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古鎮——三岔鎮

謝恭瑞

在天水市麥積區東70公里處的渭河南岸,有一座古城——吳砦城,又名三岔鎮(是現在三岔鄉政府所在地)。地處秦嶺北展支脈野鶴山北麓,北臨渭水河,與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鳳閣嶺鎮毛家莊村隔河相望。這裏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交通便利,是310國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一、自然景觀

三岔鎮地處北緯34°30′,東經106°02′。渭河南岸,秦嶺溝口。西鄰元龍鎮,東接東岔鎮。隴海鐵路、310國道、“寶蘭客專”穿境而過,東西跨度48公里。這裏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降雨量約613毫米,無霜期190天。

全鄉共有17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區域面積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065畝,總人口3373戶,15282人。

三岔鎮周邊羣山環繞,山地、溝壑、河川穀地相間分佈,地形複雜多樣,景色獨特秀麗。

(一)石壁子(石碑子)

從三岔鎮(吳砦)往南沿秦嶺溝行10公里,就到達石壁子。石壁子,原名石壁砦,是南宋抗金名將吳璘部將姚仲拒敵金兵之地。在秦嶺南坡松樹溝口建立吳璘衣冠冢,立有石碑一座,高1.3米,寬0.6米,上書“吳璘將軍之墓”作爲對吳將軍的紀念。由於年代久遠,其碑文字跡已脫落。

秦嶺溝河在《水經注》天水境內水系圖上叫銅巖谷水。發源於秦嶺北麓,向南曲折流經吳砦城下,注入渭河。秦嶺溝是古時吳砦城通往天水的必經之路,也是古時客商經吳砦、翻秦嶺、達利橋、入四川的通道。

(二)月亮石

從三岔鎮東行5公里,有一道溝名叫巨寺溝,310國道從溝口通過。溝中一條山河發源於秦嶺大堡(海拔2498米)之南麓,曲折北流,注入渭河。從巨寺溝口南行12.5公里就到達蓋坂地。這裏有一自然景觀---“月亮石”。在蓋坂地東面的懸崖絕壁上有一塊巨大的半月狀裸露崖壁,方圓十餘丈,宛如農曆八月初十的月亮,故而人們稱爲月亮石。

在月亮石東北的山樑上有一組巨石組成的“筆架子”。中間一石高約3米,兩邊各有一石高約2.5米,遠遠望去像一擱筆的筆架子,天然形成。

在月亮石的南邊有一高峯,直插雲霄。半山腰有一寬大平臺,全是裸露石壁,從高臺之上往下流黑水,人稱硯瓦臺。

古人傳說,仙人站在蓋坂地,右手執毛筆,蘸硯瓦臺之墨,在月亮石之光照映下,吟詩作賦,寫完之後就將筆擱在筆架子上。

因而,月亮石,筆架子,硯瓦臺被人們稱爲前進溝三景。寶蘭客運專線橫穿筆架山中而過。從蓋坂地往進走,就是層巒疊嶂的山峯和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山深林密,林中到處是珍寶。不僅有白皮松,紅豆杉等稀有樹種,而且有人蔘,天麻等中藥材,還有紅腹錦雞,林麝,梅花鹿,羚羊等珍稀動物。巨寺溝除月亮石外,還有關門窯“補

天石”,“將軍石”,“娃娃口”,“牛槽”等自然景點。巨寺溝自然風光秀美,是避暑,休閒,遊覽的好去處。

(三)碧峪溝

從吳砦出發,沿310國道西行6公里,就到碧峪溝口,向南就進入碧峪溝。碧峪溝有一條山河,在水經注中被稱爲丘谷東溪水,發源於南秦嶺北麓,由南往北,注入渭河。河水旁邊是一條通往溝裏的公路。溝的兩側是怪石嶙峋的石山,在石山的懸崖峭壁上生長着一簇簇翠綠的香柏,與裸露的岩石,綠灰相間,再加上潺潺流淌的溪水,構成了一幅連綿不斷的山水畫。沿溪水南行6裏,就到達佘家門村,此村地處河谷較狹窄處,是入谷之門戶,過了佘家門是一片較爲開闊的腹地,前行五公里出現一谷口將這篇腹地收攏起來,形成一個大袋,成爲一個天然的防禦屏障。沿着碧峪溝腹地一直向南,就到達南溝口,南溝口一左一右有蔣家溝門與蔡家門(現屬黨川鄉),是出溝之門戶。碧峪溝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有大片的蕨類植物,皁角樹,樺樹和珍貴的國寶級珍稀樹種野生紅豆杉。碧峪溝還留有古棧道的遺蹟,也是古時從渭水峽谷古鎮吳砦通往秦州,四川的一條祕密通道。碧峪溝風景秀麗,是春遊和秋遊的好去處。

二、 歷史沿革

三岔鎮原名吳砦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抗金名將吳璘在此屯兵時所築,距今已870年。吳璘,今甘肅靜寧人,公元1127年,金兵南犯,北宋滅亡。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天水張俊以吳璘之兄吳玠爲秦鳳副總管兼知鳳翔府,吳璘隨兄抗金。富平兵敗,金人深入,吳璘兄弟率領軍隊退守渭河—秦嶺一線,扼守金兵南下漢中,四川之通道。紹興四年(1134)吳璘,吳玠在仙人關大敗金兵,取得勝利,捷聞,朝廷授吳玠爲川陝宣撫副使,吳璘爲州防禦使兼知秦州。紹興十年,吳璘節制陝西諸路軍馬,金將撒離喝率十萬衆渡黃河入長安趨鳳翔。當時吳璘在河池(今徽縣)。命田晟以三千人迎敵,遣部將姚仲拒敵於石壁砦(今吳砦溝石壁砦),吳璘率兵自河池經利橋夜襲敵營,以疊陣法更休迭戰,大敗金兵。吳砦城在此役後,吳璘奉旨防守金人入川要塞時在渭水南岸,野鶴山麓高地上夯土築城,故名吳砦城。

據《天水縣誌》記載:“三岔之有城由來已久矣,宋吳璘屯兵時所築也,故有吳砦之稱。南控秦嶺,北跨渭河,爲陝川咽喉。自元、明以來,視爲重鎮。清乾隆時,改爲廳治。沿至民國成立,改爲警察治,近又改作第六區,立公安分局管轄”。又據《天水縣誌》記載:“三岔廳在州治東南二百二十里,顧祖禹雲,吳砦在上邽縣東,紹興末,吳璘恢復秦隴置砦於此,乾隆二十二年,陝甘總督黃,甘肅巡撫吳,議請移秦州同城州判分駐於此,轄州境東南鄉之黨家川十八村,呂家集八村,三岔鎮十三村,利橋七村,胡店三村,北峪溝十三村,官莊四村,吳砦七村,戶一千三百八十有奇,屬州判管轄,二十五年移駐焉。”

此城地處天水與陝西寶雞交界的渭河峽谷,南靠野鶴山,西北兩面臨渭河,東有秦嶺溝山河,地勢高峻險要,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寨。從前又是甘、陝、川三省的咽喉要道,東達寶雞,南通徽、成二縣入川,北抵隴東和寧夏,西往天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於吳砦城地理位置重要、歷代官府對此地都十分重視。清朝尤爲視爲重鎮。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陝甘總督黃庭桂,甘肅巡撫吳達善與秦州知州合議,奏請清廷批准,在三岔地區建廳設衙門。所謂“三岔”者,即東岔、西岔、散岔三地之總稱也。當時委派州判高清晏分任三岔廳的行政長官。高清晏奉命後,一面到利橋散岔地方建立臨時廳署,到 職理事 ,一面到三岔、吳砦一帶實地考察,選擇修建廳署的適當地址。認爲散岔地勢低窪,易遭水患,吳砦城居高臨下,且早有城垣,於是確定吳砦城爲三岔廳址,移建署衙於此。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廳署建成,從此吳砦城又稱名“三岔”,後建三岔城。城牆東、西、南三面均長104丈(每丈合3.3米),北面 長50丈,牆高2丈左右(最高的東牆2.4丈)。牆基寬

