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接受過八十年代崇拜西方的所謂新啓蒙運動洗禮的人來說,都會有個執念,認爲大一統國家是中國沒有發展出自由民主和現代資本主義的重要原因,以爲小國林立更有利於人類進步,更有利於推動一個國家走向現代資本主義,所以會由衷地贊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分裂局面。

確實,從一定意義上說,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如果只是從生產力水平進步的角度來看,分裂割據局面下的先進發達地區的優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會由量的積累引發質的變化,最終產生新的技術和新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這也是資本主義首先在西歐地尼德蘭地區,英國和法國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資本主義制度率先在這些地區出現之後,也確實催生出了許多規模雖然小,但是發現水平卻比較高的國家,其中一些甚至還一度獲得性國際性乃至全球性的霸權。比如最早崛起的是荷蘭,之後是葡萄牙,然後是西班牙,再是英國,然後是法國,荷蘭和葡萄牙都是小國,但是卻能利用自己作爲沿海地區的經濟和貿易優勢,一度取得海上霸權,都是這個原因。

爲什麼小國更容易發展起來呢?其實小國並不是成爲先進發達國家的充分條件,甚至連必要條件都算不上。當時的歐洲存在大量的小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小國都成爲了地區發達國家,也沒有抖成爲海上霸權國家,只有荷蘭和葡萄牙成功了。而這兩個國家之所以率先強大起來,並不是因爲他們小,而是因爲他們處在沿海地區,是貿易發達國家。而當時工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貿易是比較重要的。

英國和法國能夠取得世界霸權,是因爲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剛好是再沿海地區,英國還是島國,但是他們又最早經過前期得積累,成爲了最早的工業化國家,這時候他們的工業產能再加上他們瀕海的地理優勢,就讓他們成功的成爲那個時代的世界霸主。經濟上的變化,進而推動了政治和文化的發展,也就讓小國稱霸的時代成爲了歷史。

工業化除了地理優勢,貿易優勢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國家規模優勢,人口太少,資源太過稀缺,都是不可能催生出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也就不可能催生出資本主義政治和社會制度可。道理很簡單,人口少,地盤小,資源沒有那麼緊張,也就沒有進行技術革新的動力了。比如荷蘭和葡萄牙,雖然獲得了海上霸權,但是因爲他們是小國,人口少,資源沒有那麼緊缺,自己可以過得不錯了,也就不容易發展出工業革命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走向了大一統就是錯誤,也沒有什麼好遺憾和後悔的。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建立起了大一統國家,並且成爲了之後中國的一個歷史傳統,雖然也有過不少分裂割據的時期,但是大一統還是大勢所趨,是人心所向,最終都是走向了更大範圍的大一統。總體來看,中國歷史就是在分裂與統一的交替過程中螺旋式地發展和擴大,最後形成了今天中國廣土衆民的大國基礎。

從歷史來看,雖然中國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統一的,但是也有不少分裂的時期,有些分裂時期甚至持續的時間很長,但是除了趙國時期之外,大多數時候分裂都是很糟糕的事情。因爲分裂雖然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百家爭鳴,思想繁榮,但同時也必然意味着持續不斷的戰爭,生產力水平嚴重倒退,人口大幅度減少,而這種戰爭是會影響到每個普通人的,所有人都處在朝不保夕地狀態,這也就是東漢末年曹操在詩中說過的,千里無人煙,白骨露於野。

歐洲的情況實際上也是一樣的。歐洲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就陷入了小國林立地分裂割據狀態,也一直處在戰爭頻仍的狀態,人口很難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分裂割據最嚴重的中世紀,更是歐洲歷史上最爲黑暗的時期。在文藝復興運動出現之前,歐洲的各方面都非常落後,這個時期的中國無論是哪方面都遠比歐洲更加繁榮和發達。比如元朝在中國歷史上是發展水平倒退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來過中國的歐洲人眼裏,中國幾乎就是天堂。

