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波瀾總會是無意中推進人類的進步,公元1年,紀元後的第一年。

公元前1年,漢代第十三位帝王漢哀帝劉欣去世,年僅9歲的漢平帝繼位,繼位之初,太皇太后王政君下旨“大司馬董賢年少,不合衆心。應交還印綬,撤銷其官職。”董賢聽到後,當場自殺,令新都侯王莽爲大司馬,掌丞相事。

漢平帝上位後,造成的局面則是王政君垂簾聽政,王莽實際把握朝政,當上丞相之初,王莽的野心便顯露出來,爲了上惑朝廷,下向百姓掩蓋其野心,做了多項措施發佈了很多號令。一,詔令各路王侯,只要有後代爲男子,便可以繼承其爵位,二,設立羲和官,外史、閭師等職位,三,設立大司農郡丞十三人,每人負責一個州,勸勉發展農桑。以讓農民安心農業發展。

在朝野上,王莽開始排除異己,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驅逐自己的叔父王立,提撥自己的心腹大臣,打壓消滅觸犯他威嚴的人,主動拉當時朝上的大儒孔光,孔光爲人懦弱,膽小怕事,王莽正是看到了他這一點,繼而借孔光的名聲爲自己造勢,在短短的一年內,他接連罷黜了朝廷內許多主要職位官員,安排自己的親信上臺,以至於後來當朝議政時,他如果有所企圖,只需要一個微微動作,羣臣就會發言力挺他, 而他則假惺惺的痛哭流涕,以此來向太皇太后來掩蓋自己的政治野心。

直到後來,羣臣接連上書,爲王莽邀功,認爲王莽的功績足以和霍光相提並論, 因此王莽所應得的賞賜也應該和霍光相同,王莽得知後,一面上書假意不從,堅決推從,這更是感動了王政君,經過來回的推介,王莽推辭不過,只好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爲表忠心,除了稱號之外,他堅決不要其他的東西,這以舉動贏得了朝廷上下的好感,這時的王莽更是立於“四輔”之首,總領朝政,上下皆服。

對於漢平帝繼位問題,因爲是在公元前1年中旬繼位,因此特地將公元1年作爲漢平帝的第一年,號爲“元始”同年的王莽借皇帝之手,賜封聖賢之後,封周公的後人公孫相如爲褒魯侯,孔子的後人孔均爲褒成侯。

緊接着,時間來到了公元2年。

各位看官如有不足處,請指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