2.1丈,頂寬6尺,城牆四角和中部有較厚的土墩(每面牆中間兩處),頂部寬1.2丈。城內佔地約8公頃,渭河從西部和北部城下流過,城南依野鶴山。正南和東牆靠南處各設1處城門,上建門樓。進入東南面城門,是一條120多米長塊石鋪成的斜坡大道,大道盡頭(街道口)有一座古牌坊,正面上書“三岔鎮”三個楷書大字,背面書“和風甘雨”四字,落款:“乾隆庚戌(1790年)冬立,判秦州事縱 司 燖 ”。現存東南面城門及城門樓和部分不完整城牆,以及“三岔鎮”牌坊。

東南面城門樓原是土木結構,已經殘破,爲了保護加固,在成映平,趙正錄的倡議下,自籌募捐資金,已於2007年2月——2008年12月重修加固,南面城牆,現在也重新用水泥、片石加固。

三岔廳爲秦州直隸州所屬之散廳,與單州縣同爲地方行政機構。三岔廳的長官爲州判,從七品,是秦州直隸知州的佐官,又是地方政權廳一級的長官。職權是掌管轄區內徵收田賦銀糧,受理民刑訴訟,緝捕盜賊,維護地方治安以及河防水利等事宜。

三岔廳設有兩房三班:兩房即戶房——主管田糧戶籍,刑房——主管刑獄。三班是皁班、壯班、快班。兩房皆爲胥吏,三班皆爲衙役,總共五十餘人,現在吳砦初中校址即爲當時之廳署衙門舊址。

民國成立後,秦州直隸州改爲天水縣,但三岔廳的建制仍舊保留。直到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國民黨政府才撤銷三岔廳制,設立三岔公安局,局仍設置原廳署內。有警官、警察三十餘人,職權與原三岔廳相當。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八月,有 楸 木樹馬順,聚集土匪千餘人,與隴東土匪楊二聯結,由張家川越關山來吳砦搶劫百姓,舉火焚燬了三岔廳署衙門。

1929年,三岔公安局併入天水縣,設立第六區公署。1934年,實行保甲制,第六區改稱三岔聯保辦事處,設聯保主任,民國29年(1940年)又改爲三岔鎮公所,聯保主任改稱鎮長。

1949年解放後,設三岔區政府,下轄吳砦、太碌、葡萄、巨寺等鄉,1955年合併爲吳砦鄉,1958年成立吳砦公社,後半年公社擴大,與元龍、立遠、東岔等合併爲葡萄園公社。1961年劃小,成立吳砦、葡萄公社,1968年葡萄公社一部分併入吳砦。文革開始後,改名爲吳砦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又改爲吳砦公社管理委員會,後改爲吳砦鄉。

吳砦公社成立後,沒有辦公場所,因而在城隍廟內辦公,一直到1975年,搬到太碌,當時交通不便,走天水要過渭河,去鳳閣嶺或毛家莊坐火車,渭河上無橋,在太碌與北峪之間修了一座鐵索吊橋。所以將公社搬到太碌,過河比較方便。1993年310國道開通後,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於是1992動工修建,鄉政府辦公大樓,1994年竣工,竣工後又將鄉政府從太碌搬到吳砦,其下屬單位衛生院、信用社、學區等單位也先後移至吳砦。吳砦又成爲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交通便利,三岔鄉所轄各村,上至黃龍,下到嘴頭,老百姓到鄉政府辦事十分便利,可坐班車,也可坐小面的車,也可騎摩托車,非常自由。

附;詩一首;詠吳砦,謝恭瑞,2015年2月。渭城如畫裏,野鶴氣凌雲。兩水夾古鎮,雙橋落彩虹。北眺雪嶺峯,東瞰藥王洞。誰念古城史,臨風懷吳公。

三、宗教聖地

三岔鎮地區,歷史悠久,不僅自然景觀獨特,而且宗教聖地亦爲數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有野鶴山,城隍廟、小陸寺、藥王洞、貴峪寺等。

(一)野鶴山

野鶴山位於三岔鎮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北展之伏脈,蜿蜒而來且突兀崛起的山峯,爲三岔鎮之主峯、山勢高聳似鳴鶴之鵠立,地形突兀。因此以“野鶴山”而名之。當地人都稱之爲“老鶴山”。爲當

地名勝古蹟之一。民國時期三岔名人趙貴,曾在《重建野鶴山記》中雲:“野鶴山瞰青鳳以北來,西望石門隱現浮雲之表,東瞻金龍出沒雲漢之間,襟關帶渭,氣象萬千..”。

野鶴山自明朝萬曆年間建有玉皇殿、北方真武祖師殿、野鶴龍君及聖母宮等廟宇,其周圍蒼松參天,竹影當庭,泉深林密,風景殊佳。登上 其山,舉目四顧,則有“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可觀渭水如帶,猶如天上來,滔滔而東去,使人心曠神怡,喜氣洋洋者矣,每當遭逢旱澇之災,鎮人禱之 輒 應。野鶴山廟宇因創建年代久遠,雖經數次重建,而 脊 瓦參差,樑柱傾 圮,乃於民國二十年重新修葺,從此廟貌煥然一新,而爐煙鼎盛,鐘聲遠播,又以啓人文之靈秀,爲三岔鎮之寶剎。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野鶴山也難逃毀壞之厄運,1976年,我們在吳砦中學上學時,曾在野鶴山背柴,只見到一座韋陀殿還在,其餘大殿已被毀壞,而今已無人問津矣。

(二)城隍廟

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岔廳署衙修建竣工後,緊接着就修建了城隍廟、文昌宮、關帝廟等廟宇。隍廟即以州城隍漢忠烈紀將軍之像祠之,後於光緒十年(1884年)官民重建隍廟,同時於廟前修建搶廈三楹,東西建十殿閻君殿,以及樂樓,北建戲樓,東側建昭忠祠,祀以宋太史西川宣撫使新安武順王吳公璘神主,以追念吳將軍築城守土之功而久遠之意。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因昭忠祠廟地狹小,戲樓亦將傾倒,在趙貴、高仰之、呂調臣,張鵬翔諸先生的首倡下,重新修葺戲樓及移建吳將軍祠,以彰吳介、吳璘二將軍取義成仁,禦寇守土之功,後因歷史變遷,吳璘廟現已不存。

城隍廟距今已250多年了,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三岔鎮周邊百里的人們,皆雲集於此,祭祀城隍爺、祈求庇佑。三岔城熱鬧非凡,唱秦腔大戲,進行物資交流,廟會持續十天左右。

而今,當你懷着虔誠之心步入隍廟的大門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浩氣長存”金字大匾,懸掛於大門正中上方,此匾爲原北道區區委書記,天水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趙文華所題。走進大門後,見一石碑,上書“漢忠烈紀將軍祠”爲原天水市文聯主席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程凱所書,背面碑文是楊公祐所撰記載了漢忠烈紀將軍的事蹟。沿着正中鵝卵石所鋪道路往進走,是檐牙高翹的大抱廈,上懸兩匾、一匾上題“有求必應”爲南宋御史秦鉅後裔秦聯科所獻,另一匾額上書“道演西天”爲甘肅省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師部參謀馬榮貴所書。兩廊是十殿閻君殿,抱廈後面是正殿三間,內塑有漢忠烈紀將軍座像,神態莊嚴,威風凜凜,表現出一幅忠貞不渝,一身正氣的大將風度,令人肅然起敬。