則是因爲歐洲長期分裂,小國林立,戰爭頻仍,兵連禍結,所以永久和平纔會在歐洲成爲一個重要的思想問題,康德甚至寫過永久和平論這樣的著作,他所謂的永久和平,其實就是希望歐洲能夠結束各國之間不斷爆發戰爭的狀態,能夠讓所有國家都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但真正回答這個問題的不是哲學家,而是拿破崙到希特勒這種統一歐洲的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歐洲內戰引發的。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在由美國從外部提供的強制和平秩序之下,德國個法國纔開始合作,嘗試通過和平的方式來推動歐洲的一體化,最初是歐洲煤鋼聯營,之後是歐共體,最終則走向了歐盟,纔有了歐洲共同的貨幣,歐元。而中國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大一統國家的基本條件,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的郡縣制,中國兩千多年前已經做到了的統一貨幣,歐洲直到出現歐元才完成。

從人類歷史進入工業化時代以後就已經清楚的表明,一個國家想要成爲自己國家個民族命運的主宰者,他的人口和領土規模就必須是大國,因爲只有大國才能在內部進行不同地區之間的分工協作,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而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雖然人口和領土規模不是成爲一個大國的充分條件,但毫無疑問是必要條件。

在工業化時代到來之前的兩千多年曆史裏,中國能夠始終領先於全世界,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早早的就確立了大一統國家的基礎,也確立了統一的原則。無論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還是君子大居正王者大一統,都是這種理念和原則的表述。哪怕是在分裂時期,一個政權一旦稱帝,就會自然而然的把統一全國當成自己的主要目標。

雖然在明清時期,中國沒有獨立的發展出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也沒有出現歐美那種自由民主和政治制度,但這並不意味着過去的兩千年我們就走錯路了。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爲中國早早的實現了大一統國家的目標,所以中國即便是在晚清以來最黑暗的時期,也始終被視爲沉睡的雄獅,雖然睡着了,但畢竟還是雄獅,總有一天是要醒來的。一旦醒來,就要震驚世界。

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持續了一百年,這被中國人視爲恥辱,也視爲最黑暗的歷史歲月。但我們也要知道,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落後捱打,卻並不以此爲恥,甚至有些國家對這段歷史還甘之若飴,乃至於感到自豪和驕傲。中國人之所以會感到恥辱,就是因爲我們知道,我們不應該落戶捱打。如果一直都是落後捱打,自然就習慣成自然了,不會覺得有什麼恥辱了。

其實,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用《鄉村愛情故事》裏的趙四在《吐槽大會》上的說法,你去象牙山村打聽打聽,我哪天不捱打?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不捱打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捱打也並不是什麼特別悲慘的事,比捱打更悲慘的事比比皆是。但中國不同,中國覺得屈辱,甚至在決定是不是要向打自己的人學習的時候,還要先問問是否符合自己的傳統道德價值。

這就是大一統帶給我們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無處不在,但卻又經常習焉不察。甚至在很多時候,維護國家統一就是目的本身,不需要什麼理由。大一統國家不僅意味着皇權專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意味着結束了割據混戰的狀態,意味着更大範圍的統一市場,更多可供開發的土地,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只有在這些基礎之上,纔能有更加繁榮的思想和文化,更多的發明和創造。

所以,雖然秦朝二世而亡,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統一王朝,統一的局面僅僅維持了十四年就煙消雲散了,六國復國,楚漢爭雄,甚至一度出現了從郡縣制向封建制的倒退,但統一的語言文字、統一的貨幣、統一的度量衡、統一的車軌軌距,這些更加基礎性的東西並沒有廢除。即便是六國復國,也沒有恢復各國的文字和貨幣,漢朝更是全盤繼承了秦朝的整套政治制度。

雖然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但歷史地看,每次分裂到統一,時間都在變得越來越短。如果從春秋戰國開始算起,那麼春秋戰國的局面持續了六百年,從三國到隋朝大一統持續了三百多年,五代十國只持續了54年,一次比一次短暫,宋朝之後每次王朝末期都會出現大動盪,但再也沒有出現持續分裂割據的局面。

也是因此,我們才經常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分裂是禍,統一是福,分裂不得人心,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因爲分裂就意味着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