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頑強,還是超出了人類的想象。隨着北半球入秋,疫情也開始了瘋狂反彈:印度一騎絕塵;法國、英國、西班牙再度淪落;美國仍然看不到拐點到來。當全球噤若寒蟬之時,中國卻成了全球僅有的一抹“亮點”。

今年“十一”黃金週,東方大國再度恢復到了“人滿爲患”的常態。從哈爾濱到海口,從烏魯木齊到上海,近6億人湧進了機場、高鐵站、碼頭和高速公路。不得不說,經過當初的霹靂手段,中國終於成爲全球首個將疫情關在“籠子”裏的國家。而“十一”期間火爆的出行畫面,就是中國人交出的完美答卷。

強烈的中西對比,自然引起了外媒的高度關注,畢竟在他們眼中,“十一”黃金週歷來就是中國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事實上,短短几天6000億的消費數據就已經給出了他們“意料之外”的答案。

當“十一”黃金週讓西方國家羨慕不已時,與中國一水之隔的日本,卻表現的格外冷靜。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卻將關注點放到了中國最低調的農業上。衆所周知,中國是遠近聞名的農業大國,但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的缺陷幾乎一覽無餘。

於是,近些年中國從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進口了價值不菲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不可否認,中國農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遠不如美歐,甚至還不如鄰國的日本。那麼中國農業爲何會引起日本的格外關注呢?

事實上,這得從中國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互聯網行業說起。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發,中國真正實現了大山與城市、內地與沿海、西部與東部的連接,於是中國農業產業鏈得以加速重塑。放眼全球這也是獨一份,背後自然離不開國內企業的強力加持。

現實中,華爲也在其中發揮不可磨滅的作用。最近,華爲在山東一個無人農場部署了5G技術;而第三大電商巨頭更是將荷蘭的頂尖農業技術引入中國……不可否認,他們正推動中國傳統農業加速發展,向徹底擺脫“糧荒”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事實上,中國最近幾個月農業領域也是捷報頻傳:夏糧又一次喜歡大豐收;秋糧距離豐產也僅時間問題;而中國開始推動國產大豆種植,更是將這份喜悅推到了高潮。隨着國產大豆持續發力,未來美國轉基因大豆或將告別東方市場。

在此不得不佩服日本的眼光毒辣,當歐美感慨中國經濟復甦時,日本卻已經注意到了中國農業的全面加速。正所謂民以食爲天,中國農業的種種鉅變,無疑釋放出了非常關鍵的信號:未來我們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從另一方面看,日本對中國農業的聚焦和報道,很可能會引起西方的高度警惕和打壓。所以我們千萬要小心,畢竟眼下的成就來之不易。不管怎麼說,中國全力發展農業,大力種植國產大豆,就是爲了避免未來更多的轉基因大豆、玉米出現在我們餐桌上。不得不承認,當下就是我們發展農業,推動國產的絕佳機遇!

相關文章