城隍爺,原名紀信,秦時隴西成紀人,今天水市秦州區人,漢高祖劉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兵圍於 滎 陽,在危難之時,紀信挺身而出,穿上劉邦衣服詐降誑項羽,項羽受誑憤怒,燒殺紀信。後漢高祖劉邦追封紀信爲“忠烈將軍”。後代人們因其忠烈,修廟宇祭祀,如今在河南鄭州有明代修建的城隍

廟,祭祀的就是紀信,天水市有城隍廟,三岔鎮原是秦州直隸州的派出機構,職權相當於縣級,因而才建有城隍廟。

在城隍廟大門前,有兩株國槐,一株大約兩人合抱,樹冠高達16米,枝繁葉茂,濃廕庇日,就是當初建廟後所栽植的,約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隍廟前的戲樓,也是近年重建,高達雄偉,在戲樓院東南側建有鄉文化站,是三岔鄉文化活動的場所。主持維修城隍廟的有緱建升、王天德、閆碧玉、王孝弟等人。

(三)水陸寺

水陸寺坐落於三岔城東南,離東城門較近。其大門上書“水陸寺”三字。走進大門,是財神殿,內塑有關羽財神座像,手持《春秋》一卷,在認真閱讀,顯得威武正直。背面是韋陀像。繞過財神殿,有上殿三間是“大雄寶殿”,中間塑有釋迦牟尼佛祖金身座像,兩旁塑有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像法威嚴莊重,金碧輝煌。

在大雄寶殿前右側是“聖母宮”和“街坊宮”,即人們所說娘娘廟,聖母宮內黃羅傘下塑有三聖母之像(三聖母即:文王、周公、孔子三位聖人的母親),威儀莊嚴。“衙房宮”內塑有三位送子娘娘的像。

聖母宮和衙房宮原在娘娘廟裏,原址在三岔城西現街道口,後移建於水陸寺內,娘娘廟址現只保存四株大柏樹。

水陸寺始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後幾經重修,廟宇肅整莊嚴。但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廟宇受損嚴重,廟內塑像也蕩然無存。後於2009年,當地民衆自籌資金,在閆魁有、閆碧玉、王孝弟等人的組織領導下重修大殿及娘娘廟,並塑了神像。

水陸寺是三岔鎮的佛教聖地,也是老百姓的朝聖之地,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是水陸寺的廟會,廟會期間,各地善男信女,雲集此地,虔誠朝拜,祈求佛神保佑,抑惡揚善,普度衆生。

(四)藥王洞(春臺觀)

藥王洞,又名春臺觀,位於三岔鎮東城門外磨灣裏,即何家頂大山樑西山山麓。此洞開鑿於何家頂西山麓之土崖上,洞門上書“孫真洞”,洞門有對聯一副:“活人妙術千秋重,濟世靈丹萬古傳。”洞口依山崖 建有三間單面房舍,有明柱。洞內正洞壁前塑有藥王孫思邈之像,像左右各有童子一人,藥王左手擎龍,右手持銀針,神采奕奕。在洞左右土壁上繪有壁畫,以人物爲主,洞門內邊有一聯雲:“龍因點目離滄海,虎爲醫牙到杏林,”出自當年成九齡師傅手筆。藥王洞左前方是 山門,門楣上書“春臺觀”三字。走進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雷神廟,廟內塑有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的神像,威嚴非常。雷神廟前是一株柏樹,高大參天,柏樹旁邊還有一株沙柳,碗口粗細,形狀曲曲古怪,在雷神廟右山牆旁,植有一株石榴樹,枝繁葉茂,正在開花,紅豔惹人。

藥王洞,雖佔地面積不大,(一畝見方),但地勢險要,從下往上看,玄古玄妙,從山腳到山麓廟大門,要往上行走二、三十個臺階才能到達。

據史料記載,藥王,姓孫,名思邈(581---682),漢,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人,爲唐代醫藥學家、藥物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唐太宗李世民贊孫思邈:“鑿開徑

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宋徽宗敕封爲“妙應真人”,被後世尊稱爲“藥王”。現今我國各地都有祠堂紀念。

三岔鎮的藥王洞(春臺觀)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文革時,廟宇不存,只有洞窟,洞中亦無塑像,只有壁畫彩繪。改革開放後,當地老百姓捐資重新修建廟觀,重塑藥王像。據當地百姓稱,藥王爺很感應,誰人有病,祈求靈藥,則藥到病除,而今,廟內香火旺盛,爲我三岔地區又一名勝。

(五)貴裕寺

貴裕寺在三岔鄉前進村。坐落於秦嶺北展支脈的崗巒之間,其址名“鱉蓋子”因其地形猶如一隻大金鱉,自西向東伸長脖子吸關山河谷之水而得名。西距南宋抗金遺寨吳砦城五公里,東距道教聖地“金龍山”二十公里。

這裏風景清幽,景色宜人,沿“鱉蓋棱”拾級而上,蒼柏疊翠,紫燕斜飛,左有象鼻山搖鼻相迎,右有天馬山擺頭相拱,在鱉蓋棱上有一青色巨石,三米見方,其上有兩道凸起的白色條紋纏繞,甚爲古怪,鱉蓋棱兩側之下,清溪潺潺,猶如悠揚之古琴聲不絕於耳。

走上鱉蓋棱是一寬大平臺,貴裕寺就建於其上,貴裕寺歷史悠久,先民傳說寺尚坪裏,有其遺址(有出土大青磚爲證),明朝末年,毀於火災。後經數載,移建巨寺溝口龍頭背上,清同治七年(1868年),渭河漲大水,沖毀廟基,同治九年(1870)年,移至巨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遭遇歷史特大洪水(老百姓稱之爲太河),又被洪水沖毀。後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趙貴先生興建貴裕寺初級小學時,一併建起了貴裕寺大殿三間,戲樓一座,廟址選在了“鱉蓋棱”,主持修建者是三岔鎮聯保主任謝正瀛與同村鄉賢趙多,大殿與戲樓東西相對,皆仿明清古建築,貴裕寺所在地自然景觀幽雅,正如閆鳳鳴所描述:“秦嶺山脈,風水寶地,龜伏龍抱,燕語鶯啼,險峯奇石,懸崖蒼柏,林蔭珍禽,啁鳴雙飛,澗溪清澈,北流入渭。

文革時期,貴裕寺大殿脊獸被毀,加之年久失修,戲樓傾圮 ,爲了保護傳統文化遺產,1996年,在趙正元先生的倡導下,自籌資金,拆建戲樓,擴大建築面積,並命名爲“貴裕樓”,“ 貴裕樓”三個大字是當時任前進小學校長,現天水市書協會員的謝恭瑞所書。現存大殿重建於2006年,在保留原貌的情況下,土牆改換爲磚牆,脊獸復原,並增添了彩繪和壁畫,使大殿金碧輝煌,富麗莊嚴,殿門高懸一匾,藍底金子,上書“貴裕寺“,爲我市書法名家陳懷曦所書,大殿正門懸掛着原天水市政協副主席、羲皇畫院院長趙文華所書對聯一副:“隴山鍾靈青蓮慧照十方地,渭水毓秀金龍顯佑桑梓民。”寺內塑有西天古佛,金口龍王等十尊神像.還有七乘轎子,是1982年在王維政、趙蒼成的主持下,爲諸神打轎修身完成.貴裕寺是少見的佛道合一的廟宇,神靈感應,每逢亢旱,村民祈神求雨輒應。

