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出乎預料的,在不少Tier1(一級供應商)紛紛表示不參加2020年北京車展的情況下,地平線反而在E3館搭建了一個佔地面積近200平、設計感十足的黑色夢幻展臺。9月26日下午,展臺四周佔滿了人,而大家目光的中心,就是展臺中央正在舉行的“啓動新引擎”發佈會——地平線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芯片征程3發佈,同時一系列智能駕駛落地成果也正式對外展示。

除了發佈征程3,地平線還在2020年北京車展期間正式宣佈與大陸集團針對中國市場,在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TheCars自己都沒想到與地平線的第一次採訪會來得如此之快。要知道這家“邊緣人工智能芯片領導者”身份的Tier2(二級供應商),在2019年是全球估值最高的AI芯片獨角獸。

同樣在2019年,地平線在8月發佈國內首款車規級AI芯片——征程二代;10月發佈了新一代AIoT智能應用加速引擎——旭日二代,這兩款處理器已大規模商用。地平線還以“芯片+算法+雲”的完整解決方案,提供給包括奧迪、博世、長安、比亞迪、上汽、廣汽等國內外的頂級Tier1和OEM廠商。

“我們創造價值”

從8月28日與上汽集團簽約,到9月26日與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分別簽約,一個月之內的兩次重量級合作,讓地平線越來越受到了普通購車用戶的關注,畢竟與主機廠的合作,將爲用戶帶來作爲直觀且直接的終端產品。

按照常理,供應商就應該爲主機廠提供專業、專屬的服務,而且經常是處於“被動”甚至是“弱勢”的地位,然而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卻不認爲地平線爲主機廠打造高度定製化功能和產品,是一種對自身的妥協。他認爲地平線立足於本土,要打造國際級車規級產品,更要真正地去產生價值、創造價值,去賦能主機廠,讓主機廠自己去做自己想要的、特色的、差異化的開發。“我們不希望與不同主機廠合作推出來的產品都是一樣的,這種同質化實際上是扼殺競爭的。”餘凱堅定地表示,“所以我們跟上汽成立聯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戰略級的合作,不是‘我有什麼就給你什麼’的交付模式,而是聯合開發的模式。聯合開發是大家在一起,在產品定義階段就共同探討,而不是說我們有一個標準化的東西你就接受。這種模式表面上看地平線好象有妥協、有喫虧,但實際上是創造價值。爲什麼呢?當你的客戶有差異化的時候,就不會同質化競爭,而是爲市場提供多樣化選擇。多樣化反倒不會傷害我們自己的生態。”

別簡單地去理解地平線所謂的“差異化”,它最關鍵的在於地平線賦能主機廠完成核心差異,而不是地平線去針對每一個主機廠做差異化,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高度協同地去共同創造差異的過程。

餘凱這樣做是地平線可以立足的關鍵。相比較地平線這種Tier2,上汽與廣汽等主機廠要強大得多,它們對於地平線的要求就是要獲得有上汽特色、廣汽特色的智能網聯終端應用,而這種看似“花錢辦事”的做法,反倒有一種“甲方爸爸”和乙方的角色真實寫照,然而餘凱認爲值得。

爲什麼值得去與主機廠共同“創造價值”,餘凱提到關鍵的一點,就是地平線是中國自己的。餘凱告訴包括TheCars在內的媒體,國外著名的Tier1、Tier2,從心態上來講,它們更加重視歐美的市場和歐美的主機廠,同時核心技術研發也不在中國。“這些供應商不會爲中國的主機廠開發定製化產品,這就成爲了我們中國主機廠最大的痛點。這也成爲制約中國主機廠不斷地向前去研發、創新的一個制肘。”

“要超越它們”

地平線剛成立五年,主要面對着來自1999年創立的Intel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芯片公司Mobileye和1993年創立的NVIDIA英偉達的競爭。據餘凱介紹,地平線過去大概花費四年時間推出征程2,趕上了Mobileye EyeQ4輔助駕駛芯片。同時征程2在性能上、以及針對中國路況的方案上,現在都是優於Mobileye的EyeQ4。“我們用了4年時間趕上了他們20年的時間,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軟件算法、芯片架構的能力是非常清晰的。我們在未來的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核心就是要超越它們。”餘凱說道。

