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苗留犊”成语典故,普及于唐代《蒙求》这本儿童识字课本,为当时诗人李翰所编著,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但“留犊”作为为官清廉的代名词,早在东汉末年人们就已经使用了。关于时苗的介绍,《三国志·魏书》中并没有为时苗单独列传,而是宋人裴松之在注中记载:时苗,字德胄,钜鹿人也。少清白,为人疾恶。建安中,入丞相府,出为寿春令,令行风靡。接下来就是时苗的三个段子似的故事。

先说最漂亮的“时苗留犊”。东汉建安十八年,时苗赴任寿春县令,他套上自家喂养的黄牛,拉着大车,装上行李就去了。在寿春任上干了一年多,把寿春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都很满意。当时东汉已进入了末年,朝廷被军阀搞得乱糟糟的,尤其是曹操专权,时苗决定弃官归隐,不干了。临行时,官印很好办,挂大堂屋檐下,表达一下,意思到了就行了,不需打辞职报告一类的等上面批复。这时,出现了一个难题,就是自己带来的黄牛生下了一头牛犊怎么办呢!时苗思考了一下,他把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说明这是公家之物,应该同官印一样留下来。

时苗对主簿说:“我来的时候本来没有这头牛犊,这牛犊是在寿春境内出生的,就应归属于寿春。”县吏们都一起围上来劝他说:“六畜认不清父亲,自然应该跟随母亲走。”意思是这小牛犊应该跟着时苗的黄牛一起回家。百姓也围上来说牛犊应该随母一起走。时苗对百姓说:“这头牛犊是我家黄牛来到寿春后生下的,它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给寿春的父老乡亲,让它在这里为百姓出力。”牛犊留下了,时苗走了。时苗留犊的清廉事迹也就传开了,为官清廉闻名天下。

接下来说时苗开始的“酒徒蒋济”,或者叫“木雕蒋济”。这是时苗上任寿春令不久发生的。当时的寿春属扬州郡管理,县衙与郡府同城,蒋济为扬州刺史,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此人有一大嗜好就是贪酒如命,且又逢酒必醉。时苗作为新任下属,按礼节必须拜谒上司蒋济,巧的是碰上蒋济醉酒。时苗白白等了一个下午,最终也没能见蒋济。这件事,时苗却记恨在了心里。

时苗回来后做的事情,就有点令人搞笑和上不了台面了。时苗找来一块木头,雕刻成木头人,在上边刻着“酒徒蒋济”。他将“木雕蒋济”立在院子里,光明正大地搞,从不避人。每天像士兵操练一样,时苗拿着弓箭,对木头人乱射一通。一如锻炼身体的运动场,二是应该为现在从国外引进流行的“宣泄室”的老祖宗。时苗箭射“木雕蒋济”,大有二者兼得之功。

这件事,县衙、郡府里的人都知道,也觉得时苗的这种行为不妥,是对蒋济的大不敬,蒋济自己也知道,但碍于时苗一向德行出众,都拿他没什么办法。蒋济在这方面还是心胸开阔而大度的。蒋济嗜酒如命,贪酒之外,传言还有一贪是财,有“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一说。这是蒋济当护军时的传言,真的假的,不是我们在此要说的,蒋济对时苗的姿态,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就是时苗的结局,称之为段子三“时苗记短”。时苗这个人,古人评价是品行端正。但从段子二“木刻蒋济”看,“品行端正”还是存在瑕疵的,接下来的“记短”,就显得有点性格缺陷了。《三国志·常林传》注解曰:“还为太官令,领其郡中正,定九品,于叙人才不能宽,然纪人之短,虽在久远,衔之不置。”这段文字说明时苗还是有缺点,或者说是存在不足之处,就是他光记着其他人的短处,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即便有才华也不能被他推荐。这就有点不公允了。

结束前再说一下,时苗与蒋济之间的关系和做人。《三国志·常林传》注解曰:“如所忿蒋济者,仕进至太尉,济不以苗前毁己为嫌,苗亦不以济贵更屈意。”蒋济做到高官了,他不介意时苗曾经对自己的诋毁,使绊子,搞动作;时苗也没有因为蒋济位高权重而屈从过。古人做人行事的风度,值得点赞。时苗官到典农中郎将,正始年间病卒,年70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时苗的三个段子没按时间顺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一点,先讲最漂亮的,而后是有点瑕疵和丑陋的,时苗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为此倒感叹和欣赏裴松之的笔法,优缺点皆记,人物生灵活现,接地气。这并不影响时苗的千秋形象,如玫瑰带刺般鲜活,有“时苗留犊”早就足以光照百世。当然追求完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历代文人墨客为时苗都留下了大量墨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安徽寿县留犊祠,拜谒人群,陆续不绝。(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