貴裕寺是當地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之聖地,每年正月上九廟會,熱鬧非凡。唱大戲(秦腔),耍社火,舞獅子,跑旱船等民間藝

術活動此伏彼起,歌頌太平盛世,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發展當地經濟,方圓幾十裏的村民彙集於此,過新年,鬧新春,盛況空前。

在大殿前,南北兩側各建有僧房五間,院子正中央豎石碑一塊,記載了貴裕寺的歷史淵源。2013年農曆九月十一日(陽曆10月15 日),貴裕寺改名貴裕廟,由麥積區道教協會正式掛牌授章,成立貴裕廟民主管理委員會,以管理廟會日常事務,選舉趙料成(區政協委員)爲民管會主任,趙正元,趙春孝爲副主任。貴裕寺所有房舍的重建,沒要國家一分錢,都是在現年73歲的趙正元先生主持下,自募資金建成的,他爲保護地方歷史文化遺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協助趙正元修建廟宇的還有趙讓成、趙志成、趙稱有、趙鎖娃等人。

三岔鎮除了以上介紹的宗教聖地外,還有集村村的“朝陽觀”,太碌村的“柏林觀”,新岔村的“五龍山”,黃龍村的“圓通寺”等廟宇。

四、名人鄉賢

秦嶺鍾靈,渭水毓秀,三岔鎮地靈人傑,人才輩出,代不乏人。有南宋抗金參謀閆晉,還有衆所周知的近代教育家成九齡,民國時期三岔教育先驅趙貴,民國時期從政的緱良忠。有解放後致力於黨的教育事業,甘肅“省園丁”獎的獲得者趙寬德,“一筆書”法的創新者閆鳳鳴,還有現代從政、從軍或從事於科研的風雲人物趙文華、趙建基、張向陽、高天喜、趙少智等。鎮以人而名。現將已故的成九齡、

趙貴等幾位名人簡述於後,使其事蹟爲人所知,爲衆所曉,緬懷先賢,啓示後人,以人爲鏡,繼往開來。

(一)南宋抗金參謀閆晉

閆晉,(生卒不詳),祖籍南昌,原爲太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閆晉辭去太尉,任吳璘將軍的參謀,與御史秦鉅一同到秦鳳路陝甘邊境抗金。取勝後,得到聖上賞賜。仍令其守入川要塞吳砦城。後金兵復至,閆晉、秦鉅因兵力不足,寡不敵衆,爲義節而自刎。現有閆氏家譜爲證。(閆氏家譜爲閆氏後人閆映昌所藏)。

(二)近代三岔教育家——成九齡

成九齡(1865-----1938),字子炯,號鶴峯。祖籍秦安縣,後移居三岔鎮,幼攻經史,學識淵博,爲清末民國初年三岔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末授徒於私塾。民國年間,協助趙貴先生(成九齡之徒),創辦三岔各地初小十二處,經營十餘年,使三岔鎮學校教育大有改觀。

成九齡工詩善書,勇於任事,教育諸生善誘導。不殫勞苦。三岔小學初創間,師生百餘人。他常參與木石水泥工程,與學生共同勞動。平時又好蒔花木,親手栽植紅梅(貼梗海棠)、牡丹、薔薇、綠竹、於校園之內,並注重清潔衛生,來校參觀者讚歎不已,每引以爲美育。

九齡先生書法,初習顏柳,後攻王,董(王羲之、董其昌),用筆遒勁秀潤,結體修長開張,現存其墨跡散見於吳砦城鄉。愛好者視爲鳳毛麟角而珍藏之。我偶得其對聯一副:聯雲:綠綺鳳凰梧桐庭院,青春鸚鵡楊柳樓臺。

成九齡先生還擅長作詩。現抄錄其論自己書學經歷的詩於其後,以饗讀者。

七律(1908年)

盛衰原來不自由,空將豪氣話名流。鴉塗此日慚吾拙,鳳造昔年羨孰優?變化當思佔豹虎,經營誰知在驊騮。人生駐足渾無定,隨遇而安足無憂。

這首七律詩寫於光緒戊申(1908年)春天,感慨自己書法作品今不如昔,由此而作。

1938年6月25日病逝於三岔鎮家中,享年七十三歲。

(三)三岔教育之先驅趙貴

趙貴(1905——1968)字顯齋,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前進村大地坪人。他八歲入私塾至二十歲,讀書十三年。1926年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考入天水師範學校(甘肅省立第六師範),1928年畢業,1929年元月經教育局長田俊派在三岔鎮創辦學校並擔任校長職務,1932年增設高小班,兼任本區教育委員,創辦集村、利橋、桑渠等初小,繼辦黨川、北峪、東岔、百花、水關等初級小學。在當時辦學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他知難而進,四處奔波,千方百計地爲山區教育事業而盡心盡力。他的第一屆學生緱良忠、呂登科、楊銳、王文仁、就是當時有名的人才。而後人才輩出,爲我三岔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6年5月由教育局長王升雲介紹加入國民黨,1936年6月,天水縣黨部書記康耀叫他在三岔組織區分部,於是就介紹高仰之、張

鵬翔、趙文蔚及學生呂鍾、楊銳、張哲、周亭、張榮福等人加入國民黨組織,他任區分部書記。

1941年元月兼任三岔鎮鎮長半年(卸任鎮長是張業霸,天水市人),接任鎮長是楊銳。

1941年8月,天水專員公署專員胡受謙爲了嘉獎趙貴辦學有功,特親書“教育助長”牌匾一面贈之。此匾懸掛於趙貴家上庭房門楣之上。1944年修建寶天鐵路的 民工,爲了搶糧,糾集一百餘人到大地坪趙家搶糧,當看到胡專員所贈之匾後,紛紛離去。因爲當時胡受謙兼任“甘肅省協修寶天鐵路天水 工 賑處處長”,所以看到胡受謙所書之匾,不敢貿然行事。可惜此匾文革被毀。

1942年2月趙貴辭去校長及區分部書記各職,並於同年4月經同學王繼堯介紹在天水新生活運動會爲服員,辦理衛生文件。同年7月去禮縣中學當教員。

1943年 2月由縣長張仰文委派到天水田管處社棠辦事處當主任。在任期間,實事求是,體恤民情,爲三岔地區的農民減免了不少苛捐雜稅,深受老百姓的稱讚。

1946年12月任天水縣參議員。後在三岔鎮開中藥鋪,從事醫療衛生工作。救死扶傷,爲羣衆解除病痛,深得當時人們的愛戴。

1949年秋,國民黨大勢已去,爲了阻止由寶雞方面西進的解放軍,他們便炸燬了隴海線鐵路的通關河大橋。緊接着國民黨天水騎兵學校的部隊開進了吳砦城,隨之國民黨天水駐軍王治岐軍長的隊伍也匆匆開來,在建河,伏家寺一帶駐紮。擺開陣勢,妄圖阻擊解放軍西進。不幾天,這兩處國軍之間發生了矛盾衝突,一時間雙方都進入了

作戰狀態,渭河南北雙方都在修築工事,朝着對方架起了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形勢對於吳砦百姓十分危險。國民黨軍隊找藉口,鬧意氣,打內戰的目的是爲了發橫財,擴大勢力,不管百姓死活,在這一觸即發的緊急關頭,德高望重的趙貴先生和高輝等老前輩,爲了兩岸百姓免遭塗炭,挺身而出,捧重禮盡力奔波周旋於兩軍之間,經過調解,終於說服了兩軍長官,罷停干戈,免於戰火。保住了吳砦和兩岸百姓未遭禍殃。六十多年過去了,人們永遠懷念這段歷史功績,至今還有些七八十歲的老人,讚歎不已。

