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父母判斷孩子是否是好孩子,就只有一個標準——孩子聽不聽話?當孩子喫飯時候卻沉迷看電視,我們就會說孩子不聽話;當孩子早上起來說不想去幼兒園,我們會說孩子不聽話、不懂事,見到親戚,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就說孩子不聽話、沒有禮貌……

可真的有這麼多不乖的孩子嗎?事實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有的只是我們內心對於孩子的忽視。只有當我們靜下來,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和孩子一同發現真正的原因後,才能讓孩子更加無拘無束的快樂成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才能更緊密、更和諧!

孩子爲什麼會“不聽話”?

0 1

太過溺愛孩子,讓孩子變得驕縱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孩子看作是家裏的掌中寶。做父母的的都會在不經意間把孩子棒得很高,自己放得很低,什麼事都順着孩子來,什麼事都依着孩子來。這麼做的後果,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一有不順心的事孩子就哭鬧,以哭鬧當做威脅父母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

0 2

家庭的意見分化

老人疼孩子,疼到不分事情、不分輕重。父母一定要牢記一點: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一步都不能退,今天放縱孩子做這個、明天順着孩子幹那個,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怕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與老人進行溝通,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共同的事情。

0 3

孩子太過以自我爲中心

這個原因,其實就是上述兩點的孿生品,當孩子習慣了被人順從之後,慢慢孩子就會有一種“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念頭,會覺得世間一切東西都得由着他的性子和想法來。

如何才能讓孩子“聽話”?

1

講道理,不要吼

一定要跟孩子講道理,不要用吼的方式,如果經常吼,小孩子也會疲勞,久而久之,他就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犯錯了或者已經惹你生氣了。

2

換位思考

孩子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眼光也和成年人不同。但父母常常忽略這一點,總是拿自己喜歡的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就是造成父母和孩子的矛盾所在。父母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孩子,就要用心感受孩子的視角,才能看到很多成年人看不到的問題,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正確引導孩子成長。所以,父母不要再抱怨無法和孩子溝通,這只是因爲你沒有找對方法,不會換位思考,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自然孩子就不願意聽你的話語。

3

把孩子當做朋友對待

教育孩子時,我們可以用朋友的語氣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平等與尊重。爲什麼孩子跟父母交談時,會畏畏縮縮,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因爲家長有時候總是放不下自己父母的身份,總是不自覺地以更高一級的姿態顯露在孩子面前,讓父母的氣場堵住了孩子的嘴。

4

認真聆聽孩子的意見,不要着急否定

很多時候,父母在與孩子交談中常常伴隨着否定,比如你應該這樣做!這件事是這麼做的嗎?我來告訴你怎麼做……這種否定在家長看來是爲了糾正孩子錯誤。但經常這樣極其容易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叛逆,抗拒自己。應該多聆聽孩子的想法,用溝通的方式糾正孩子的錯誤。先表揚孩子好的地方,再說孩子不足的地方。有時我們要求太高,有時我們太心急,有時我們太過情緒化……孩子天生沒有錯,錯在我們當父母的教育方法上。

* 部分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