餘凱自信的來源並不是因爲創立地平線前做了20多年的機器學習算法,這或許爲地平線帶來了很不一樣的特質,其實更多的自信是來自於年輕。餘凱表示,自己對新一代的中國技術專家和地平線本身能力的自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是全球車企的第一大市場“地平線跟中國的主機廠共同去協同、共同去進化和生長,這也是我們認爲我們的信心的一個來源。”

地平線的核心產品是“芯片+算法+供應鏈+服務”,以及靈活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帶來了一站式的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地平線在人工智能車載計算芯片上面,有屬於自己很獨到的技術和理解。餘凱認爲相比英偉達和Mobileye,地平線在單位功耗上面處理的幀率都是有優勢的。“我們能讓軟件更加的高效,這點我們特別自信。所以在競爭力方面,我們認爲我們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短板。”

餘凱認爲地平線面對的挑戰並不在於自身技術能力,而在於國外幾個處於領先地位的對手有長期積累的品牌力和號召力。餘凱認爲需要提升品牌力,譬如讓地平線做更多的落地和更多的展示,同時通過搭載地平線產品的整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口碑,提升品牌力。“我覺得一方面是創新,另外一方面是愚公移山,有一些經歷和成就還是需要熬出來的。所以我覺得未來的兩年到三年,請大家再來看一看地平線能不能實現超越。”

關於地平線的“愚公移山”,餘凱舉了一個例子:征程2推出之後,跟主機廠簽約非常快,但是在芯片沒有發佈時卻很難簽約;而國外成熟的芯片廠商,用期貨就可以跟主機廠簽約。餘凱用這個真實的經歷說明一個道理,現在大部分人還是因爲看見才相信,極少數人能夠做到因爲相信纔看見。“我們不能去苛求。因爲中國做這樣的硬科技是新生事物,我們不能改變大家的認識,但是我們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用我們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來真正讓中國的主機廠相信中國廠商自己能夠生產出世界級的集成芯片。”餘凱說到這裏,情緒有些激動,但正是因爲經歷的太多,讓他才越來越堅定。

“如果沒有競爭,地平線也會懈怠”

我們看到了硅谷誕生蘋果、高通、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但是我們回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硅谷,半導體行業競爭異常激烈。據公開資料顯示,硅谷曾出現了31家半導體公司,然而經過了十年的競爭,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最終能夠存活下來的半導體公司寥寥無幾。半導體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這讓很多公司投入的研發週期和研發經費最終因產品被市場拋棄而打了水漂。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產品的前瞻性和算法。如果算法沒有算對方向,或者可以用“押題不準”來形容,那麼這個公司數億研發費用都將會打水漂,這也就是在硅谷不斷有芯片公司發展,也不斷有芯片公司倒閉的原因。

有人說,地平線是硬件廠商裏面最懂軟件的,軟件廠商裏面最懂硬件的。餘凱表示地平線跟很多芯片企業不太一樣,因爲芯片企業主要是設計芯片,可地平線講人工智能芯片首先是爲人工智能軟件服務的。

說到興頭,餘凱又與我們分享了地平線的一次高光時刻。今年6月份,地平線在Google Waymo舉辦的全球目前爲止場景最豐富、挑戰最高的自動駕駛算法大賽中,5項比賽裏獲得了4項全球第一、1項全球第二。“地平線是芯片公司,我們自身的能力可以保證地平線的芯片可以高效支持軟件算法。”

競爭,是一家企業躲不開的話題。在9月24日,華爲發佈了華爲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DN,在此前華爲就曾表示要進軍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的研發。而在2019年底,華爲還聯手奧迪完成了全國首例高速公路無人駕駛車的路協同測試。

餘凱認爲華爲是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我覺得中國有很多的核心硬科技的企業出來,競爭總是給消費者、給創新帶來加分的。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地平線沒有競爭,我覺得地平線也會懈怠。”

“智能汽車纔剛剛開始,未來無限可期。中國一定會誕生核心硬科技的公司,地平線只是其中之一。”餘凱最後說道。

文 / 西南

值班編輯 西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