1956年12月當選爲天水縣政協委員,後在吳砦衛生所工作。趙貴能書善畫,尤精於書法,真草隸篆,四體皆通。擅長行草,他的書法以 二王爲宗,後專攻趙松雪。書風圓潤秀麗,端莊秀雅。現在三岔城鄉,還珍藏着一定數量的書法作品。本人曾得到趙貴先生1953年寫的一副四條屏,屈原卜居,字體秀美,清麗和婉。

趙貴先生擅長繪畫,花鳥、山水皆精。現收藏一副四季花鳥炕屏,作於1946年,距今雖已70年,但神采依然如故。

趙貴不但擅長書畫,還能吟詩作賦,文學功底深厚。現抄錄幾首,以饗讀者:

春感

民國十八年大旱,十九年天災人禍,一時交迫,民不聊生,因題三絕,

去年花開淚愁人,今年又愁淚如花。年年花景仍如舊,人已斷腸花又芽。

其二

舉世烈風不盡時,江山此地更無私。春來花鳥齊揮淚,獨向人間展翠眉。

其三

沉醉春風萬事憂, 年花如水令人愁。江山無限明月夜,海日東昇天際流。

春暮

獨步山莊日已斜,竹深林外鎖煙霞。歸來古寺鐘聲曉,村暮兒童笑語譁。

榴花

五月南風拂面來,榴花依舊映窗開。紅霞光燦盈千朵,丹朱色染溼香腮。

夏雨新晴

榴花開罷雨新晴,萬里雲煙鎖渭城。河水縱橫風浪湧,隴山縹緲更崢嶸。

薔薇花

一院香飄朝露輕,薔薇滿架夜風清。花開紅粉胭脂淡,葉染綠雲翠黛橫。

以上幾首詩皆爲趙貴民國時期所作。

1953年,他爲同鄉趙啓雲寫了一幅中堂,自作詞, 步 劉禹錫陋室銘之韻,其詞雲:

山不在高,有木成林,水不在深,開渠行輪,如斯環境,勞動爲榮,建設有計劃,生產無虧空,日午灌稻田,清早負柴薪,可以學工匠,務莊農,無私慾之忘念,無迷信於鬼神,衣食求簡潔,健康保長

生。吾唯曰:何患之有?對聯爲:勤能補拙生產興家,儉可養廉勞動致富。

這幅中堂也寫出了當時解放初期國內的形象和中國共產黨的愛民政策。

1963年趙貴針對當時劉少奇提出的“三自一包”農村政策,自撰了一幅對聯:冬日可愛遺家訓,屯田良策便國情。

所有趙貴的這些詩,意態悠揚,神情無限,以記實之手法,描述了當時的情景,令人回味無窮。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趙貴也受到了衝擊,1968年3月,趙貴陪天水縣委書記徐行在吳砦遊鬥之後,回家服大劑量安眠藥,含恨而逝,終年63歲。

(四)緱良忠

緱良忠(1913——2000),字恕軒,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吳砦村人。原國民黨文縣縣黨部書記,解放後,爲天水縣政協委員。

緱良忠,爲人謙和,熱情好客。我與他相識於1989年夏,其時已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小個子,淡淡的白眉下一雙小眼睛,炯炯有神,給人的印象是瘦小精幹,十分健談,隨與我成爲忘年之交。

從緱良忠先生的交談中,得知,他1931年畢業於三岔鎮小學,又考入天水第六師範學校,畢業後,又考入天水自訓班,期限一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被委派到天水縣黨 部預訓十天後,參加廬山訓練,全省六十六人,由黨委楊集瀛率領,車行至涇川,逢天雨,

遲十天到達陝西長武縣時,適逢中日戰爭爆發,停止訓練,仍返蘭州。經會議決定派緱良忠到文縣任縣黨部指導委員,1939年又改名爲書記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被調到甘肅省黨部擔任幹事。在省黨部工作時,國民黨元老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來甘肅視察,緱是招待員。於見他精幹麻利,就問他姓什麼?他說姓緱,於又問是“草頭苟,還是絞絲緱?”他回答:“是絞絲緱。”於說:“關於這個緱的出處你是否知道?”他說:“不知。”於說:“緱字在《資治通鑑》多少頁,叫他回去翻閱一下就知道了。他回家一翻,果如於言,連頁碼也未錯,他當時很敬佩于右任先生超強的記憶力。于右任還給他寫了一幅中堂,可惜文革被造反派抄去銷燬了,1942年離開省黨部到武都第八專員公署任視察科長。1944年因家中遭受馬跑泉騎兵學校抓逃兵致家不安,因此辭職回家。1945年又到省民政廳訴願室工作,直至1949年解放回家。

1989年2月25日,被評爲政協天水市北道區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時年已74歲。

緱良忠在省黨部工作時,與我省著名書法家張邦彥是同事,且交誼甚厚。解放後,失去了聯繫,直到1986年,才和張邦彥取得了聯繫,其時張邦彥爲甘肅省文史研究館副研究員,省政協委員。張邦彥得知老友緱良忠還健在的消息後,十分高興,親筆書贈中堂一幅。其內容是元代大書法家趙孟 在天水玉泉觀所書詩碑中之一,“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山華如繡頰,紅火似流螢。”上款題“良忠老友正之”,下款署:“張邦彥”。託閆鳳山給緱良忠送到家中。

1992年臘月,緱良忠老人得知我也喜歡張邦彥先生的書法作品,便從張邦彥的大兒子張茂萱手中給我要了一條張邦彥先生的書法作品,寫的是唐代劉禹錫的七言律詩《懷古》中的前四句。“王 濬 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以漢簡融合章草筆法所書,功力深厚,自然流暢,風格獨具一格。我非常感激。後裝裱了,常懸掛於壁,欣賞、玩味,讚歎不已。

緱良忠學識淵博,不但精於文筆,而且擅長顏楷。

他所寫的 《民國時期三岔鎮的建制》一文發表與《天水文史資料》第二輯,;還寫了一篇《趙貴與三岔鎮小學》發表於區政協簡報上。

緱良忠書法得力於顏真卿《東方畫贊碑》、他所寫的楷書(核桃楷)《朱子治家格言》中堂深受三岔城鄉居民的喜愛和書法愛好者的好評。

良忠書法骨力洞達,結體端莊,有很高的書法功底,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緱良忠雖閒居在家,但他們對於公益事業卻非常熱心。八十年代,吳砦人出遠門,坐火車要過渭河,但因河上無橋,過河靠坐小木船,既不安全又不方便。緱良忠先生爲了解決吳砦人過渭河難的問題,曾多次在區政協會上提議案,向上級有關部門寫報告,求熟人,最終於1991年在吳砦校場裏和陝西鳳閣嶺鎮辛店子村之間的渭河上修建了一座溝通陝甘兩省的吳砦渭河大橋(水泥橋),遂了緱先生的夙願,也爲人民造了一方之福。

緱良忠先生生活簡樸,不抽菸,只喝淡茶,養生有方,耳聰目明。看報紙不用戴眼鏡。2000年農曆臘月初八仙逝於家中,終年86歲。

( 五) 呂登科

呂登科(1918—2006)字士諤,麥積區三岔鄉吳砦村人,1932年畢業於三岔鎮小學。其父呂調臣是三岔鎮的鄉紳,也是三岔鎮的名流之一。

由於呂登科品學兼優,後考於天水師範學校,畢業後在三岔鎮小學任教。1942年任三岔鎮小學校長,致力於教育事業。後在寶天鐵路指揮部工作。1946年調到天水縣財政科,後任科長,1949年解放後回家務農。

