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世纪晚期,由于圈地运动、商品经济等的因素的发展,英国的土地的支配权向自由化方向转变。土地进入市场的限制逐渐被打破,使得土地进入市场交易,土地市场在这时期发展了起来。

土地进入市场后可以自由的买卖或出租,就像普通商品交易一般,只需利益双方达成协议。土地资源进入市场使得个人土地产权制度的构建有了现实上的需求和经济上的推动力,推动了社会向新世纪转变。

一、宗教改革之后收回大量的土地,由统治者将其流转至市场,在庄园制走向衰落之时,英国土地市场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矛盾逐渐演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

从1500年开始,宗教改革出现在欧洲人民的视野之中。在16世纪到来之前,天主教在英国占据崇高地位。追溯到昂格鲁-萨克森时代,君主们就有赏赐教会土地的例子。在诺曼底公爵威廉统治英格兰后,更是将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与森林赐给教会和修道院。

“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 -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

由于教会权利的扩大,教会亦会通过兼并、侵占、垦荒等方式扩充土地财产。因此,中世纪时期,教会占据土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则收回大量的教会土地,并且将土地大量转入市场。

中世纪早期,英国普遍为庄园土地。“庄园”是一种制度,制度的核心便是领主与农民的关系。领主将一部分土地留作自营地后,将土地给佃户种植,但土地的所有权归土地领主。

到中世纪晚期,庄园经济破碎,土地进入市场,土地的所有权范围也变得广阔,土地市场的参与阶层要得到扩大。土地市场的参与者范围包括了农民、商人、乡绅等多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的加入使土地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英国土地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例如特性表现。在土地市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圈地运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两者之间相互交织。

交易的基础是有商品,在中世纪晚期的土地市场中,庄园主、农民是土地出售的主体,而商人或进行圈地运动的人则成为土地收购的主体。由此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型与社会的变革使得土地在农民与土地主心中的地位下降,从而促进了土地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土地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被具有重新意识能力和富有商业意识头脑的企业家手中,他们不拘于封建时期的土地经营方式,采用新的手段开发土地,从这些土地挖掘出最大限度的商业价值。

在利益的驱使与他人的成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土地市场,收购土地,提高着土地市场的繁荣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市场经济被确立。社会矛盾也逐渐演化为阶级矛盾,以富有程度为标准,形成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二、圈地运动使得土地私人产权制度逐渐确立,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需求增加,价格革命爆发,贵族趁机聚敛财富,受生活所迫的农民放弃或者转卖土地

中世纪早期,英国为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由于土地所有权的模糊,农民被庄园主压迫被土地束缚。土地也被规定采用家族继承制度,并且严格规定不可以进行交易与转让。

直到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逐渐兴起,受经济发展转变的影响,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受庄园主支配的农民、佃户拥有了土地,获得了土地的支配权。不管任何时期,底层人民永远占人口的大半比例,英国几百万农民由此获得了土地,封建的庄园经济彻底破除。

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不仅瓦解了封建庄园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众的封建思想,推动着现代化市场的建立。在土地制度变革的同时圈地运动也在进行当中,圈地运动的发展使得农民与地主感受到土地价值降低,农作物的贬值。

此时市场的发展,土地俨然成为交易资源,农民纷纷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变卖自身拥有的土地,参加着土地市场的繁荣。圈地运动成为了彻底瓦解封建土地制度的催化剂成为了土地产权变革的强化过程。

16世纪初期至十七世纪,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英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在16世纪的100年里,英国人口增长了原先人口的四分之三。

在这样人口剧增,土地总资源不变的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显得异常珍贵。土地甚至成为部分人生活的必需品,土地价格在市场上不断攀升,甚至连地租价格也水涨船高。正所谓:“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土地需求的扩增,为土地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动力。

由于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形成了粮食需要与供应能力的反差,导致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这时期,物价飞速上涨,食品价格最疯狂时刻上涨了六倍,土地价格同样随之市场情况的变化而上升。

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观测市场加之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便把拥有的土地在市场上售卖哄抬价格,肆意聚敛社会财富,土地价格的增长推动了土地市场的发展繁荣了英国的土地经济。

在长期受地主压迫的生活状况下,部分社会底层人们生活贫穷潦倒。他们渴望财富、渴望自由,所以大部分人会放弃土地。

特别是从事牧场养殖的习惯佃户,底层人民从羊毛市场脱离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打击,他们放弃或转卖土地去寻求新的生计。家庭负债也是出卖土地的原因之一,有的佃户生前负债累累,不愿意子女被债务拖累而卖土地抵债。

三、在不同区域土地市场繁荣程度表现出明显差别,总的来说土地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16世纪前期,土地价格与地租租金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后期,地租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期,而且土地租期越来越长,土地交易地价更是一路飙升。

从1500年开始,由于经济需求等原因,贵族便采用不断提高接纳金的方式增加土地租金。到十六世纪中后期,地租价格增长幅度扩大,十年间增长两倍成普遍,增长至四五倍亦不稀奇,地租呈现增长趋势。

在英国,持有地的使用年限一般较为固定。在这规定下,中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了一大批的富裕农民、乡绅。他们富裕后大量的购买田地,最高时期他们占全国土地比例高至70%至80。正因为乡绅等人加入土地市场后大量收购土地,土地需求上升,土地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由于历史与地区原因,英格兰不同地区的土地管理和继承具有差异性。

英格兰庄园和东部昂格利亚。英格兰庄园深受习惯法的限制,东部庄园则完全不受习惯法的限制。继承方面两大地区也是完全不同,英格兰庄园是由庄园领主的儿子们公平继承,而东部庄园则是不公平的继承制度,土地的获得凭借领主的偏爱或自身的实力。不同的地区差异明显,土地市场状况自然也受其影响而不同。

在土地市场状况方面,英格兰庄园几乎没有土地市场的发展空间与可能,反观东部庄园土地市场则是活跃异常。

由于土地继承制度的不同,东部庄园思想更加超前,晚辈不总是继承父母的土地导致土地无人继承,转而投向市场转卖。所以土地在家庭内部转让的比例减少,中途低价转卖的情况增长,土地转让价格的降低提高购买者的购买心情,繁华了东部庄园的土地市场。

中世纪时期,欧洲宗教权利的的发展达到高潮时期,欧洲几乎被宗教统治,皇权都只能依附与教权。宗教宣扬人死后会进入炼狱或者天堂,而炼狱的痛苦可以通过做善事而得到减轻。

教会常常会组织活动或进行仪式祷告,而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金钱,参加者需要支付参加费用与活动中的做善事的费用,例如:给穷人衣物。他们为支付教会的各式各样活动费用往往会变卖土地。有点信仰者为了表示自己对教会的虔诚,会将自己的土地变卖后捐献给教堂。这便成为土地转让的起源因素。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由于土地制度的变革等多层原构成土地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呈现出“土地多元化、区域差异性大”等特点,其发展对英国了产生巨大影响。

土地市场发展加速了庄园的灭亡,推进了农业经营的变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使得英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

参考历史文献:

《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

《英国史论文集》

《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