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名小氣的6個人,讓人啼笑皆非

文/炎炎談歷史

歷史上有很多人因爲文才武略青史留名,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爲“小氣”而出名!這些人身居要職且富有,但是他們的吝嗇程度超乎常人想象,當真引人發笑。

1、王戎

三國時期的王戎,“竹林七賢”之一,因爲吝嗇而出名。《世說新語》記載王戎爲人貪吝,據說王戎經常與夫人手執象牙籌計算財產,日夜不綴。其儉嗇一篇有九條,這裏說四件:

其一王戎早年在荊州任刺史曾私派部下修建園宅,因此被免官,後來花錢贖回。

其二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但是王戎還是心疼,完婚後又去要了回來。

其三王戎家裏有一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想拿到街上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事先將果核鑽破。

其四王戎對待自己的女兒也是十分小氣,女婿借他數萬錢,女兒回來省親,他就冷着一張臉,直到女婿將錢還給他,這才笑逐顏開。

2、曹洪

三國時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隨着曹操南征北戰,被拜爲都護將軍。《魏略》中記載,曹洪是曹操手底下的第一鉅富,但是他卻吝嗇刻薄。

曹丕做太子時,曾向曹洪借錢,對於吝嗇如命的曹洪簡直跟割他肉一樣,結果曹丕空手而回。曹丕懷恨在心,後來曹丕即位,借曹洪的門客犯法一事,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要處死。羣臣前去說情,沒能奏效,後來卞太后出面求情,曹洪才免於一死,被貶爲庶人。

3、周札

周札,東晉將領,周札生性貪財吝嗇,平時的以聚斂錢財爲主要任務,其他事情在他眼裏都不重要。他的吝嗇讓人哭笑不得,因爲吝嗇送了性命,真是名副其實的愛錢如命。

王敦攻打會稽時,周札仍然不捨得將私庫裏精良的兵器分發給士兵,而發些劣質的兵器。上戰場面對敵人沒有好的兵器等於是送死,所以士兵們都與他離心,不願爲他效力,剛一交戰,便潰不成軍,周札因此戰死。

4、蕭紀

蕭紀,南北朝時的武陵王,梁武帝蕭衍第八子,自小勤學有文才,很有個性又能幹,封武陵郡王。梁武帝死後,天下無主,天正元年,他在成都自立爲帝。

同年,他統帥大軍順江東下,準備遷滅在江陵已經稱帝的七哥蕭繹。出征前,他熔金成餅,一斤重的金餅一萬個,銀餅五萬個,每一百個裝一箱,裝了100箱金餅,500箱銀餅,誓師大會上,懸掛起來,激勵士兵奮勇殺敵,凡立戰功皆有獎勵。士兵們大受鼓舞,士氣高漲,接連幾次勝仗。

但是蕭紀每次士兵得勝回來就沒有動靜了,於是軍心大亂,都不願再爲他賣命。面對敵軍,兵敗如山倒,自己也被樊猛賜死在艙板上。

5、元宗逵

元宗逵,唐代果州司馬,及其小氣,讓人啼笑皆非。《大唐新語》記載,他家裏的婢女死了,他吩咐管家說:“老婢女在我家多年,我理應安葬她,但是我窮得很,買不起好棺材,你去買口能用的棺材就行。你也不必說我家買的,就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

6、鄭仁凱

鄭仁凱,唐代密州刺史,生性貪婪。他家奴僕的鞋子壞了,請求他給買一雙,他說:“可以,我幫你弄雙鞋子來就是。”他叫來一個穿新鞋的官吏,讓他上樹摘果子,鄭仁凱偷偷讓奴僕將這個官吏的鞋子偷走了。官吏向鄭仁凱告狀,鄭仁凱說:“我又不是幫你看護鞋子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