呂登科擅長書法,優精趙孟行書。他的書法圓潤流利,清麗和婉。八、九十年代,他經常書寫中堂,在吳砦集上售賣,深得鄉親父老稱讚。

(六)師之楷模趙寬德

趙寬德(1934——2004),晚號貴裕山翁,麥積區三岔鄉前進村人,生前曾任前進小學校長,獲“甘肅省園丁”獎。他一生投身教 育,爲黨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初入教壇

1953年2月趙寬德畢業於天水初級師範學校,被分配到天水縣南河川小學任教。開始了“三尺講臺,一支教鞭”的教育生涯。兩年後,他又被調回故鄉,任教於吳砦小學。此時,他意氣風發,工作積極,很快地擔任了吳砦小學教導主任的職務,溫史德任校長,正好吳砦小學建校,由他負責,建起了新的校舍,深受當地人民的好評。

蒙受冤屈

正當趙寬德熱衷於教育工作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了。1958年大躍進開始了,全國城鄉開展了轟轟烈烈地大鬧鋼鐵的運動。爲了搞好宣傳工作,他寫了一整夜的標語。由於標語寫的太多,一時不慎,寫丟了一字。原話是“頭可斷,血可流,完不成任務不罷休!”而他不慎將後一個“不”字丟了。第二天張貼到街上,被公社一姓李的揭去,將前兩個“可”字各加一點變成了草寫的“不”字。因草書的“可”字在右邊加一點,就變成了“不”字。使該條標語變成了“頭不斷,血不流,完不成任務罷休!”上報公社書記,立即將趙寬德打成右派分子,加上他出身成分高,被錯判有期徒刑三年,發放武山縣被服廠勞改。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知識分子就這樣遭人誣陷,打入“文字獄”中,當時年僅二十四歲。

艱苦歲月

1961年,趙寬德先生刑滿釋放。回鄉後,在貴一生產隊勞動。在生產隊務農期間,飽嘗了人間的酸鹹苦辣。

記得1975年的夏天,貴一隊在巨寺溝一個名叫“米家灣”的偏僻山溝裏開荒種地,務有十幾畝玉米。正好暑假,我和寬德先生同去“米家灣”鋤二遍地。天黑了,在一農家拆掉上間,只剩四壁的土炕上過夜,我們將炕燒熱後,潮氣太大,不能就寢,趙先生很有辦法,利用腳地裏的一堆木渣片,鋪在炕上,睡在木渣片,住了一夜。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後在前進副業隊,一干就是十幾年,靠掙工分養活一家人。

平反昭雪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1979年,趙寬德的錯案被平反昭雪,恢復了教師公職。喜訊傳來,令人歡欣鼓舞,愁眉頓舒。1979年秋,先生重返闊別二十年的育人聖地——“教壇”。到吳砦小學任教。此時,先生已經45歲了,1982年,趙寬德被調到家鄉前進小學任教導主任,後任校長。

平易近人

1983年秋,我也在他的舉薦下,步入民辦教師的行列,到前進小學任教。他的音容笑貌,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之中。記得他年近半百,瘦高個子,稀疏的頭髮,整齊的向後梳攏着,淡淡的眉毛下一雙炯炯有神。談起話來,極富表情。

他待人熱情,和藹可親。不論官民,誰進先生房子,他都能笑臉相迎,熱情招待,讓座、遞煙、倒茶。每天一早到校,他就生火燒水,(用一個綠色的鐵壺),課餘時間,其他教師都在先生房子裏喝水,喫饃,說話。(因當時學校在貴裕寺裏,居住條件差,教師自己做飯,大多數通校。)先生雖爲校長,實爲同志們的勤務員。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都說趙寬德是個平易近人的人。

移校新址

前進小學始建於1944年,和貴裕寺同處一地,由於年久失修,校舍多爲危房,爲了發展教育事業,實現“普九”,必須移建新校。趙寬德校長抓住“普九”機遇,多次向教育局呈報移建新校報告材料。終於在1990年春天,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移建前進小學。建校開工後,趙校長經常帶領師生,利用課餘時間裝卸建校材料。協助村委會,經過兩年艱苦奮戰,一所嶄新的校舍(21間磚木結構),

屹立於鱉蓋棱下。1992年秋百十名學生搬入新校,使前進小學的面貌煥然一新,也使前進的教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崇高信仰

趙寬德先生雖然蒙冤數十年,但他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卻忠貞不渝。1989年先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旗下宣誓時,他激動得流下了熱淚。自後,他時刻用一個共產黨的標準衡量自己。爲黨的教育事業積極工作。1992年榮獲甘肅省“省園丁”獎,在我鄉小學教師裏得“省園丁”獎還屬首例。我曾作詩贈之,詩云:“早歲豈知世事艱,文字獄裏受磨難。含羞忍辱整三載,歷風經雨二十年。三中全會乾坤轉,七九之秋返教壇。嘔心瀝血育桃李,甘肅園丁美名傳。”

晚節芬芳

“莫道老圃秋容淡,且留黃花晚節香。”1995年9月,先生退休在家靜養。雖然患肺原性心臟病,經常與藥爲伍,但是精神很好。喜讀古詩文,好練書法。先生借閱我的一本《唐詩三百首》,常查資料,做註解,讀書求甚解,書上留下了不少先生的筆跡。先生的書法功底深厚,善寫對聯,用筆工穩,結體緊湊。深得九叔祖趙貴先生遺風。贈我遺墨對聯兩幅。其一聯雲:”清風明月無價,高山流水有情。”其另一聯雲:“松竹爲鄰敦品德,詩書作伴度生平.。”至今我還珍藏着。

先生雖然舍我們而去,但先生之德性堪稱“師之楷模”也。

(七)著名書法家閆鳳鳴

閆鳳鳴(1937--2007)筆名天山,號巖松,男,是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王山村人。1953年參加工作,1997年退休,在職44年,多爲鄉鎮幹部,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工作之餘,酷愛書法藝術,常臨池不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一筆書”。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絕無僅有。

在中國書法的歷史長河中,羣星璀璨,被譽爲草聖的漢代張芝,曾創出了“一筆書”,而閆鳳鳴所發明的一筆書卻與張芝的一筆書不同。閆鳳鳴書法,用筆豪邁,飛動,結體簡潔,華麗,似行雲流水,如龍飛鳳舞。我曾於2006年去二十里鋪閆鳳鳴家中,觀看了閆先生的書法後,寫了一首詩以贊之。

“一筆書”法始伯英,千餘年來無人承。幸有奇才閆天山,再創“一筆”補缺空。龍騰九霄驚回首,蛇舞長天似行雲。當代書壇誰爲魁,獨佔鰲頭是閆君。“

在閆鳳鳴家中看到的景象令人十分喫驚。兩間屋子,只見獲獎金牌和榮譽證書,擺滿了兩架閣,書法作品集塞滿了幾書櫃。其書法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展賽400餘次,榮獲“共和國50年人民書畫藝術家勳章獎”、“中國歷史書畫名家名作金獎”、“世界金獎藝術家”、“國際金獎藝術家”等獎項一百多次。作品參加新加坡、韓國、日本、加拿大等16個國家和地區書藝交流百餘次,作品被文化部、加拿大等百餘家收藏,並被編入《世界華人百位傑出書畫家傳》等400餘部典籍。有些作品還被入刻“中國文化碑林園”“金三角禁毒紀念館勒石留史”以示來者。

