帝不過是個庸才,但是真正讀過清史的人就知道,這嘉慶皇帝其實是個很果斷的人,只不過在乾隆還沒有死,還做着太上皇的時候,只能慫。這個嘉慶其實是個聰明人,乾隆爲什麼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將皇位讓給他他是一清二楚的,就像乾隆自己說的,只是因爲不想超過康熙在位61年的這樣的記錄,嘉慶深深知道,雖然皇帝他是做了,但是父親乾隆還沒死,實際的權力就仍然掌握在父親手中。

一些大臣,都是父親的忠實部下,和珅等權勢最大的人都是因爲父親還在纔不敢怎麼樣的,和珅和乾隆的關係真的非常好,他一直不太喜歡嘉慶,曾經幾次在乾隆面前說要把嘉慶換掉,所以嘉慶必須隱忍,並且老老實實按照乾隆的安排去做事,並且一副孝子的樣子。這些氣質其實,雍正乾隆都有,雍正平時也是裝得風輕雲淡的樣子,實際上一掌拳之後,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乾隆死後,嘉慶也完全像是變了個人一樣,之前的隱忍拋下了,直接讓和珅下獄,並且查封和珅名下的所有家產,這作風果斷幹練,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所以後來嘉慶才真正掌握了皇權,但是後面的皇帝呢?做的真的不行,就比方說光緒,同樣是傀儡,但是他就不甘心做傀儡,而且想着和明裏暗裏的對着幹,其實光緒是個很想做一番事情的人,但是正因爲他不懂得隱忍,所以最終搞得一事無成,變法也失敗了,所以我認爲嘉慶的做法,真的是聰明的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