閆鳳鳴爲人耿直,剛正不阿,蔑視權貴。一次天水市一位領導派祕書去閆家求字,被閆斷然拒絕。可他向社會公益單位和弱勢羣體書法愛好者奉獻了4000多幅優秀作品,卻未收分文。真是一名無私奉獻者。(書法作品見圖片)

閆鳳鳴不僅書法精通,而且還擅長作詩,現已公開發表的詩文有千餘首,深得專家的好評。

閆鳳鳴生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中國藝術研究院一級書法家;中國文聯特級書畫師等稱號。

五、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三岔鎮一帶流傳有 序的民俗文化主要有廟會祭典和民間社火等。

(一)廟會

吳砦十月十八城隍廟會

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是城隍廟祭奠大會,文革期間一度中斷,1984年恢復。廟會期間,要請陝西省秦腔劇團的大戲,一唱長達10天,除唱戲外,三岔鎮各地,元龍鎮以及陝西鳳閣嶺鎮的村民,都雲集三岔鎮趕會,進行物資交流。廟會期間,吳砦城,熱鬧非凡。各種攤販熙熙攘攘,應有盡有,從城上丁字街一直襬到三岔鎮新街一帶,長達2公里,人山人海,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貴裕寺正月上九廟會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正是春節進入高潮的日子。貴裕寺的廟會從初七開始到正月十一結束,歷時5天。方圓幾十裏地的村民,都來到貴裕寺趕會,燒香祈福。廟會期間,有秦腔大戲,還有民間社火、秧

歌,舞蹈等助興,既活躍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繁榮當地經濟。自2013年九月十一日,貴裕寺正式加入麥積區道教協會,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員會以管理廟會事宜。

( 二)社火

“社火”也叫”天水秧歌“,是民間各種歌舞形式的總稱。幾百年來,廣泛流傳於天水城鄉。三岔鎮的社火主要表演時間是正月新春和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其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耍地臺子”,每年從正月初二晚上開始,直到正月底結束,二月二 謝 將。每個村莊,自發組織,成立有社火隊,負責人稱社火頭,組織社火愛好者,進行表演。可以是“ 地 臺子”,就是在村子集體活動的場所進行表演,大家一起觀看,也可以上門串戶,到村民家的院子裏進行表演。由主家戶支持,表演內容十分豐富,有民間的小曲清唱,有民間秧歌。跳着扭着唱。還有些是從戲劇或傳說小說中摘錄出來的片段,通過人物角色,生醜淨醜,穿着古裝,化妝表演,曲調一般是民間小曲曲調。首先出場的是“上天宮”其次是別的節目。如《老爺保皇嫂》,表演者一般由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身穿綠袍 ,背護背旗,頭戴軟巾,二位皇嫂(劉備夫人)旦角打扮。曹孟德及隨從二人,共五六個人。表演情節主要是“關雲長千里走單騎”的故事。這一折社火,表演關羽者,必須會耍一路“大春秋”的刀法,以博得觀衆的喝彩聲。其中還夾雜有唱詞,現抄錄如下:

唱:前三皇后五帝年代久遠呀,

說要他比禹舜福大梁寬,

我老爺在曹營一十八年,

每日家爲皇嫂愁眉不展。

說:紅袍搭在寶刀上,咱二人進軍,

唱:清早間得了赤兔馬,到晚來保皇嫂要出曹營。

一想的大哥劉皇上,二想二弟張翼德。

三想的本帥諸葛亮,四想四弟趙子龍,

五想五子行俠義,六想黃忠老將軍。

七想曹營對我好,八想曹營一十八春。

九想曹營把官做,十實想起了衆弟兄。

我老爺騎馬路上行走,再看他曹孟德怎樣行兵。我老爺騎馬上帶刀,八橋前等曹操。

一杯酒該我喫,讓與天地,

二杯酒該我喫,讓二仁兄,

三杯酒該我喫,火光升起,

罵兩聲曹孟德該死的奴才。

我有心下馬將你斬,看起曹營的一十八年。

我意思向前把你苦,刀挑上一領大紅袍。

除了《老爺保皇嫂》,還有《回荊州》、《汝泥河救主》、《孫悟空偷扇》、《十里亭》、《五里堂》、《梁山伯與祝英臺》、《十二朵梅花》、《西廂記》、《繡荷包》等等。

另一種是”馬社火“,古時候有馬或騾子等大牲口,裝上人物後,騎在馬上,手拿刀、劍等兵器,仿古戰場打仗之景況而表演,後來沒有了牲口,只能裝上身子,穿戴古裝,步行。現在一般多坐在三輪車上表演。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一天,三岔鎮各村民小組的社火各自裝

扮,有“高臺”、“高翹”等形式。“高臺”一般由二至三人裝扮,

裝上角色後,在一扇小石磨上,安裝一根兩米長的鐵軸杆,鐵芯上頭

有橫杆,在橫杆上站上人物。下邊將磨盤放在擡槓上,由四個人抬上

走,裝高臺有很高的藝術性,也有一定的難度。現在多在車上拉。高

臺的內容也極爲豐富:《觀音送子》、《穆桂英掛帥》、《呂洞兵戲

牡丹》、《三霄娘娘》、《白蛇傳》等等。除了這些形式外,還有耍

獅子、舞龍燈等社火形式。總之,三岔鎮各村的社火,內容豐富多彩,

形式多樣,是當地民俗文化中的奇葩。

六、名優特產

三岔地區屬於半林區氣候四季分明,春天溫潤,秋季涼爽,冬無

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無霜期185—190天。適宜栽植花椒,

核桃,毛栗子等經濟果樹.也適宜生長野生的香椿,烏龍頭,黑木耳等

野菜.

(一)花椒

花椒:別名大椒,秦椒,大紅袍.爲芸香科,花椒屬落葉灌木或小喬

木.其果皮可作爲調味料,並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藥,種子可做食用

油,也可加工製作肥皂.

三岔鄉盛產大紅袍花椒,戶均三畝左右,戶均年收入1.5萬元,是

當地的支柱產業.

元龍雖爲“花椒之鄉”,其實,元龍的花椒遠沒有三岔鄉多。只

是收購銷售之地而已。三岔鄉所轄各村所產花椒,顆粒大,顏色紅,

果皮厚,味道純。每年7月份開始採摘。起落將近兩月。每當花椒成

熟後,遠遠望去,滿山遍野一片紅。花椒採摘下來後,還要有晴朗的

天氣曬乾,太陽越紅,溫度越高,曬下的花椒品質越好,售價就越高。

如果天氣不好,曬下的花椒品質就不好,出售時價格就下降許多。因

此採摘花椒,曬乾花椒也實爲不易。編者也曾親自採摘,曬過花椒,

切身體驗過其中甘苦,曾寫過一首採椒歌,真實地反映了採曬花椒的

經過。現抄錄如下:

採椒歌

家住隴東南,鄉名古三岔。地處林緣地,山青水亦妙。此地氣候

好,適宜種花椒。

良種大紅袍,色豔顆粒飽。成熟在盛夏,摘曬農家樂。南北山坡

上,椒樹植成行。

男女都採摘,老少一齊上。足蒸暑土氣,頭頂炎天光。腿疼不知

熱,但願夏日長。

鄰家有少女,窈窕世無雙。年方二八春,採椒在樹旁。左手拉椒

枝,右手採椒實。

雙手相互換,椒顆積滿筐。花椒實難摘,皮刺賽狼牙。稍一不留

神,玉手被刺扎。

疼痛難忍受,傷處痛又麻。學生放暑假,採椒掙錢花。喫住椒農

家,摘椒在樹下。

日得六七十,每斤兩元價。辛苦十數日,千元手中拿。期間一老

翁,年齡逾六旬。

兒女皆在外,採椒再無人。隻身椒樹下,滿臉是倦容。一日復一

日,得錢費苦辛。

曬椒亦不易,需要好天氣。黎明把牀起,抬頭觀天氣。彎腰撒椒

顆,均勻擺於地。

下午兩三點,驕陽熱無比。花椒開口笑,撣椒莫遲疑。椒子和椒

皮,過篩來分離。

椒包裝實滿,入屋方可息。椒客開門到,價好椒農喜。戶均四五

畝,摘曬兩月餘。得錢三兩萬,建房又娶媳。年年盼豐產,經濟望騰

飛。

(二)核桃

核桃爲胡桃科,胡桃屬植物,喬木,高達20—25米,樹幹較矮,

樹冠廣闊。核桃仁爲核桃的果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

譽爲:“萬歲子”,“長壽果”。在國際市場上它與扁桃,腰果,榛

子一起被列爲世界四大幹果。中醫用途廣泛。有健胃,補血,潤肺,

養神等功效。三岔鄉所轄各村所產核桃,果大,皮薄,果肉含油量高。

銷往省內外 。

(三)毛栗子

毛栗子,又稱板栗,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之功效。是殼鬥科慄

屬的植物。是高大的喬木。三岔鄉所轄的前進,小溝,秦嶺溝等地有

野生和栽培栗子樹。每年中秋節前後,毛栗子成熟後,村民們就打毛

栗子,脫殼後,上市出售,既可增加經濟收入,也可作爲贈送親朋好

友的禮品。

(四)烏龍頭

烏龍頭,別名刺龍苞,鳥不宿等。落葉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單

數二回羽狀複葉。小葉7—5片。在葉未展開時,葉頭束成一蛇頭形

深綠色葉包,俗稱:“烏龍頭”。食用以葉苞狀最佳。葉片綻開後品質下降。烏龍頭微苦,有特殊清香味,具有祛風除溼,消腫止痛之功效。食用時將葉苞剝開,擇淨,在開水中稍微焯一下,再放在涼水中浸泡二十分鐘,去掉苦味,然後撈出,控水,用刀切成一釐米長短,既可炒肉,又可涼拌。是味道鮮美,別具風味的一道菜。三岔鄉林區皆產此物。一般三月初(清明節)就可以採摘食用了

(五)香椿芽

香椿芽,又叫香椿,被稱爲“樹上蔬菜”,更是綠色食品。每年春季清明後穀雨前,香椿樹發的嫩芽可做各種菜餚。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豐富遠高於其他蔬菜。

三岔鄉多地產此物,不光林區有,半林區也有,多數農家庭院就栽有香椿樹。

春天,當香椿芽長到二,三寸長時,就可以掰下來,除去根部,放入開水中一焯,撈出放入涼水裏浸泡一下,捏幹水分,用刀切碎,既可涼拌,又可炒肉,其香味濃郁,味道醇厚,是一道天然的綠色食品。

七、古鎮新貌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三岔鎮,也使滿目滄桑的古鎮煥發了青春。在三岔鄉黨委,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在廣大三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三十六年的不懈奮鬥,使三岔古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三岔鎮舊貌變新顏。

自從1994年鄉鎮府遷到吳砦古城以後,鄉黨委,政府着手城區街道兩側店鋪改造,拆除所有土木結構的舊店鋪,改建成兩層磚混結構的新店鋪,並硬化了街道道路。

吳砦初中,吳砦中心學校,先後也建起了教學樓,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變化很快。

截止目前,吳砦初中有專任教師39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有學生630人,設立12個教學班。

吳砦中心學校,有專任教師92人,中級職稱32人,小教一級49人,全鄉共有學生1145人,完全小學7所,教學點10所,有59個教學班。學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率100%。

鄉級衛生院一所,建立起了門診樓,住院部樓兩棟(三層),醫療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新農合實施以來,大大解決了羣衆看病難的問題,方便了人民羣衆就近就醫。

近年來,三岔鄉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保護開發並重,規劃先行”的原則,按照‘開發古吳砦,建設新三岔’的思路,圍繞古城的保護開發,奮力推進三岔小城鎮建設工程。

先後啓動實施了“三岔新村”,“三岔新街區”和“吳砦古城高邊坡災害治理”三大工程。2014年11月,在鄉黨委書記強永斌的精心謀劃下,成功舉辦了“三岔首屆隍廟文化節”,推動了古城基礎設施,商貿,經濟,文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目前,鎮區常駐人口已達3000多人,人民安居樂業。古老的吳砦城煥發出無限新的生機。

三岔新村建設工程

三岔新村建設項目,是鄉黨委,政府依託異地扶貧搬遷,危舊房

改造,災後重建項目爲支撐,以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搬遷邊遠林區羣衆,聚集鎮區人口爲目的,啓動實施的小城鎮建設項目之一。規劃建設一層坡屋頂農家宅院47戶,二層坡屋頂宅院100戶,總建築面積14968平方米,佔地55畝。配套道路,排水,公共服務,美化,亮化等基礎工程,總投資2394萬元。移民搬遷偏遠村羣衆147戶705人。目前,47戶一層坡屋頂宅院已全部配套入住,100戶二層坡屋頂宅院已完成74戶。

三岔新街區綜合市場建設工程

三岔新街區建設項目,是鄉黨委,政府以改造治理,擴建搬遷舊

街區市場,推動商貿,旅遊產業發展爲目標,啓動的小城鎮建設項目之一。規劃沿310國道兩側建設二層商鋪220套,總建築面積15400平方米,配套場地硬化,交易大棚,供排水及街景整治工程,總投資2464萬元。目前已完成190套商鋪建設和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及 街景整治工程,現已完工,全面投入使用。

吳砦古城高邊坡災害治理工程

此項工程是鄉黨委,政府立足治理吳砦古城東,北,西三面古城

牆被毀後形成的高邊坡災害,逐步恢復古城景觀啓動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規劃片石砌築平均高8米的斜坡擋牆1000米,恢復古城牆。已投入200多萬元砌築城東,城北600多米的護坡擋牆。恢復了400多米的古城牆及維修加固了東城門樓,使古城面貌爲之一新。

最後,以筆者所作吳砦古城長聯作爲結束語吧。

五百里渭河奔來眼底,襟甘帶陝,喜茫茫濁浪排空。看:東翥青

鳳,西騰黃龍,北走靈蛇,南翔野鶴。高人賢士何妨選勝登臨,尋古鎮遺蹟,憶昔日崢嶸歲月。更藍天綠地,點綴些翠柏丹霞,莫辜負四圍春山,二條碧水,九夏花椒,三冬雪柳。

幾千載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扶漢紀

信,抗金吳璘,置廳乾隆,興學趙貴。偉烈豐功,費盡無限心力。便斷垣殘壁,攬不及暮雨朝雲。唯砦門牌坊,都付與蒼煙落照。欣贏得卅年改革,百幢層樓,萬家燈火,一城新顏。

注:青鳳,指青鳳山。黃龍:指黃龍村。野鶴:指野鶴山。

2015年3月25日

作者簡介

謝恭瑞

謝恭瑞,字貞吉,號貴裕山人。1960年4月出生於天水市麥積區三岔前進村,現爲小學高級教師。甘肅省天水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水羲皇書畫院院士,天水市麥積區書畫家協會會員,原牡丹書畫院院長。

【三岔名人】貴裕山人謝恭瑞(點擊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